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来博物馆看风景郭常信风景油画展

  油画作为一种艺术语言传入中国后,经过百年的发展,写实油画始终占据主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艺术思想的多元化,各种不同风格和流派纷纷出现在中国的画坛。然而,还是有这样一些画家,他们坚守着民族艺术特色,以写实手法展现中国民俗文化,抒发乡土情怀,资深画家郭常信先生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有人评论郭常信的油画犹如一本独特的中国乡土小说,耐人寻味。也有人说从郭常信的作品画面中能够嗅出泥土的芬芳。

  郭常信的油画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主题:乡情!郭常信出生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盖州,这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给了他无穷的创作源泉。

  无论是西部海滨的渔村,还是东部山区的田间,都留下了他体验生活的足迹。对土地和人民的真情实感,是郭常信艺术上挥之不去的情愫。

  郭常信的乡村人物题材作品早已是誉满关内外,此次展出的是他近期创作的乡村风景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郭常信一贯的写实具象风格。他笔下的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笔调清新自然,色彩亮丽明快,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水乳交融,美不胜收。

  如何实现油画的本土化、体现油画的当代性,是时下中国美术界探讨的热点,郭常信以其数十年的艺术实践和成果,为这一问题的探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此次他在家乡营口举办个人作品展,是他对自己艺术之路的一次巡礼,是他对艺术探索的一个总结。真诚地反映时代精神,表现生活之美,传承民族文化,体现的是一位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担当!

  我的祖籍是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前安平村,在芦家屯中心完小读小学,在盖平一中读中学,在熊岳高中读高中,1959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从此告别了生我养我的家乡的土地。

  小时候家里虽然贫穷,但却留下了童年和少年时期许多美好而幸福的记忆:祖父母、父母的哺育和教育,姑、叔等亲属的呵护和关爱,老师们的教诲和鼓励,使我终生铭刻于心。虽然他们都已长眠在了这块土地上,但我永远感谢他们,怀念他们。

  年轻的时候我就曾梦想过带着自己的绘画作品向他们汇报,却因不满足自己的作品而没如愿,不料一晃到了古稀之年方得圆梦,真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了。尽管如此,家乡还有许多亲属、老师、校友和儿时的伙伴们健在,还有我长期深入家乡体验生活而结识的父老乡亲,他们同样是我的亲人。

  今天,我带着八十幅风景油画作品,带着乡恋、乡情、乡之韵回家汇报,了却思乡之情,对于一位古稀老人,是非常幸运的。

  营口地区是全国闻名的书画之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多年来,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闻名中外的书画大家,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而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为家乡赢得了荣誉,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也用自己赤子之心,告慰了先辈的在天之灵,报答了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

  我是个农村出生的孩子,我的画大多是表现农村的题材,我愿意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达乡村的美和我对农家的爱。不脱离生活,不趋时,不媚俗,不走捷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积淀多少真情、乡情,这是我永久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此次回家乡举办展览,处处给予关爱,处处给以支持,使我这个游子深受感动。感谢营口市文体新广局、市文联、市电视台、营口日报、营口晚报的主办和宣传,感谢营口市博物馆、市美协为展览的举办作的大量工作。

  我是吃盖州的高梁米和苞米碴子长大的,我永远爱恋我的家乡,永远爱恋生我养我的这片黑土地,永远爱恋家乡的父老乡亲。

郭常信

2016年5月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