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不被束缚的工笔:第十届工笔画大展尝试新架构

  1988年“当代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举办时,潘絜兹先生在《献词》中曾说:“中国工笔画正走上复兴之路,复兴不是复古,而是这门衰微已久的艺术获得新生。”至今,三年一届的工笔画大展即将开启第十届的序幕,中国工笔画学会也迎来成立30周年的庆典,在时间的推移下,工笔画的边界被笔耕不辍的艺术家们一再拓宽,“工”的精神不断被承载新的含义,工笔画的魅力也随之得到更大的认同。

  “工·在当代”第十届工笔画大展以历史回顾展、学术提名展以及全国征集作品展三个板块,在全国范围内挑选近三年来完成的,代表不同风格和成果的作品。展览使用了中国美术馆9个展厅以及81美术馆的场馆。

  学术提名板块中,以个案分析的方式,相对完整地呈现在当代语境中工笔的发展的新探索,深入每一个个案,剖析其艺术作品的构思及风格形成,为未来工笔画领域的创作提供更多可借鉴的价值样本。

徐累《如梦令》 263x460cm 绢本设色 2015

姜吉安《绢本纪之二》 87x79cm,70x5cm 现成品绘画 2016

  2013年举办的第九届“工·在当代”,曾创下中国美术馆当年观展人数之最,令整个艺术界看到工笔画彼时的新能量。三年之后,工笔画领域又涌现出新的力量,工笔画的题材范围变得更宽了,作品的观念和形态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比如影像、装置,而参展作品主题也与当下更为紧密。著名艺术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展览学术主持范迪安认为,和上届展览相比,此届学术提名部分的作品有着更为广泛的现实关怀、人文情怀,同时也更具探索精神,“工”为形态亦为语言,重要的是作为工笔画形式语言的价值所在,是在当代需要重振的“工匠精神”。

徐华翎《若轻1》 240x130cm 绢本 水色 2014

  “工”所体现的更多是格物穷理的志趣,对于工笔画来说,“工”是关键,似乎也是一种束缚,如何摆脱这种束缚,本届大展从形式到内容都做了新的尝试,以回应这个古老而活力不减的领域所面对的全新语境。

张见《藏春册·凝雪》 58x84cm 绢本 2015

  在上届提名委员的基础上,刘庆和是本届新的受邀委员。刚开始时,刘庆和对受邀担任该展的提名委员感到惊讶,工笔与水墨在近代以来地位迥然相异,甚至走向泾渭分明,而此届大展的组委会恰恰在策展思路上进行了思考和转变。正如刘庆和所说:“绘画的界限没有那么严密,也不应该用某种技术来规定绘画的范围,它的概念和定义逐渐被一种新的、更宽层面的感受所取代。”整个展览意在探索中国笔墨语言的开放性,所以工笔只是一个起点。

章燕紫《集成》 200x400cm 纸本水墨 2016

  作为第九届和第十届中国工笔画大展的提名委员之一,杭春晓透露,第十届延续了第九届的主要思路,在创作材质上,水墨、装置、影像都进入展览中,是更大的突破。展览的最终呈现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一些作品并不是以“勾勒填色”等惯常的工笔创作语言,它们也进入了展览系统中。“工笔大展引入策展团队之后,思考更多的是不同种类材质的创作现象以及一些创作思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反思?反思远比价值判断重要,这是这届工笔画大展一个鲜明的特征。”

  与以往的展览不同,本次展览将中国美术馆的圆厅作为公共教育场所,结合当下科技手段的现场互动装置,让工笔画对公众不再遥远。中国工笔基金代表、美博文化(北京)执行董事徐娟介绍,“工·在当代”策划了一系列更贴近大众角度的活动,除了永乐宫壁画的原貌再现、VR技术呈现宋代的《千里江山图》之外,展览还与“在艺”App展开合作,为本次展览的部分重要的参展作品配上详细的语言导览,让观众轻松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通过种种手段,希望高高在上的殿堂艺术以轻松多样的方式走进大众。”徐娟说。

魏为《风的记忆》 96x75cm 纸本 2016

提名委员眼中的“工笔”

  刘庆和

  LIU QINGHE

  人们对工笔的认识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工笔就是要画的细,画的逼真,要走向极致,但这只是工笔的一个方面,不能成为全部。一个好的艺术家对好的东西一定是来者不拒的,而不是要规定他必须要做什么。

  陈湘波

  CHEN XIANGBO

  中国艺术从来就不是以追求写实为目的,工笔画和写意画只是形式的区别,工笔画的精髓是写意的。工笔画线条就是一种虚拟的艺术语言,工笔画的色彩表达也是概括的。但我们必须面对不同画种的特点和局限,任何事物没有了特点和局限就意味着消亡。

  吴洪亮

  WU HONGLIANG

  从策展的角度来讲,我们也需要一些在边缘线上行走的艺术家,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地认识到什么是工笔画,因为很多的观念在今天也会以工笔的方式呈现。这些作品的纳入,在扩大工笔外延的同时,也会有助于学界厘清什么是工笔画。

  杭春晓

  HANG CHUNXIAO

  人们对工笔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应该再被局限于某一种媒介或类别之中,它所面临的问题是全球艺术共同面对的问题。重要的不是艺术家采用了什么样的技术、手段,而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何桂彦

  HE GUIYAN

  立足于当代文化的语境,任何形态的“新工笔”或“当代工笔”,都应对既有的体系进行突破。“新”如何体现?是语言、修辞方式之新?创作方法论、媒介观念之新?观看方式、审美趣味之新?或者作品的现实指向与文化内涵之新?很显然,“新”意味着的是开放性。但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定有艺术史的上下文关系,不管是从艺术本体,还是从外部的艺术机制,都需要有明确的切入点,比如设色、用线、过程、时间,抑或是展示方式等,都应将其置入“当代”语境予以考量。

部分参展作品预览

  历史回顾板块:(12位,按拼音排序)

  陈孟昕、冯大中、何家英、林凡、刘金贵、牛克诚、孙志钧、王天胜、萧玉田、谢振瓯、喻慧、张策

冯大中《霜天晓步》 49.6x59.3厘米 纸本设色 2011

何家英《酸葡萄》 175x245cm 绢本 1988

谢振瓯《锦绣文章系列·鉴真东渡》 77x77cm 纸本设色 2013

  学术提名板块:(44位,按拼音排序)

  安佳、白桦、陈林、程保忠、董婷竹、方政和、高茜、杭春晖、何剑、贺祖斌、黄欢、黄威、贾宝锋、姜吉安、焦洋、金沙、李传真、李戈晔、李金国、李月林、栾剑、罗翔、马灵丽、彭剑、秦艾、任力翰、谭斐、谭军、涂少辉、王宏州、王牧羽、王煜、魏为、夏荷生、徐华翎、徐累、颜海蓉、叶紫、曾健勇、张见、张天幕、章燕紫、郑庆余、朱小坤

马灵丽《白马非马》155x95cmx3 绢本绘画装置 2015

秦艾《望春风-鹤:培风;豹:寓言;鹿:瞻尔;猴:负舟》 128x276cm 纸本设色 2016

涂少辉《析木之津3》(左正面) 80x160x15cm 绢本影像(月球、土星、火星影像) 2016

叶紫《至深至浅》系列 尺寸可变 绢本设色 2016

王煜《观看的权利》 34.5x23.5x13cm 灯箱装置 2014

何剑《欢乐的歌声》 中国画颜料,墨,宣纸 115x96cm 2015

罗翔《深巷夜语》 140x230cm 绢本设色 2016

彭剑《就位》 纸本设色 124x58cm 2015

张天幕《青原行思》 151x52cmx4 2015

  全国评选获奖:(58组,按拼音排序)

  陈继亮、陈梦希、陈少华、丁奕翔、范凯、高金笙、高佩育、管海龙、郭文松、韩茂远、洪仲突、黄汝祥、黄霞、蒋平、焦宝华、黎墨、李金朵、李天锁、李学志、李颖婷、李玉旺、栗玉莹、刘学云、刘雨衢、陈晨、吕国亮、闵文婧、史振亮、是幽燕、宋国超、宋立欣、孙陶、孙玉亭、孙媛媛、孙照、田野、王爽、王铁汉、王小平、王长流、王忠、汶振鑫、翁毓衔、吴妍、徐欣、徐梓轩、闫涛、杨建兵、杨凌媛、杨志斌、姚向东、于鲁瑶、原晓轩、张春霞、张存玫、张亮、张众、赵汝芹、祝建华

  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6年12月23日-2017年1月3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