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秀逸山川丹青妙 雅望故园赤子情

  雪峰君现居广西艺术学院,原为院长黄格胜先生之爱徒,先生惜其才,厚其德,慧眼识珠,伯乐选骏,于满园桃李中独留其执鞭任教,再做化雨春风。雪峰君不负师望,不仅成为该院国画教学中的一员干将,而且成为全国闻名的漓江画派的重要一员。他的作品频频在全国性美术展览中入选获奖,年不过二十五岁便加入中国美协,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中国美协会员。从容画艺之外,雪峰君写文章,出专著,编教材,办期刊,皆能举重若轻,成绩斐然!雪峰君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高校国画教师,他至少要有三本书行世:一本是论文专著,标识其学术思想、见地追求;一本是技法教材,可见其授徒之法、为师之道;还有一本是作品画集,可明示绘画面貌、艺术造诣。

  艺高为师,身正作范,与当下高校艺术专业疯狂扩招而引出许多不称职的艺术教师相比,雪峰君自立师德学品。他尊师爱生,敬友好客,凡事常为人着想,不辞己辛苦,古道热肠,仁心宽厚,平日里匆忙勤恳,难见其片刻休闲。雪峰君仍以绘事为立命之大事,潜思深造,笔耕不辍。他崇仰古贤绘圣、艺坛妙手,心向往之;然于汲汲于浮名俗利之徒、蝇营狗苟之画人则不屑一顾,心甚鄙之。

  故园水土的滋养,乡土乡情的感念,对雪峰君的创作影响不可谓不深。他是一至情至性之人,无忘根本,以赤子之心梦系故里家山,以丹青妙笔赋于美丽画面。雪峰君以所处当地山水为据为依,而非仅仅习作某人某画,习人者,终不及人,习画者,终不及画,必有迁想妙得方成妙品。

  近代以来画写边疆山林地貌、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画家和作品很多,但相当数量的是以奇巧新异炫人耳目。画家从内地都市千里迢迢跑来,带着猎奇的心情和眼睛,捕获一些新异的画面,然而往往只得鞭策皮毛,徒具形式。由于缺乏认识的积累和情感的支撑,他们的描绘常常不流入“俗套”,便落入“夷野”,竟难得入目之作,真是令人扼腕痛惜!

  幸而有王雪峰君这样的画家,生于斯长于斯亦求学于斯,并以画写故园山川为立命安身之本。至今仍记得他曾对吾感言:画家之成熟并成业者,必以己身所处山水入画,心追手摹,辛苦求索,得其格致情境,终成一家之言,独立风貌。然后可以示后人,启来者,方无愧画“家”之称。而非终其一生摹于他人,拾人牙慧,或无病呻吟,妄自营造,皆非艺坛大道,行不久远。

  诚哉斯言,纵览画史,自古成大家者皆得一方山川之灵:荆浩然太行高岭,范华原关陕峦峰,李营丘齐鲁地貌,董北苑江南丘陵,倪云林太湖水景,渐江僧黄山悬松……

  在近、现代画家中,潘天寿先生语言体系的形成,与对雁荡地区的深入研究不无关系;李可染先生笔墨语言的创新与桂林山水密不可分;还有陆俨少得益于三峡等等,他们笔墨语言、风格面貌的形成,都是对某一个地区的感悟中得来的。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山重水复,重峦叠嶂,山外有山,楼外有楼,随处可见“人在房上走,船在山上行”的景象。这种山叠山、山重山的景象显示出气的强盛,势的险奇,境的深远,可寄林泉之志,更可神游八荒,集雄、壮、险、奇、谲、峻、灵、秀、幽、深、远、妙于一体。然而在古代,因交流、交通不便等因素,这里被称为蛮荒之地,文人和画家大多向东南、中南、东北方向流动,例如石涛便是从广西迁徙到江浙地区。这直接影响了本区域艺术创作的发展,故而在风格样式上难以形成绘画流派格局,与此相对应的绘画技法的形成和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如今社会发展,今非昔比,广西画家以漓江画派的发展壮大为契机,探索建设本区域山水画的绘画语言和绘画格局,必然会产生妙作,成就大家!

  王雪峰君着意于八桂风情,将西南特有的亚热带山水景观和少数民族的家居田园作为艺术表现的主题。许多年来他出入苗山道中,看遍侗乡歌舞,灌阳写生,乡音入梦,无数次月色中观望,清风里遐思……耳濡目染,渐悟佳境。雪峰君重视写生,向自然学习,在自然界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他在鲜活的山川自然中体会世界的真趣,发掘大自然最具有生命力和最能动人心弦的地方;同时在对景写生过程中,他锻炼了审美观察能力和审美概括能力,所以能去粗存真,更加高明地将山水自然语言转化为画面上的笔墨语言,逐渐成就自己的山水画语言体系和风格面貌。

  雪峰君的山水画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文思才情,另一方面又依附于对山川自然物象形质的描模,从其形质所包涵的美的因素中,提炼出能够表述自我情感的笔墨语言形质特征,并加以强化提纯。反映在笔墨型质上,他的绘画体现出几个特征:一、反映在用笔上有明晰、灵动、曲折、清丽、飘逸、繁复昌茂,如《清风》《侗乡大歌》;二、反映在用墨上的华润、淋漓、酣畅、恍惚依稀,如《天籁》《溪头宿雨》;三、反映在用色上的清新、婉丽、绚烂、光辉愈古,如《月半弯》《苗山道中》;四、反映在构成上的机趣、互变、重叠、高远,如《家山无言》《闲爱青山静爱清音》。雪峰君用饱含深情之笔,将画面抒写得意蕴款款,隽永绵长,山水流意,草木含情,点点滴滴间映出与世俗作画者的不同。他将西南山水赋予淡淡的诗意和高贵的文雅,脱去边陲荒野之相,透出宜人的清新爽朗,这也是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反映。

  雪峰君也经常在一片林木葱茏的山间,结构三五楼寨民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正符合中国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文化理想。他用缜密的观察思维,将繁富芜杂的自然景观,妙手点化为画面上的审美语言:山体层次丰富,处置井然;以线条勾勒出山脉机理,点以苔点,植以丛树,常有飞瀑流落,蜿蜒如白带装饰其间。雪峰君并不着意将画面描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地圣境,而是对田园生活的诗意赞颂。稻田,篱笆,家禽,水车,甚至草垛,都进入雪峰君的绘画语言,成为他画面上经常出现的普通事物,然而却天然雅致,幻化出无尽的意蕴情感。画面上设色淡雅,着墨清润,有文气,有雅意,有静思,有清心,览之气息和畅,尽享山水清音。所以观赏雪峰君绘画,既可悦目,又可赏心,人们于现代都市嘈杂忙碌之外,在此可寻得一方久违的安然宁静……

  宋王安石言“欲寄荒寒无善画”,古代有一些失意文人以水墨置山设水,点缀茅屋陋居,呈现一幅寂寞画面,寄托淡漠出世之情。雪峰君则是以年轻人的热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撇开萧疏荒寒,而得生意田园之秀美,流水人家之温情。从画中可见,雪峰君是个非常热爱和依恋家乡的人,他的笔下总是流露出故园的淳朴乡情,总印有儿时的美好记忆。每一幅画,画里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棵树木、每一段溪流,每一处房屋,都有对家园的眷恋。这是因为雪峰君身上有化不开的、浓浓的乡土情结,注定要把画广西山水作为一生必须做的事情。他希望能将广西的每一处美丽景观留在画中,那是自己心中珍藏的一份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如今画坛喧嚣,“艺术码头学”盛行,画家们纷纷迁徙游走寻求发迹“码头”,而雪峰君固守家园,也固守着心灵家园,安然画艺,深求画理,所以虽然年轻却达到了非同寻常的艺术高度!西晋时著名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有:“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雪峰君由于偏处西南一隅,易为人忽略,恰如这涧底郁郁青松,山上苗草似乎也能与之比高。但我们知道,苗草易枯,松柏常青,不过几个寒来冬驻,霜雪考验,便可见雪峰君艺术之树参天高耸——青松独秀雪峰!

  杨祥民

  二零零八年四月二十九日夜草于南京师范大学随园

作者:杨祥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