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专稿|曾曦:谁动了我的视界观

2021-06-04 15:46

实体展会在经历一年的停摆后,2021年5月19日开幕的Art Central香港艺博会迎来了疫情后的艺术盛世,实体展厅中人头涌动的熟悉画面再现,人群中不时传来热切的问候和欢笑声,这一重聚的时刻令漫长的等待变得值得,短暂却愉悦的再会让重临实体艺术展览的体验更显珍贵。索美画廊此次为2021香港Art Central带来了中国极具市场潜力的新生代艺术家曾曦作品。曾曦创作因为深受策展人André CHAN厚爱,作品登陆Art Central官网Here/There展区封面。展览结束后上海索美画廊展览总监汶欣第一时间联系了艺术家曾曦进行了访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6/6aaac0512968fce93103f35fe3682eeb/6aaac0512968fce93103f35fe3682ee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6/1ca080be393338cc28fa8bbb7418fd64.jpg

索美画廊展览总监汶欣

对话

艺术家曾曦

汶欣:在刚刚结束的香港Art Central展览上,你的作品收到了很多的关注,展会总监Corey Barr亲自为你的作品拍了视频在Instagram上宣传,策展人Andre Chan也特地把作品图片放在了官网首页,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此次Art Central香港艺博会参展的感受吗?

曾曦:此次参加Art Central的展览既惊喜又有遗憾。惊喜的是展会总监Corey Barr和策展人Andre Chan的支持,让我的作品有了不同维度的推广,让更多的人能了解我的作品。索美画廊和我在前期为了这次的Art Central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展览的主题和空间的设计。但遗憾的是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没办法到现场,所有的展陈设计也没办法实施,所以目前现场看到的只是展览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如果明年还能参加Art Central,如果疫情不严重的话,我相信会给大家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展览体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6/e1701700416a187f80067283a82c9ebb/e1701700416a187f80067283a82c9ebb.jpg

汶欣:我们看到这次展览是上海索美画廊带你的作品到香港参展,你是索美画廊签约艺术家。我们中国人凡事喜欢讲个缘分,艺术行业更是如此,可以谈下你们之间的艺术结缘吗?

曾曦:这个行业很特殊,艺术家和画廊之间的关系如果仅仅靠文本式合同里的条款来约束,那这个事情就没办法开始,更没办法继续下去。所以往往是人和人关系在这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019年的时候在上海经朋友介绍认识了索美画廊总经理黄一士先生,也是因为疫情出行不方便的原因,到目前来讲,我和黄总也就是2019年的那一次见面。但那次见面黄总就对我的作品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之后我们微信聊了很多,相互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到后来的签约,再到后来的Art Central展览。


汶欣:你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现在也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你们学院怎么可以让你不画油画,而是选择了在材料上探索艺术道路?

曾曦:首先广州美术学院一直很开放,近些年主抓学科建设,所以整个学院的包容性很强。我在的这个第五工作室之所以比较特殊,是因为它为油画系的教学拓宽了思路,打破了边界。油画其实只是个工具,艺术最终谈论的也绝不是工具和手法,所以只要是能实现自身艺术理想,是不是油画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所以每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的毕业展都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我们工作室的老师自身的创作以及平时的教学,都是以一种开放式状态和学生沟通。这些年不管是在教学上还是在我自己的创作上,我都收获了很多,也更坚定了自己的方向。


汶欣:我目前看到了你两个系列的作品:《镜像》和《视网膜》系列以及根据展览场地有感而发创作的装置艺术。我想很多人看到你的作品都是耳目一新的感觉,想了解你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在用不锈钢等材料创作这样的作品?你的灵感来自哪里?

曾曦:我读本科和研究生的时候都是在画油画,同时通过油画也获了很多奖,但在2015年我决定暂时放下油画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油画这个材料已经没办法满足我想要表达的内容了。那段时间很痛苦,但很充实,感觉每天都在头脑风暴,不过很快从油画过渡到亚克力再过渡到不锈钢上来了,并在2017年的时候做了一个自己全新的个展,最近这些年架上的不锈钢做的比较少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公共艺术和装置上了。

我是很认同“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我的作品绝大部分来源于生活中的视觉经验,比如雨滴落在我开车时的挡风玻璃上等等,特别是延续很多年的《视网膜》系列,逐渐从室内的架上转向了室外的空间,这让我的作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最近这几年的作品都是和空间有关系,或是室内空间或是室外空间,并结合一些仿生学和光学的原理,以视觉的方式来探讨现实和虚拟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的观看方式。我对我作品的定义是,作品的主体不是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有人和空间的参与,这样才是我作品的完整闭环关系。我希望我的作品只是一个公式和原理,根据不同的空间和人,最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是我最近这几年在做的事情,也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将要做的事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6/122e187cf6875b73bab2d259844cb192.jpg

曾曦《镜像•1》-112cmX234cm-镜面不锈钢、丙烯-201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6/6a528ff547125159f2accb3fae5bf4eb.jpg

曾曦《视网膜•15》-112cmX112cm-镜面不锈钢、环氧树脂-2016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6/6c637c6707c5806ea21e7f990025f9fb.jpg

曾曦《视网膜•8》-70cmX70cm-镜面不锈钢、环氧树脂-2016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6/b7ec936c3b43fe340aca7e437c0bc432.jpg

曾曦《视网膜•12》-234cmX112cm-镜面不锈钢、环氧树脂、菲涅尔镜片-2016

汶欣:刚才你提到了你的公共艺术和装置艺术,我们怎么来欣赏你的这些作品?这些作品和你的架上作品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曾曦:不管是架上作品还是装置作品,作品本身、人和空间这三个因素一直是我的主体,到现在所有的作品其实都是《视网膜》这个主题。2014年-2017年期间的作品主要针对的是有具体边界的空间,也就是说至少有4面墙的限定空间。到了2017年以后,我就一直想有机会能把自己的作品和户外的公共空间发生关系,因为我觉得作品只有能够突破空间的边界,意义才能被无限的放大,所以最近这几年的装置作品其实是在把《视网膜》系列里的平面思维运用到具体的空间里去。用立体方式做立体其实不难,难就难在用平面的方式去做立体,所以从形态上看,我这几年的装置还是一个平面的形态,比如2018年第一届天府大地艺术节的《视网膜计划》,2019年多瑙河对话”当代艺术节的《视网膜·40》,2020年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的《棱镜计划》,2020年盒子美术馆驻地项目的《谁动了我的视界观》和2020年沙面公共艺术季的《时间像素-沙面计划》等等,就是想以这种平面的方式来和空间发生关系,把作品充当成一层可以成像的“视网膜”介质,把人或现实景观变成转换的对象,制造出一个新的观看体验同时,也带来一个全新的视界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6/44d3f97ab0934e17d64a5acca4bf0a2d.jpg

曾曦2018-第一届天府大地艺术节-《视网膜计划—心象》效果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6/54f1b1f53876a9f15303319e1151dcfb.jpg

曾曦2018-第一届天府大地艺术节-《视网膜计划—心象》现场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6/b1e381c35f2dd053b3874fdb3bee6265.jpg

曾曦2018-第一届天府大地艺术节-《视网膜计划—心象》现场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eg/202106/53fe0d459c5b2c0a46df71db3fbe9c23/53fe0d459c5b2c0a46df71db3fbe9c23.jpeg

曾曦2018-第一届天府大地艺术节-《视网膜计划—心象》现场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6/f5bf53f5423e83786b9a531dcd67ea0f.jpg

曾曦 2020-盒子美术馆驻地项目-《谁动了我的视界观》现场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6/6cbdb1476e18a0e29dd63ff9e51859f7.jpg

曾曦2020年-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棱镜计划》效果图

汶欣:接下来我问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我想我的问题应该也代表了一部分人心中的疑问:你和当代艺术大家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曾曦:2014年底我的作品开始从油画转变到不锈钢,一开始我是在亚克力上做作品,所以有了一批《手稿的镜像》系列的作品,因为考虑到作品保存的问题,才把亚克力换成了不锈钢,中间也实验了很多材料和材料之间兼容的问题。最终才有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不锈钢这个材料在卡普尔那已经做到极致了,但极致不代表没可能,很多人都问我,你为什么不用不锈钢做雕塑,我说这就是问题所在,不锈钢这个材料在艺术领域涉及最多的就是雕塑,但我很清楚我自己的方向,油画出身的我,其实二维的平面才是强项。简单的说油画就是在二维上画三维,但这种三维是模拟的,只有真正转换到现实中的三维,这样的三维才真正有效。从我的作品从形态上来看,就是要用平面二维的方式来表达现实三维中的问题,所以从2015年开始做《视网膜》系列基本都是以架上的方式呈现,最近几年做的公共艺术类作品都是以平面的方式来做作品。试图把作品充当成一层“视网膜”,通过这个“视网膜”来感受世界中现实和虚拟的关系。


汶欣:索美画廊今年在筹备你的个展,我听很多艺术家都说起展览其实是一次次自我梳理和审视的过程:画画的时候,可能是一种感性的体验,但每一次展览,又是一次理性的梳理。可以给我谈下你此次准备个展的感受吗?这次准备带些怎样的作品呈现?

曾曦:个展确实是对自己阶段性工作的梳理是审视,目前还在作品制作和筹备中,但脑海中有了一个基本的雏形,就是让展览的作品和空间组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沉浸式的体验现实和虚拟来回切换的观看方式。


结语:正如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教授在曾曦工作室观看作品后的评论文章中所言:“我想曾曦找到了一条逃离物像的路径,他意识到,他不仅在消解平面绘画本身,他甚至在消解习以为常的视网膜。或者,他通过这一系列试图表达这样的观念:即使是视网膜的留痕,就必定真实可信吗?伟大的艺术史所揭示的真理就是一部用美学改造原始的视网膜的历史,这一改造如此成功,以至于我们至今都无法怀疑艺术存在的价值。我们的先锋性只是表现在对以往构成的否定之上。”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