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彭鸣亮油画展

  青年画家彭鸣亮又开个展了。浦江两岸的醒目景点上已经矗立起有他标志性油画作品的巨幅广告牌,彭鸣亮其人其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3岁时,病榻上的父亲为他逐一讲解外国明信片和画册上的世界名画。他因此知道,除了墙上的宣传画和手里的连环画,世上还有油画、雕塑等艺术领域。彭鸣亮是幸运的,他在学画伊始就听说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多年以后,成为职业画家的他立志:“用线条构筑理想的框架,用颜色定格感情的音符,用明暗表达生活的得失,用独特的绘画语汇展示自己直面的世界;或畅欢,或优柔,或粗犷,或细密;一支画笔把内心世界向世人展现,这就是我的人生追求。” 彭鸣亮是时尚的。这种时尚首先表现在他的画风上。彭鸣亮当年在美术院校接受的是传统的艺术教育,后来,他又远赴新加坡,在那个多元文化并存、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他见到了康定斯基、毕加索的原作。大师们的作品激发了他的灵感,而南洋艺术学院给予他先进的绘画观念。五年中,他创作了大量的新作,逐渐跻身于新加坡主流艺术圈。这时,他选择了回归,因为“为了商业目的而画毕竟不是艺术追求的最终目的”。在松江的画室里,他埋头钻研数年,终于完成了画风的“蜕变”―――更加注重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形”和“色”的表现手法,线条趋向简洁明了,构图趋向虚幻莫测,最终形成自己的抽象风格。   2001年春,“蜕变―――彭鸣亮油画展”在上海美术馆成功举办。枫林路上、东方商厦门前、淮海路高安路口、徐家汇弘基广场以及上海气象大楼顶上的广告灯箱、大幅广告牌,相继在半个月内成功发布,组成一个立体的、多元的全天候“室外美术展”。这一创举,不仅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而且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媒体的肯定。不久,彭鸣亮的13幅油画又被选中,率先制作成国内艺术油画主题电信卡,以2002年台历形式面世。   国际大都市上海不断给予画家彭鸣亮新的激励,画家彭鸣亮作品的社会影响日显,彭鸣亮的艺术走出了封闭的画室,上海需要这样的探索性的、健康的、走向社会的艺术。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