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带你看展览 | 从“稻草人”走近冯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8658bf0b38904da53956448f21043c09.jpg

展览现场

栗宪庭曾说,冯峰更像一个“传统文人”。他认为:“看冯峰的画,要同时看他的散文,看他的诗,看他盖的房子,尤其看他盖自己的房子;更要看他的全部生活——包括他的兴趣爱好,他的生活方式,以及他的爱情故事……才能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587f6effabe1535ed9f3194c64525b9e.jpg

《案山子》 纸本设色 2016年作 34×35cm

2024年6月29日至7月21日,“稻草人——冯峰作品展”北京槐轩画展出。本次展览由槐轩和峯拓艺术主办,以冯峰水墨作品为主,同时还展出了冯峰早期的部分油画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3bf94d319a3d0924a7f6385782cd8fe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165d99c0fefd9ce8bbf672ecfc276fc0.jpg

展览现场

“生则臭,熟则不臭“,此语出自李渔《闲情偶记》中写萝卜的一段文字,谈论吃食,“生萝卜切丝作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也谈萝卜的特性,“生则臭,熟则不臭“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这句话也常出现在冯峰萝卜题材的作品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cf3e94823b89f8843d2af680bdf87d23.jpg

《生则臭,熟则不臭纸本设色 2017年作 16×25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77be03c44e3560f26cb5f895170e07f9.jpg

《三根白萝卜 纸本设色 2019年作 34.5×34cm

李渔用人生形容萝卜,而冯峰则用萝卜喻人生,仅七字,如同禅宗偈语,简洁而深邃。生与熟,不仅是萝卜的状态,也是人生的写照。青春时的倔强与高傲,随着岁月的沉淀,逐渐转化为成熟的谦逊。这是时间的选择,也是岁月的妥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7fb76a33e4e51af2d061ed67e5f23fa8.jpg

《菜为至贱之物 纸本设色 2017年作 34×34cm

冯峰会捕捉那些日常生活中朴素平凡事物,如萝卜、樱桃、青椒、茄子等蔬果。它们不仅是餐桌上的常客,也是他笔下的主题。这些作品,以其鲜明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感,让人感受到冯峰对这些简单事物的深情与敬意。在中国画的传统中,瓜果类题材虽不罕见,但冯峰却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技法,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和意义,让观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艺术的无限可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870c5b45b215925e3ee6c50d492e36ef.jpg

《在下是猫 纸本设色 2015年作 27×176cm

冯峰在自家庭院喂养了很多猫,在他的画作中,动物不仅是常见的主题,更是他情感世界的延伸。鱼、猫、兔子,蝴蝶他都不止一次画过。此次展出的《在下是猫》,是冯峰猫系列题材中尺幅较大的一件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d6f4b2f00248cb4951bb91214f5d9133.jpg

《任凭时间在指尖溜走 纸本设色 2019年作 34×34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3138575f4fe64d08f2585f40f2129716.jpg

《人类能用相机》 纸本设色 2019年作 42×33cm

在冯峰的作品中,文字与画面相得益彰,充满了哲思。例如,在《人类能用相机》中,他写道:“人类能用照相机或绘画将猫的身影定格在虚实的瞬间,却永远也不可能抓到猫的精神与智慧。而当我们四处寻找猫时,猫说不定正在暗处偷偷地嘲笑我们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2c92ca1c749896128b1dc1fe935f18ee.jpg

《寿司 纸本设色 2016年作 12×168cm

冯峰对旅行的热爱同样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在每次启程前,他总是精心准备绘画材料,以便在旅途中随时捕捉灵感。他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转化到画作中。偶尔,冯峰会用长卷的形式,细致地描绘他的所见所闻,包括所品尝的美食和所经历的趣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31a0b20e8403420286831bb8c1c9394c.jpg

《千纸鹤 纸本设色手卷 2018年作 25×200cm

在冯峰的绘画作品中,文字不仅仅是标题或短语的简单呈现。他的作品中会出现“你知道我还在等你吗”这样富有情感的标题,或是“虽有微过,食之养人”这样充满哲理的话语。这些文字不仅与画面形象紧密相连,更提供了超越画面的丰富内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acfd015b7280cf9f6497921999b8b425.jpg

《食之养人》 纸本设色  52×35cm

冯峰的绘画中,文字往往占据着画面的重要位置,它们记录了旅行的轶事、绘画的过程,甚至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他的书法同样精湛,诗文、书法与绘画三者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幅幅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冯峰每一幅画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令人回味。

冯峰没有固定的创作主题,他对于明天的计划总是充满未知。他绘画就像生活一样,无需预设,无需计划。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63eb768dbf21751af9f3f69f484566b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aa4d5e987cfa4ff564f9229201a23fb4.jpg

展览现场

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冯峰早期创作的几幅油画作品。他早期画油画,之后转向到水墨画。冯峰曾在一次对谈中提及这一转变,他说:“其实一直喜欢书法、水墨,可能还是血脉里的东西吧。我画油画三十年了。比如:林风眠、吴冠中等,他们都是学西画,后来都改纸上了。刚开始我不理解,后来自己画水墨才明白。就是骨子里的血脉流淌的是墨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07deab574cdf6d61c1f57a293efea5ce.jpg

《客来茶当酒 纸本设色 35×42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70e919fa31839099fa98b563ef6fbb54.jpg

《梦蝶》 丝网阿诗88版画纸 2016年作 "版数 1/49" 76×112cm

冯峰的绘画艺术,超越了个人情感的范畴,体现了他对东方文化的洞察和理解。他的作品中,通过对事物的"格物",展现了对世界的独特真知灼见。冯峰以一种嬉笑怒骂的态度,超越了具体事物的局限,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艺术世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1c5d40abc069c07ed1563a0bd31d980d.jpg

展览现场

展览的最后一个展厅,呈现了2018年冯峰创作的雕塑作品《千纸鹤》,千纸鹤承载着无数美好的祝愿与希望。在水墨作品《千纸鹤》中,冯峰写了这样一段文字:“川端康成在写完‘千纸鹤后说他憧憬着在树林里和天空下看到千纸鹤翩翩起舞,并题诗‘春空千鹤若幻梦,一切美好的都是虚无缥缈的,如同梦。冯峰2018年2月冬天。记于日本福冈野多目。千纸鹤是祝愿愿望,千纸鹤有许多美丽传说......一天折一只千纸鹤,坚持一千天就可以给自己喜欢之人带来幸福。于是在寂静之夜在淡蓝星空下,垂长发女孩含着泪一下一下地折叠着刻满你名字的心。爱太深,容易看见伤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61124d95a98d65295227ea5254c136f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61fea63589dbe7511f689cfa9a7d7c6c.jpg

展览现场

栗宪庭曾说:“冯峰是一个游魂,游荡在中国文人伤春悲秋的世界里,游荡在传统的断壁残垣中,用传统的碎片和他自己的想象,拼接出他自己对人生的忧伤和感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c2e2a444e1ee870c0598e1abc7382bad.jpg

展览现场

作为一个时代的漫游者,冯峰的目光始终凝视着这个时代。他对这个时代的深刻理解与他作为时代陌生人的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著。他的艺术创作,不仅是对时代的反思,也是对个人与时代关系的不断探索和追问。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