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画马名家:王子贤其人其画

驯马图    148X68CM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黑格尔的话,依然管用。

  当美君临时,当我们为寻找美还在徘徊、犹豫甚至困惑时,有智者之赶在了前面。

  廖静文,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把美好的青春和爱情都献给了艺术巨匠徐悲鸿,成就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一段佳话。之后,又将丈夫留下的1200幅作品及珍藏的1100幅宋、元、明、清及近现代重要名家字画、文物毫不保留地捐给国家,令人肃然起敬。而晚年,她仍然不忘回报社会,八、九十岁的高龄,仍然为发掘、培养美术人才而奔走、呼喊,尽心尽力。她对于王子贤的发现和扶持,便是一例。

  有人怀疑她是感情用事,错!早在1939年就考上中央美院、之后又在金陵女子学院、北京大学深造过的廖静文,思想先进、为人正直,且有很强的审美判断力。在认识廖老前,王子贤画马造型不够准确,笔墨欠缺韵味,书法 比较薄弱••••••但毕竟瑕不掩瑜!在廖老眼里,子贤的天赋、勤奋和顽强刻苦同时具备,于稚嫩中,她看见的是其明显的过人之处和能够打造的潜质。于是,让他内蒙去写生,推荐他到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先生的人物班去深造,叫他“以爱国爱民爱党的立场,为人民服务”,让他练字,不光画马,还要画画其它等等。经过多年努力,硬是将一个草根画家打造成一个炙手可热的美术人物。王子贤《我与廖静文先生的师生情缘》一文,作了详尽叙述,感人至深,令人回味。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土地爱的深沉”,著名诗人艾青常常有感而发。

  我们看到的《八十七神仙图》和《平生爱写九方皋》两幅作品,既反映出这位写意画家扎实的写实功底,也是作者的真情流露。前者的原作,被认为出自唐代吴道子之手,古画中的瑰宝,徐悲鸿视为生命。王子贤为报答恩师,在廖静文八十八岁生日前夕,用心临摹,那成千上万飞动的线条,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对廖老的知遇之恩。而后一幅画,亦是作者的有感而作。“九方皋相马”出自【道应训。淮南子】,讲述春秋战国时期典故,饱含哲理,脍炙人口。自古雄才多磨难,被发现难,成长难,当年悲鸿多有感叹,愤愤不平。他酷爱这一题材,反复画过十九次之多。他用艺术呐喊,于今仍有警示作用。无独有偶,王子贤在创作这幅作品时,也经过长时间思考,胸中千山万壑,汇成笔底风云。画中主人翁眼神里放出的光芒,既是作者展现对悲鸿大师深深的崇敬心和缅怀情,也是对当今伯乐、九方皋们的急切呼唤,我们所处的时代不仍然需要各类精英才俊吗?

  要说画马,人众、且难。徐悲鸿是座高山,难以跨越。有人望而却步,改道他途。而王子贤,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像重庆的山,倔强、不甘平庸,自讨苦吃。多年来,他大胆求证,小心攀援。悲鸿画过的,他画;悲鸿没有画过的,他也画。嚼别人没有嚼过的馍,更香!他的马,脖短、腿粗、胸腹厚重,一副壮实强悍的样子,那张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画册封面的《骏马图》,正鲜明打上了“王氏版本”的烙印。而画群马,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荒野中的一群马匹,齐刷刷地朝前奔,没有纷争,没有困扰,朝着既定目标,争先恐后,前赴后继,场面是何等壮观,何等感人!

  你认为他是在画马吗?不!不尽然。那是对崛起的中国、民族气概的歌颂!是对人类共通的生存、繁衍、进步是礼赞!以马喻人,使失意的看到希冀,成功的得到慰藉,给懦弱者以勇气,令“在路上”的人们倍增信心。什么是美?风花雪月固然之好。然而,人,更需要精神!难怪王子贤的创作理念,引起了远在大洋彼岸的著名华人神探李昌钰博士的共鸣,英雄相惜,相见恨晚。

  再说创作技法。有学者专家论述过,不必重复。我想补充一点,以欣赏者的角度看,子贤的精品力作,也经得起推敲。以《驯马图》为例,类似题材,画者众。然,反映民族生活之深刻,画风之大气磅礴,恐非黄胃大师莫属。但王子贤亦别具风格:你看,画面上被追赶之马,慌不择路,马肚和马屁股突出的大块肌肉,夺人眼球。表面看,似乎不合比例,整匹马不协调,但细品其味,又感觉合乎逻辑,它强调马与生俱来的桀骜不驯的原始野性,反映生活之真实,派生出较高的审美价值。文学的夸张和论战中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的技法,被王子贤信手拈来,用得自然贴切。而一旁受惊的三匹马,恰如逃难中“一家人”,母马回眸,惊愕、愤懑之极,小马驹被夹住中间,稚气未脱,随后的公马,用高大身躯遮挡外来袭扰,扮演着“保护神”角色。更有意思的是画面左上角若隐若现的蒙古包,其间是否有位姑娘用烤羊肉和美酒等待情郎归来?我们不得而知,但包顶上的袅袅炊烟,已给人以无限美好之遐想。

  是的,一位有悟性、勤奋的实力画家,不鸣则已,一旦爆发,其能量不可小视。打开新版画册,王子贤的《小憩》、《骄子》、《小骑手》、《春、夏、秋、冬》之类的草原风情图,充满民族情愫,有的像苍茫大草原上的小夜曲,幽美、婉转、;有的像哲理诗,深沉、隽永、让人爱不释手。可以想见,正当创作盛年的王子贤,如果沿着认准的路径,顽强地攀登,杜甫所描绘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就一定会出现,我相信,这一天,为时不会太远。

龙前瞻

2013-2-15

(摘自广佛都市报2013年3月20日08、09版)

作者:龙前瞻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