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八十七神仙卷》非吴道子所为(十三)

《八十七神仙卷》非吴道子所为(十三)

文章来源:清净居杂谈,作者:庞琦

1、《八十七神仙卷》不是吴道子画作

据记载,唐代吴道子颇负盛名,一生致力于壁画事业。所绘壁画,仅长安、洛阳就有三百余铺。因此,他的卷轴画作品很少,至今遗迹无存。

传为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白描手卷,据说该卷是摹本。其画法拙劣,与想象中吴道子的绘画水平相距甚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8/2577c4c028cc1377ae98fc03ab49696c.jp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40ic8EIUNqM3jPXibnCaCyjPNNSNTB8JEqvh4A0dPJU134rIYCULhnqBfV2FEHgjI1KZG0uibsJXPBIyj1odQtOQ/640?wx_fmt=jpeg传·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

有可能是被硬贴到吴道子身上的,传讹至今,对吴道子的绘画没有诠释意义。我们只能根据史料记载推测吴道子的绘画风格。

吴道子画《五圣朝元图》的时间,只能在唐玄宗登基之后,吴道子在三十二岁之后。具体哪一年,并无记载。

吴道子在中年时期已负盛名,他的绘画雄强豪放,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与《八十七神仙卷》婉约细巧的画风有着极大的差异。这是因为画家的性格不同,画风不同,时代审美不同。所以,《八十七神仙卷》绝不是吴道子所画,这是诸多因素所导致。

北宋李公麟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画家,其白描绘画为当世第一。他把白描从画稿形式打造成一个独立的画种,从而把宋代中晚期白描画推到相当高的程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8/fffe5dd0754bd3fd1fb00e5bd0a80192.jpg

北宋·李公麟《五马图》局部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40ic8EIUNqM3jPXibnCaCyjPNNSNTB8JENqxb0nk5dJZktogDCLFHGaZjUgb6D55ia70Bm5CWaZb0JEnDicjnUOpw/640?wx_fmt=jpeg

《八十七神仙卷》作者是受李公麟画派的传承,才能画成这样一幅独立的白描画。

2、《八十七神仙卷》作者何人

根据前面考证表明:《八十七神仙卷》虽然与《朝元仙杖图》为一个模式,然而,在审美意识与绘画方法上,却有着李公麟的遗传基因。

如果用血缘关系比喻:吴道子《五圣朝元图》与武宗元《朝元仙杖图》为父子关系。那么,吴道子《五圣朝元图》与南宋《八十七神仙卷》则是曾外祖孙关系。以画派归属,《八十七神仙卷》应当姓李,而不姓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8/b77ecf651d50183f134c4e96ee8ca3e6.jpg

南宋《八十七神仙卷》作者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40ic8EIUNqMy2bBNDK5jTU3mb8GjzMpnZLYBNgnZicb0znYK7ib7YKTwjVlBH8HSLOr872HFnCblutfz1ibFu1lbw/640?wx_fmt=jpeg

从《八十七神仙卷》画面来看,用笔精微,有条有理,闲情逸致,追求完美。以其画格判断,作者是有师承,有学养,有规范的画家,与民间业余画家的质野风气不同。此卷的作者应当是南宋晚期一位有才气的年轻画家,在艺术上尚有发展的空间。

为何判定其为年轻画家呢?是因为从《八十七神仙卷》中,可以看出年轻人的特点:用笔轻灵敏捷,有朝气,不像年长者的审慎持重。他的线描功夫很扎实,对笔墨控制的分寸都很精准,艺术感觉也非常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8/bef8143403f19ed006e47edbc192dc4c.jpg

南宋《八十七神仙卷》局部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40ic8EIUNqM3jPXibnCaCyjPNNSNTB8JEvYcRX6VESFqUwd5TqeBKV4Apafs2fiaURicATg1HZHT5u0hZVlB5pNEw/640?wx_fmt=jpeg

再从作品中出现的一些笔误来看,他缺乏艺术上的阅历。从整体上看,这些都是绝大部分年轻人具有的特点。

说他年轻,并不是说他画得不好。古代有天才的画家在二十岁左右就可以画到这个程度。武宗元十七岁因画艺超群而闻名,28岁领导北宋皇家壁画工程。王希孟十八岁画《千里江山图》为世瞩目,此类例子尚有许多。

对于《八十七神仙卷》来说,在细节上,以考古的视觉作了一系列的探究,目的是为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至于在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并不会降低作品的价值,还会使我们对作品加深理解,彰显出此卷的艺术含金量。因无文字记载,只能就画而论,画家的姓名不可考。

下集谈两卷白描的艺术特色。

——清净居杂谈,作者:庞琦

(待续)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 龙凤佛艺术收藏

      😄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