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武汉博物馆藏品一瞥
战国时期的曾候乙墓大编钟
年前有些博友留言希望看到我在武汉博物馆拍下的文物照片,最近整理出来了,贴出来与朋友们欣赏交流。
武汉博物馆是我这些年参观过的博物馆文物收藏品比较丰富,种类比较繁多的博物馆之一。武汉博物馆现有藏品 5 万余件,展出各类精美文物 2000 余件,馆内设曾侯乙编钟馆、楚文化馆和综合馆。有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陶俑;先秦时期的青铜器,玉器;战国时期的漆器;各个时期的瓷器等。在明清藏品中,既有清宫造办处的御制秘器,也有不同时期名家高手的杰作;有考古研究价值极高的出土文物,也有工艺精湛的传世珍品。青铜器中,商兽面纹十字孔瓮出土于武汉市黄陂区商代遗址盘龙城,是研究武汉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东汉诗经铭文重列式神兽镜,其铭文经著名的金石学家罗福颐先生鉴定为在西晋时就失传的鲁诗。在亡佚了一千七百多年以后重新被发现,尤显珍贵。玉器中,白玉双凤交颈壶,壶底有“乾隆御制”填金篆书款,是从皇宫流散到民间的古玉精品。三国时期的青瓷坞堡, 1986 年出土于黄陂滠口镇,是一件能充分反映当时地主庄园经济缩影的典型器物。宋湖泗窑青白瓜棱执壶,出土于武昌县湖泗窑遗址。该窑址的发现,填补了长期以来宋瓷研究中“湖北无瓷窑”的空白;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极为少见。书画中,文徵明的草书、仇英的《竹梧消夏图》、黄鼎的《黄陵庙图》、朱耷的《猫石图》等均为明清著名书画家的作品。
武汉博物馆留给我影响最深的还是楚文化这一部分。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收藏很多楚汉时期的珍贵文物,雕漆在这里是我所看到博物馆藏品最多的一个地方。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是这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看点,蟠虺纹铜尊盘,是中国青铜器史中极剧特色的一种铜器,采用先进的失蜡法铸造工艺,纹饰为极其复杂的三层透空结构,巧妙运用高低参差和对称排比的艺术手法,于整齐中寓变化,于繁复中见玲珑,蟠虺纹铜尊盘的这种技术可以说是标志着我国古代失蜡法铸造的最高成就。同墓出土的商代大编钟,令人震撼。整架编钟犹如一巨大的音乐建筑,不仅体量巨大,气势宏伟,而且整体视觉效果设计充分考虑到节奏与秩序的美感。走进武汉博物馆,看到这么多楚汉文物,似乎感到非常的亲切,过去我们在中国美术史中所看到的图片,在这里能看到实物,真是一大幸事!屈原的诗意、越王勾践的战火、汉文化的渊源、刹那间能给人留下很多遐思.......。朋友们有机会一定去看看哦!
作者:王宏和她的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