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飞花乱絮,草书、朱文印,浅草才能没马蹄

宋代的青原行思禅师提出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学习治印也有这样三个过程:初学汉印时处处法度,不可逾越半分;学至深处发现处处变化,放手随心所欲;待到明悟时才知变化由心处,更有法度分毫不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de447e215c3a6a65855c7521e7f31b2a/de447e215c3a6a65855c7521e7f31b2a.jpg

飞花乱絮,草书、朱文印


 

缪篆易于外在的笔画平正,行草则要求内在的气象端正,在纷纷扬扬中错落变化而不失协调与气度,半是天然半费匠心。

就艺术而言,一眼看去漂漂亮亮让大家喜欢的,往往因为过度注重讨好的外在形式,堆砌太多华丽的装饰,难以兼顾内涵与深度,如同让甲方完全满意的最终方案。

第二个阶段的艺术在形式与内涵上,都有着更多的变化与细节,虽然一眼看去没有那么多漂亮讨喜之处,但在更深的层面有着美感的存在。

要命之处在于,对第二个境界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人,会把这种不那么漂亮,极端化成丑与乱,然后故意为之哗众取宠,还洋洋得意斥责别人不懂。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没有底线过度丑化的所谓作品自然无法被接受,于是就常常在网络上掀起论战来了。

实际上幼儿美术班的天真图画和美院学生严谨规矩的作品,都是学习的过程与阶段罢了。群众难以认识,不代表无法认识,更何况是在文化普及的今天,在这个大学生超百分之十五的国度,动辄就像孔乙己一样卖弄优越感已经吃不开啦。

第三个阶段要在直白平常的形式下,既不失简单的美,又蕴藏着深层的内涵与细节,集前两个境界的优点为一身,做到雅俗共赏。初见,美丽喜人;审视,脉络清晰;把玩,妙趣自然;细品,兴味常新。这样的作品如同唐诗宋词,平白如话而又意蕴深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欢迎关注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