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秦嗣德|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自上世纪初,已开始与西方的造型观念相融合,东西方艺术思想的交流,促进了中国水墨人物创作的时代性发展,丰富了人物画作品的语境表现意识和精神内涵。

秦嗣德|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

秦嗣德《常有清流得余游》纸本设色 70×70cm


  中国画写意人物画教学的院校体系,起源于中央美院的蒋(蒋兆和)徐(徐悲鸿)体系的建立,后经几代人的努力推进,中国画水墨人物专业的教学与创作形成较完善的院体模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艺术思潮的蓬勃推进,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始终在西方造型观念与本土传统水墨语境及造型审美意趣中相互纠葛,受西方现代艺术表象观念和中国当代艺术的思潮影响,纯粹而鲜明的民族绘画荒芜,传统水墨品质的民族性不断缺失。

秦嗣德|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

秦嗣德《仙者智也》 纸本设色 70×35cm

进入90年代,传统的写意人物画的教学,在西方素描造型中的光影关系与中国绘画线性造型中确立的主观表现,逐渐转换至水墨人物画的大语境中,当代水墨人物画较之传统写意人物画创作之形式,在于当代水墨人物画的语境,明确水墨人物画的当下属性,具足了中国本土水墨语言的时代性与扩张性,在继承与发展中,更具表现张力和时代气息。当代水墨人物画,不仅仅是延续传统文人画的笔墨精神及逸趣的释怀,而是更深刻、更强烈地发挥了笔墨的可能性,拓宽了水墨语言的表现形式。

秦嗣德|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

秦嗣德《仙寿图》纸本设色 75×44cm

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的一条根,扎入了时代多元文化的土壤,另一条根深植在传统的民族语境中,开始呈现出民族文化精神的所指与内涵,逐渐在写生与创作中形成了它的表现特征。

秦嗣德|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

秦嗣德《乐有余》纸本设色 50×33cm

欢迎转发、讨论,如果有什么想法、建议,欢迎评论区里留言或私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