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年11月15日,达芬奇的《救世主》(Salvator Mundi)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4.5亿美元的惊人价格成交,成为艺术品拍卖史上的一大里程碑。这幅画描绘了耶稣基督的形象,右手举起祝福的手势,左手握着一个水晶球,象征着他对世界的掌控与救赎。
这幅画作的历史同样引人入胜。它在17世纪被认为是达芬奇的作品,但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逐渐失落,甚至被归类为其他艺术家的作品。直到2005年,这幅画经过修复并重新鉴定为达芬奇的作品,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尽管一些艺术评论家对此表示质疑,认为它可能并非完全由达芬奇亲自创作,但这并未影响其市场价值。
此次拍卖不仅因其天价而引人注目,更因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意义而引发广泛讨论。画作的拍卖结果标志着艺术市场的转变,展示了艺术品作为投资资产的潜力。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将艺术视为一种多样化投资的方式,尤其是在传统市场波动的情况下。
此外,拍卖引发了对艺术价值、文化遗产保护及真伪鉴定的深思。随着高价作品频频出现,艺术市场正进入一个新的纪元,吸引了更多人关注艺术的投资潜力以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最终,这幅画作的去向也成为谜团,传闻被沙特王子购买,但其未来依然不明。这一切让达芬奇的《救世主》不仅成为艺术品,更是现代艺术市场的象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