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6月的初夏,刚刚下过雨的郑州已褪去了炎热,和张凡老师约好下午见面。听说我们要来,张老师远远的在工作室门口等着我们。话语不多,热情招呼我们到工作室,面对大师如此亲和,让我身心放松了很多。张凡老师不慌不忙地一边洗杯倒茶,一边打开话匣子,眼神里流露出睿智,坚毅。
张凡从小就怀揣艺术之梦,渴望成为一个大画家。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开启了一条漫长而又多彩的求学之路。1996年,张凡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师从刘仁杰,宫立龙学习新古典主义油画,为张凡打下了扎实的油画功底。
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张凡决定远渡日本。这一去,就是八年。八年的留学砺炼,他自身与创作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日本,张凡先后去了三所学校深造,分别是和光大学、日本国立上越教育大学、筑波大学。和光大学期间,更多的是一种猎奇与新鲜,作品有点刻意的表现与抽象,显得略带拙作。日本国立上越教育大学(以下简称“上越”)期间,由于是国立大学又有文部省奖学金做后盾,让张凡更能沉下心来在对画的探索上。《立足东方地域文化对自己绘画可能性的探索》是张凡在这个时期的研究方向,通过对自己出生的根文化再认识与发掘,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更清晰的看到东方潜在的最本质气质跃现在他的画面上。他的艺术创作也从此开始了慢慢的裂变再生,更侧重对画面内在本质与东方文化的理解与挖掘。一直到筑波大学期间,张凡的作品始终立足于地域传统文化的发掘,对历史的再认识再发现这方面。期间张凡的作品《尘》等获得静冈国际双年展等日本国内较高奖项,并且在银座,青森等地举办个展,获得众多荣誉与日本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
张凡说他在油画这条道路上,一直不断的在探索,他尊重自己内心,反对固化特定所为自己符号。回国后,他没跟风参与国内“皇帝新装大游行”式的燥热的艺术潮流,而是静心研究,追求用自己的心去驾驭油画这种表达方式。张凡说:“他的画就像《海上钢琴师》里面的1900弹的曲子,手的抖动是心的颤动,这就是发自内心的,人与钢琴人与作品的合二为一,并非像很多艺术家用刻意制作与经营,他们的这种状态更多是一种工艺与技艺的概念。
画油画这么多年,张凡对于画画的概念也在变。在鲁迅美术学院时,追求写实,以前一直注重看画得像不像,但现在发现,那种类似于照相机拍摄照片一样画出来的作品失去了画家本身的风格特点,那是一种用堆砌的方法来达到的写实状态。但现在更加重视画面自身的‘气’,一张一翕,给画面予以生命。这期间我把画面元素内容尽可能简单,简到一幕风景,一朵小花,简单里面不是没东西的简单,简单里面要有东西看。”张凡说,创作与自己的生活理念其实是一致的。生活中有感触的物件都是自己画面里的元素,“我就画我自己,画我自身,一个普通人的感受。从这个点出发充分感受生活,我的家庭,我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都是我表现的对象。在这个基调上,我的画面表现还要再浓缩,再清晰一些,把日常生活再具体到某一个情节,比如自己怀念的某个点,像老家、日本等某块风景。以其为背景,再加上自己一些特色的艺术表现语言,好好地把画面营造得更精致一点。”
浮躁的当下,张凡总是以平淡的心看待事物,埋头画着自己的画,读书养心的匠人般的心态去耕耘每一件事。张凡认为没有市场就如同荷花没有了水。在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市场这方面,张凡说道,首先还是尊重自己的内心,依旧选择自己喜欢画的东西,会尊重自己的内心来表达,会更加追求作品的质量。在4、5月份的时候,张凡在深圳广州办了画展,问起办展的情况,张凡说:“我的画在市场上不是那么大众,但这次效果还不错,现场销售不少。”著名评论家林木说道;张凡是极具收藏价值的画家,他成名是早晚的事。对于未来的计划,张凡说《艺术市场》用12期大型版面对我进行了系统报道,我每期都会给大家呈现我最新的作品,同时,在7月份的时候,《艺术市场》有个十人群展,都是70后的老炮,我最近在全力以赴进行创作,希望为大家呈现更多优秀的作品。
如同一个人的字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一样,画画也是如此。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张凡,“真”最贴切不过了。不做作,不虚伪,给人很明明白白的感觉。用张凡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没必要掩饰自己的想法和欲望,但是我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哪怕你认识他一天,你也总能强烈的感受到他本真不羁的个性给你带来的温度。对于现在的生活状态,张凡说;“我现在这样挺幸福的,教课,画画,陪家人和孩子,我挺享受这样的惬意时光。”
如果对画画不是一种骨子里的热爱,他不会在人生的低谷依旧在坚持。情深义重的不凡个性和经历,沉雄高古的不凡艺术品格,张凡总是让人感到他的气场。长年不缀的平凡执着创作;张凡,他正在建构着自己不凡的艺术世界,并创造着自己更加美好的艺术人生!
作者:尚婷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