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回声的记忆「Echo From…」——艺术家黄静瑶时光中的建筑梦境

⽂ / 赵文洁

「Echo」意为「回声」,象征着声音在空间中的反射和传递。回声在空间中回荡,带来一种持续 的、回溯性的体验。艺术家黄静瑶的「Echo From…」系列作品以几何和建筑元素为主,通过亚  克力板和线条构建出一个个回声的载体,将片段之间的行为和经历抽象并具体化。作品标题划定  并记录了具体的时间段,过去模糊的日子也因此再现,每次回顾都是记忆犹新的体验。无形的时  间和回忆变成一个个可感知的独特雕塑装置,记录艺术家每段创作时期的点滴、思考和回忆。每  一块亚克力板都像是记忆的碎片,在作品的维度中重新拼接和诠释,叙述着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三维世界。

糅合细腻的个人情感和宏观的艺术设计,「Echo From…」系列作品是一个通往艺术家个人生活 和多种记忆的入口,让观者能够深入探索那些独特而珍贵的瞬间。抽象的几何元素脱离具象的枷 锁而变得更加自如,赋予更多理解和想象的空间。每当光线透过这些亚克力板材,雕塑中的几何 形状和线条便显现出迷人的光影变化,产生出深邃而立体的视觉体验。璀璨的光斑和摇曳的光    影,随着日光的移动,与雕塑表面和周围的空间形成无数个奇妙的图案。在白天和夜晚,不同的 光线条件下,这些装置都能展现出千变万化的美感,让观者在不同的角度和光线下,发现作品不断变化的新面貌。光影的变化如同时光的流逝,静静地捕捉着每一个独特的瞬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406/f0262728cc7f407b50726eca3a8d5140.png

“Echo from 2022.6.10 Architecture Material”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艺术家在阅读《包豪斯》时对包豪斯艺术和设计的深入研究。她在创作时设想了一个可供行走的空间,尝试结合和再次利  ⽤3D建筑打印材料,构建出层叠的几何方块以及在其中穿梭的线条。圆润流动的弧线与沉静秩序 的直角交错结合,平衡了柔和与刚硬、动感与静态,以及自然与几何之间的对立和协调,创作出  一种独特的视觉对比和美感。艺术家陈述道,  “线条如同空间中流动的光线和空气, 而建筑则是一 面伫立在浅水区的空白墙面。这面墙如同一块白板,流动的空气 、 自然变幻的光线和不断拍动的  水,成为画笔,留下它们的印记在雕塑之上。  ” 干净的线条和几何的设计展现出一种冷静而现代的美感,通过简单的形状和色彩体现理性和秩序的美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406/a33e66d9b2a376da1f654483acc50c0b.png

而艺术家的另一件作品“Echo from 2023.11.23-11.26 Open the Mirror Box”则是对超越物质、空 间和时间的家庭连接和深厚情感的追溯与记录。这件作品寄托了艺术家对未曾谋面的爷爷的思    念。她出生于爷爷去世后的第十个月,家人常说他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仿佛有一种超越时间 的联系。小时候,家人常向她展示爷爷的相册,讲述照片中的故事,希望她能对这位从未见过的 长辈有所记忆和感情。相册中的照片和故事,是她对爷爷唯一 的了解方式,也是她小时候最喜欢的暑假活动之一 。以家庭相册的形式,以及不同色块代表不同家庭成员的组合,艺术家描绘了这种通过镜子和相册的意象,家人之间紧密的连接和无形亲情在她身上的流转与显现。翻阅相册的一页页并不是静止的瞬间,  而是流动的时间长河和深厚的亲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406/145ace83aacf1c5fcf1b5d899f5d8a9a.png

这些被定格和记录的瞬间如繁星点点,呈现出一个丰盈而多层次的回忆世界。它们承载着乐园的如梦似幻、包豪斯与俄罗斯Vkhutemas  (呼捷玛斯)的美学思考、跨越物质空间边界的家庭纽带,以及凝聚音乐旋律的无限遐想,为观者开启全新的记忆理解方式。理性与感性并存,现代美 学和个人回忆呼应,线条嵌入亚克力板中,或悬浮于作品的各个角落,艺术家黄静瑶通过雕塑、装置和建筑的多元结合和回声的具体形态,于光与影之间记录着记忆的概念和形态。

艺术家简介:

黄静瑶是一位摄影装置艺术家,现常居纽约。她的创作实践围绕摄影,并延伸至拼贴、装置和特定场地项目。她通过符号学的分析视角重新定义和二次创作日常摄影作品,探索时间和记忆在生活空间中的意义。她将当下的记忆碎片从意识空间实体化到物理空间之中,以探讨个人身份的意义和价值,并对周围环境变化产生的回响作出回应。她的作品展示了对当代环境的意识,并通过多种媒介传达其创作的观点。

黄静瑶的作品曾荣获School of Visual Arts Alumni Award,并在纽约Latitude 画廊,纽约前波画廊,纽约Ki Smith 画廊,广州非空间,广州2522 house studio,纽约 New Collector 画廊等地展出。她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获得摄影与录影学士学位和纯艺术硕士学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406/26048535dfa666c936ef6085f8002d28.pn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