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莫兰迪
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 ,1890-1964)生于意大利波洛尼亚,是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青年时考入波伦亚艺术学院,曾经长期在这所学院担任美术教师,教授版画课程。莫兰迪既推崇早期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也对此后各种流派的大胆探索有着强烈共鸣。他最初沉迷于印象主义,对塞尚的静物和风景画颇感兴趣,也模仿过立体主义。在经过兴奋、茫然、探寻后,莫兰迪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探索,以微妙的“冥想”式静物画著称,成为20世纪最受赞誉的画家之一。
莫兰迪的艺术能给人以极温柔的精神慰藉。西方评论界认为,莫兰迪的画关注的是一些细小的题材,反映的却是整个宇宙的状态。
宋人的求“理”、元人的求“逸”、明清人的“复古”,在绘画的作品上呈现得很明显。“画如其人”说得一点也没有错。在中国是这样,在西方亦是。艺理相谐,殊途同归。这位意大利静物画家乔治·莫兰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自己人生最好的注解。莫兰迪一生孤寂、平凡,厮守着生活中的坛坛罐罐,用静物演绎艺术的真谛。诚如他自己所说:“我本质上只是那种画静物的画家,只不过传出一点宁静和隐秘的气息而已。”
世界很复杂,但是艺术家不是要还原世界而是通过事物来创作自己心灵的世界。
从莫兰迪作品中那些反复排列、形状单纯的瓶子就可以完全理解。通过画面,使人明白,作品创作的题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是否给人有想法。
看莫兰迪的画时,人会不由得全身心地安静下来,直透人的心灵。这种安静,在莫兰迪看是随意摆置的各种方向的笔触。在整个画面中,力量相互制约、相互抵消所达到视觉的完美平衡,是莫兰迪随意组合坛坛罐罐后所追求的艺术方向。
莫兰迪的绘画几乎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只是用些看似灰暗的中间色调来表现物象 ,一切不张不扬,静静地释放着最朴实的震撼力和直达内心的快乐与优雅。
莫兰迪这种力求探寻最平凡状态中深层意识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境界,在有意无意间也和中国文人士大夫画家的意志达成了一致。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的巴尔蒂斯曾这样评价:“莫兰迪无疑是最接近中国绘画的欧洲画家了,他把笔墨俭省到极点!他的绘画别有境界,在观念上同中国艺术一致。他不满足表现看到的世界,而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
莫兰迪通过画静物、风景,在现实的物象和心中的自然中找差距,表现出一个纯化的精神世界。莫兰迪的瓶瓶罐罐和中国画的山水花鸟异曲同工。可见,东西方艺术家,追求的艺术境界都是一样的。
莫兰迪的画是以智慧和感觉创造自己的艺术形象。他摒弃了玄学化的球体、多面体,只要有几件日常用品就已心满意足了。他只要把生活中的杯子、盘子和瓶子置入极其单纯的素描之中,以造成最奇特、最简洁、最和谐美的气氛。
在莫兰迪创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几幅画上,隐约可以看到事物本身的形象,尽管遮挡着事物的是一些变幻的弧影、模糊的污迹、水融性的形象,但背后存在着一定的事物,譬如高楼、或者家具、或者器皿,正是事物表面的位移带来了认识之于存在的偏离。
从莫兰迪的画上,人们似乎难以发现灾难的影子,感觉得到的似乎是时间造成了变化。
(声明:文章主体内容为转载,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处理)
【134期】
幻树艺术空间 为原创艺术发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