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继2019年搬运凉灯本地的一块稻田后,艺术家黄于纲再一次将凉灯现场搬进了美术馆。
2023年3月25日下午2点半,“黄于纲:凉灯二十年”展览在美仑美术馆开幕,展出了黄于纲在湘西小山村凉灯潜心创作的约125件作品,既有黄于纲央美求学时的习作,也有为本次展览专门创作的系列雕塑作品,从而串联起黄于纲在凉灯创作的20年。其中,体量最大的一件装置一比一还原了去年腊月村里发生的一次火灾现场。通过这些雕塑、绘画、装置和影像,黄于纲带领观众走进了神秘而又美丽的湘西,看到了近些年因黄于纲而被更多人知晓的凉灯。
开幕式现场
研讨会在还原的“废墟”上举行
凉灯是凤凰县山江镇下辖的一个苗族村庄。自2003年起,黄于纲持续关注这座苗寨,在这里生活、创作了近20年。他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观察、记录了数十个苗族家庭在时代变迁下的日常生活,又以一个在地居住者的方式探寻他们的内心情感、生活经验及精神感悟。
近些年,因黄于纲艺术及文学作品的影响,身处边缘的凉灯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特别是2016年以来参与的展览等多场活动,黄于纲与凉灯的故事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收获频繁的社会反馈后,黄于纲依旧驻守在这个村落中,用他独特的艺术视角持续关注着这个群体。同时,黄于纲依旧在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雕塑、装置、影像等媒介探索更深层次的现实主义的人文情怀。
2023年1月6日凌晨2点0分,一场大火打破了凉灯的平静,村民龙求全的土房突遭火灾,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顷刻间付之一炬。
这场大火便是这次展览举办的一个契机。
本次展览由盛葳担任策展人。盛葳介绍,他曾经打算为展览命名为“悲喜凉灯”,但是这个方案在后来与黄于纲的讨论中被否决:“面对火灾,视龙家人如亲人的黄于纲悲不自胜,而朴实的龙家人在坎坷前却能不悲不怒,坦然接受,让我们看到了他们面对生活、命运的坚毅。”
盛葳表示,“凉灯二十年”是黄于纲对自己艺术创作的一个阶段梳理,也是回望凉灯的过往,以期看到一个寻常却又意义深远的世界。因此,本次展览既是黄于纲的展览,也是凉灯人的展览。展出的作品不是一张画、一件雕塑,而是包括它们和凉灯全部生活在内的整体。
于是,在展览现场可以看到,展览由湘西历史入手,通过“集”“寨”“家”逐级缩小的三个单位,让观众在大历史的背景下进入黄于纲、凉灯和凉灯人的小世界。观众可以在这里看到黄于纲眼中的凉灯,也可以看到凉灯人眼中的黄于纲,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微小而紧密的社交网络。
黄于纲在很早之前就明确表达过自己对凉灯的态度。他不同意大家用“坚持”或者“坚守”等字样去描述他在凉灯度过的日子,而是一种“平视”和参与。当年的他因为失恋出走,偶然间发现了凉灯,并一直驻扎至今。那位姑娘早已失去联系,如今的黄于纲已是两位孩子的父亲,拥有幸福的家庭和热爱的事业。黄于纲在开幕式上坦言,感谢那位女士,才有了如今的20年。黄于纲将自己的二十年归类为“生活”,而他的工作便是将这些生活“搬过来给世人看看”。
于是,就像和全村人一起将土地搬到了北京一样,黄于纲和龙求全一家人将房子烧毁留下的废墟搬到了现场,烧黑的土墙和房梁,破碎的瓦砾,火塘中的火正旺,空气中弥漫着腊肉、烤红薯的味道,组成了一件令人震撼的装置艺术作品。
湖南省美协主席旷小津在开幕式发言中表示,黄于纲是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同时也是社会纪实。他落脚于湖南湘西凤凰的凉灯村,立志于此,生活于此,创作于此,用他的艺术与文字记录一个古老苗寨的时代变迁。在旷小津看来,“凉灯二十年”也是黄于纲艺术生命的二十载:“在这些岁月里,我看到了作为艺术家的黄于纲自身的成长与变化,透过他的作品感受到真实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凉灯。因为黄于纲,地处偏远的凉灯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同样,因为凉灯,让执着于艺术追求的黄于纲获得了创作的灵感,成就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此次展览由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美术出版社主办,美仑美术馆承办,湘西州文化旅游广电局、铜官街道办事处支持。
展览持续至4月30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作者:江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