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3-11-20 14:34
山海镜花—— 牟林童 周名德双人展
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Mu Lintong & Zhou Mingde Duo Exihibition
2023.11.10 - 2023.12.16
出品人 | Producer : 曹紫恬 Cao Zitian
策展人 | Curator:朱赫 Zhu He
开幕时间 | Opening:2023.11.16 16:00
地点 | Venue : 金杜艺术中心 KWM artcenter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1号环球金融中心东塔2层201)
营业时间 | Opening Time : 周二-六 Tue-Sat 10:00-19:00
2023年11月16日,“山海镜花”——牟林童 周名德双人展在北京金杜艺术中心开幕。本次展览由朱赫策展,呈现牟林童与周名德二位艺术家的绘画与雕塑作品,以及达利、众多海外设计师的家具陈设。
金杜律师事务所国际合伙人:肖勇
策展人:朱赫
艺术家:牟林童
艺术家:周名德
金杜艺术中心总监:曹紫恬
山海镜花
文/朱赫
牟林童、周名德两位艺术家,都专注于架上绘画,但两人所从事的事业却不完全相同,牟林童偏重油画,周名德工于水墨。二人的缘分始于2022年的一场有名的艺术类真人秀节目,在节目中牟林童和周名德成为了相同一组的成员,也因为彼此对于绘画的真诚而结识为好友。
山海镜花这个标题受到两本古籍的启发,一本为《山海经》,一本是《镜花缘》,《山海经》关乎世界的形态,是整体的文化状态论述。而《镜花缘》则继承《山海经》中的要素,具体描绘了大千世界的诸多情景。牟林童和周名德作为两位有各自风格的艺术家,他们也如同两本书籍一样,可以被并峙存在,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二位对于整体世界观的建构,也由此展开向我们展示了虚幻浪漫的万般世象。
在二人之中,牟林童的作品风格独特,是天马行空的幻想与诗意的完美结合。艺术家本人也喜欢进行诗歌的写作,每件作品都拥有一个诗意的名称,艺术家也曾多次尝试在个人画册中,将其诗作与画面结合,使文字和绘画的美感与张力力透纸背。
这种诗意的感知在牟林童的绘画风格中,形成一种比兴的场域。何为比兴,“比”便是比喻、象征,以人或物为象征对象,使其特征更加鲜明,“兴”的意思则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要阐述的内容。牟林童在自述中讲到,“我画这件或那件作品,并不是画这件或那件作品,就像走过一条路,并不是单纯为了走这条路,而是前往目的地。”
风,驮着树叶和鸟鸣,山坡的另一边也是如此
Wind Carries Leaves and Birdsong, So Does the Other Side of the Hill
2020
铸铜化学着色
Chemical color on cast copper
71×15×35 cm
在牟林童的绘画中,这种与文学性相关的比兴概念比比皆是,可以说牟林童所追求的描绘目标并非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而是一种比兴式的抽象性,莫兰迪曾经这样来讨论抽象性原则,他说:“没有什么比真实更抽象”。在牟林童的绘画里,无论是人与鸟重合的形象,还是与山、与树、与翼的融合,都是在比兴之中隐含着绵延的象征意味,并且在象征中潜藏了无尽的能指性结构。
金乌
Golden Crow
2018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08×169 cm
在这种结构中,山非山,海非海,花非花,具体描绘出的意象,都和人以及生命本质相关,所以绘画更像是变成了一种相应的仪式,无论在牟林童工作室的创作中,还是在画廊的现场绘画表演中,都贯穿着这种仪式,这也是天人合一的通感。
周名德的作品笔法精湛,功力深厚,他的作品既有呈现崇山峻岭,山雾迷蒙般地对于世界形态的呼应,也有彩色的白菜系列,红花石系列,这类关注事物的具体情境,而本次展览中也有抽象性的痕系列。在周名德的创作中,也同样可以看到比兴的方式。
白驹谷
White Horse Valley
2023
纸本水墨
Ink and wash on paper
30×137 cm
“兴”是一种诗意的力量,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相信世界的美好与良知,即使时而显露对于现实世界的批判,但它仍然坚定地面对自然,相信生命。因此“兴”关乎于情,在周名德的绘画中,这种诗意的情感力量得到了极大的伸张。周名德自言道,“我想表达得是这个山成长的一个过程。山跟我们人一样,也是不断地在变化,随着时间的推延,风吹日晒,它的轮廓是有改变的。我们人也是一样的,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在这样的论述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山水在周名德的观念中,成为了纯粹的自然景象,而在内部推动这种景象生成的,则是一种来自生命情感的内驱力。
钵池山
The Bowl-pool Mountain
2020
金笺纸设色
Color on gold shikishi
102 x 137 cm
同样,周名德的作品描绘目标并非具体的现实事物,从他打碎、重组跨越时间空间的此山中系列,为何山水成为了被拼贴的样貌,以及白菜系列中,白菜为何被描绘为五颜六色,等等。所兴的部分便早已不在绘画之中。刘勰说,兴,“立象以尽意”。正是说在兴所创造的语境中,图像和意向同时被建立,而它们的含义,绵延不绝,无穷无尽。
白菜王冠
Chinese Cabbage Crown
2019
金笺纸设色
Color on gold shikishi
100×101 cm
《镜花缘》中镜花指的是镜中月水中花,这是灵动而不可捉摸的意境,也是虚幻,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在牟林童和周名德创作中,充满了镜花般天马行空的人、兽、山、树、花、石,这些事物共通是虚幻的,难以名状的,它们在个体事物和自我之间,存在了一种普遍性的通感,这种通感通过比兴的方式将描绘对象同艺术家本体相关联,而在这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循环往复的无尽之言最终所带动的是,二位艺术家对于整体性宇宙观的思考。在这种思考之外还有一种隐藏的秘密,两位艺术家同样具有的,诗意的人文关照,这是同时代人中可贵的生命力量,也让人想起《镜花缘》中的这样一句话,“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
展览现场
关于艺术家:
牟 林 童 Mu Lintong
1984 生于山东淄博,
2006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
个 展:
2023 为草木解梦 为无名祈祷,hi艺术中心,深圳
2019 读画诗 牟林童个展,Hi艺术中心,北京
2015 四时光纪——牟林童作品,Hi艺术中心,北京
2011 无处不在的星辰——牟林童作品,玉兰堂,北京
2009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牟林童作品,玉兰堂,北京
2008 Fantasy & Happiness——牟林童作品,玉兰堂,北京
群 展:
2021“新浪潮Beta”妙有艺术,北京
2016 寓言 艺凯旋画廊,北京
2014 中国新锐绘画奖10周年邀请展,Hi艺术中心,北京
2009 一立方,尚堡美术馆,宋庄,北京
2008 美丽的南方,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Out of Home, INSA Gallery, 首尔
2007 聚沙塔——2007中国新锐绘画奖,炎黄艺术馆,北京
2006 超级英雄——广东艺术新势力联展,如意画廊,广州
周 名 德 Zhou Mingde
1986 生于湖南 现生活工作于杭州
2013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
2022 湖南卫视会画少年的天空全国总决赛前三甲
个 展:
2023 无山 周名德个展 三清上艺术中心 杭州
2023 身在山海 周名德-王依雅双个展 索卡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2021 山色 周名德个展 索卡当代艺术中心 台北
2019 寒山计 周名德个展 索卡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2017 此山中 周名德个展 索卡当代艺术中心 台北
2013 平淡.无意 周名德个展 优恩艺术空间 北京
群 展:
2023 回归原点——中国当代国画名家经典作品摹写展 金陵美术馆 南京
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 香港
第三届新高尚美学艺术展—万物不息 江苏省现代艺术馆 南京
艺术样板间—从天空到人间的会画少年 秋地艺术中心 厦门
自在赋格 当代艺术展 恒基·天汇 北京
会画少年的天空 收官展“图像的影子——当代绘画的媒介、体制与空间”,谢子龙美术馆 湖南长沙
2022 黄金档 索卡艺术中心 北京798
出江南·林泉雅集第一回 80后水墨的重塑与再造 泊空间1+艺术中心 杭州
质文代变:当代水墨的多元表达(第二回展) 大千画廊 北京
荣宝斋与艺术家:荣宝斋350周年特展 广州
2021 月-同舟 周名德王依雅双个展 索卡艺术中心 台南
第十四届杭州艺术博览会 浙江展览馆 杭州
闲倾一盏玉墨飞——王依雅&周名德双人展 中粮孔乙己美学馆 绍兴
2020 你的背包:生于1980年以后艺术家的水墨探索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五周年跨年展 济宁市美术馆 济宁
Good News & Bad News 798 Eparty 北京
档案:逐渐形成的闭环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五周年特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南京
2019 与古为薪 酆艺轩 北京
山水行旅 王府半岛酒店艺廊 北京
艺术西湖·第二届国际水墨博览会
2018 一条线索 五张脸孔 索卡艺术中心 北京
佳士得佳禧 北京佳士得艺术空间 北京
后传统的告白 当代水墨作品邀请展 中华世纪坛美术馆 北京
艺术北京 全国农业展览馆 北京
意境-当代水墨展 未知空间 大连
台湾水墨艺博会 台北
2017 东风·西风——周名德 王启凡双个展 贤空间 北京
澄观沧州美术馆 河北
九章雅集之清凉传习 北京
2016 李可染画院第一届青年画家邀请展 北京
心相·罗湖美术馆 深圳
About the Curator
关于策展人:
朱 赫
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硕士就读于罗马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
现居北京
曾任《Hi艺术》主笔,ARTYOO艺术总监,素朴三思视觉艺术博览会创始人兼艺术总监,现任Nuovo新青年当代博览会创始人兼艺术总监。
策展工作注重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对话,群展包括《黑桥一代》《202Q》《再无纽约》等,也为多位重要艺术家策划个人展览,包括周迈由、多多、吕德安、Rose Hartman、施展、尹茂健、张文荣、卜云军、吕延翔、于方等。同时为多家艺术及大众媒体撰写评论及专栏文章。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