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4-03-14 14:38
赵晓佳1985-2024
2024.3.8-5.11
策展人:付晓东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798艺术区中一街 空间站
寂寞大工厂:浅谈赵晓佳的油画
文 / 付晓东
赵晓佳在鲁迅美术学院出名得特别早,我还是美院学生的时候,就看见略显冷峻的他站在舞台上给大家表演摇滚乐,同学们都说他是油画系最有才华的师兄,代表作就是他最早开始画的那些尺幅巨大的《寂寞大工厂》。
赵晓佳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用巨大尺幅的黑白为主的油画描述东北重工业辉煌时代的落幕。大规模的拆迁成为我们那个时代的主题,恢宏浩大、歇斯底里,而又伤感沉重。赵晓佳用他挥洒的才气和充满生机的表达搭住了那个时代场景的脉搏。东北大工厂由辉煌转向颓废到过渡时期,正是赵晓佳90年代画的《大工业城市》那般,明快的色彩和抽象的分割结构呈现着秩序井然的城市空间,但远处的烟囱和压抑的天气隐含着即将到来的不安。辉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于大工业和矿产资源丰富的依赖,所谓共和国长子的情殇,工业文化象征着现代化文明和英雄主义的气质,经常听到“在50年代沈阳就如同八九十年代的上海”这样的比喻。这里面包括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转型产生了大规模失去劳保和集体生活的下岗工人,他们从地位优越的国有体制的铁饭碗变成体制变革的失意者、政治上的失语者、社会上的边缘者,在现实的挤压之下过着从头再来、苦中作乐的生活。
升高,而后落下。曾经对未来群情激昂的超英赶美的工业化希望,如今已是破败、逼仄、腐烂的被摧毁的现实废墟。东北作为现实最早崩溃的精神征候,一代人的精神创伤图景,溃败的历史宿命,赵晓佳准确地选择了大工厂的废墟作为系列作品的母题。曾经乌托邦式的社会集体大工业生产的表征—大工厂,向外部世界释放出的梦幻般的神话空间被击溃,原来具有功能性的宏大庄严的厂房突然丧失了原有奇观式的荣光,成为只具备审美功能的精神创痛的在地象征物,成为现实悲剧的回不去的家园。在《大工厂》系列中,充满机器的厂房被搅拌在一起,升腾着烟雾,仿佛是一个由零件混杂而成的巨大的有机体,在毁灭的末期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其间的白色纤细线条如神经网络般飞舞,电线如脐带般纠缠,流淌泼溅的颜料与迅疾有力的出笔,形成了复杂而浑厚的钢铁之躯。
虽然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但是赵晓佳所关注的尺度并非70年代艺术家所共通的那种自我的私人青春期忧伤,而是更加恢宏的社会政治体制转型所带来的集体记忆的创伤和撕裂。理想的重构、自我的和解、家园的回归,成为急迫地抚平精神创痛的主题。工业气息的熏染也使东北的在地性和时代独特的烙印深刻地嵌在作品中,这片土地之上徘徊不去的情绪,辉煌与毁灭、彷徨与伤感、压抑与释放、意志与悲怆,如史书般如实地记录在了画面之上。
展览现场
展出作品
抽像系列一摇滚现场 1 号+布上丙烯+81x122cm+2023
当我 23 岁+布上油彩+20×30cm+2007
钢铁苍穹+300x400cm +布上油彩+1996
红色大工厂+布上油彩+190×160cm+2005
寂寞大工厂+布上油彩+120x150cm+1995-1997
寂寞大工厂+布上油彩+170×160cm x 2+2013
寂寞大工厂+纸上丙烯+313×244cm+1998
邻家女孩+90x90cm+布上油彩+1986-1987
万水千山总是情+布上油彩+114.5×41cm+1993
王琼像+布上油彩+130x97cm+2011
我们曾经唱过同一支歌+110x150cm+布上油彩+1989
香水有毒2+58.5x43cm+布上油彩+2021
自画像+纸上素描+19×24.5cm+1985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