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6-26 13:25
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于2017.5.27-7.7,以A、B、C三个展厅正在展出“零度之维:抽象艺术的理性表达”大型群展。展览由夏季风策划,邀请了陈丹阳、陈墙、封岩、高入云、戈子馀、顾奔驰、顾亮、郭锐文、冷广敏、李平、李文光、刘国强、刘可、马晟哲、钱佳华、曲丰国、任倢、宋建树、王豪、王一、张如怡、张雪瑞(按姓氏拼音排序)等二十二位当代艺术家参展,以平面绘画、装置、雕塑、影像等多种创作媒介,来考察中国当代抽象艺术中的理性表达。本次展览也是继2015年大型群展“秩序的边界”之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以中国抽象艺术作为考察对象的又一次学术梳理。
本篇将介绍艺术家冷广敏的作品。 冷广敏使用纸张和丙烯完成“物”的图形,他用刀子在“物”的表面刻划出时间遗留下来的斑驳的质感,在这个过程中,他平静,准确,理性,将感情的可能性热度降至零点,让画布上形塑的“物”,呈现出自身独立的气质与面目。
“零度之维”展览现场,右侧:冷广敏作品
冷广敏/ Leng Guangmin
崭新的.../ Brand New...
2017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Acrylics, mixed media on canvas
150×200cm
(“零度之维”参展作品)
冷广敏/ Leng Guangmin
工业草/ Industrial Grass
2016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on canvas
70×80cm
冷广敏/ Leng Guangmin
镀银/ Silvering
2016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Acrylic and mixed media on canvas
120×120cm
冷广敏/ Leng Guangmin
穿透绿色/ Penetrating Green
2014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Acrylic and mixed media on canvas
150×120cm
冷广敏/ Leng Guangmin
切割的圆/ Circle Cut
2016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Acrylic and mixed media on canvas
120×100cm×2
冷广敏与他的同代人分享的其实是抽象思维的内置。在经历最初一段弗洛伊德式“写实主义”之后,从《对称》开始,他尝试这种延续至今的“半抽象”实践,强调的不再是画面上不断堆积和增殖的感性笔触,而是由空间、材料、物构成的一个逻辑,以他自己的话来说,即“舍弃了不可以量化的东西比如情感性的东西”,感性只作为一幅绘画的超现实触点或药引,理性随后支配一切,实施自主量化的过程。
这种实践的核心是抽象思维,但是,如果忽略了来自波普艺术的影响,就不可能理解他的独特性,或者说,就不可能理解抽象绘画是如何被创造性地吸收。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在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段,格林伯格标举了抽象,但对于波普充满蔑视,这两种艺术形态之间俨然横亘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当时间平复了艺术史中的硝烟,所有的形态似乎变成了一部安静的词典中的词条,等待着后人的任意援引。作为画家,冷广敏未必会深究艺术史中各篇章的歧异,他很可能只是本能地寻觅和糅合某些元素或碎片,并且,将之编织成形。
依照小津安二郎的说法,电影是以余味定输赢(引自《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绘画也同样如此,当绘画自身的法则得以声张,社会学与道德的指向随之滑落,个体的理性逻辑虚构如果不能连通绝对真实,就很可能失陷在空洞的形式与公式的探讨,曾经在抽象的内部,也一度充满了几何的反对,譬如,马克•罗斯科就一再提及:一个好画家必须忘记“记忆、历史和几何”,譬如,对于威廉•德•库宁来说,几何就是反艺术的。还是那句话:当时间平复了艺术史中的硝烟,所有的形态似乎变成了一部安静的词典中的词条,等待着后人的任意援引。只是,这种援引不仅关联到一种个人画面风格的达成,更取决于在表象与迷惑性背后的余味——就目前而言,在画面的最终旨趣上,冷广敏希望抵达的是“一种安静”,“一种平行于现实的平衡”,他所针对的仍然是本土的大生产留下的阵痛与后遗症,向抽象或物性的靠拢,都可以视为对现实、象征乃至人为情绪的排除,在接下去的实践中,他的物质性符号将在飘零中去向哪里,已经不取决于拉长与大生产的距离,而取决于缩短与绝对真实之间的距离。
(摘自朱朱《给“旧”一个逻辑》)
冷广敏
1986 出生于山东青州
2009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专业第三工作室,获学士学位
2012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专业第三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