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邢丹文:一个藏在喧嚣背后的影像艺术家

2017-10-18 07:33

艺术家邢丹文

  导言:

  30岁出国至今,20年过去了,邢丹文的展览虽然经常出现在国外各大美术馆,但却是第一次以如此大的规模出现在国内艺术界视野。对于这次在红砖美术馆的首次国内个展,邢丹文的态度很明确,不是“回顾展”,而是从一个策展角度来展示自己的创作实践,特别是几件最新作品的首次露面。“我一直是这样想的,让作品替我说话,让创作告诉世界我的生命力”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塔雷克·阿布埃尔菲杜(Tarek Abou El Fetouh)为展览取了一个强有力的名字:“爱之囚”,将邢丹文与法国著名的关注社会问题的作家让·热内(Jean Genet)并置,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强悍的女性影像艺术家的形象:沉积多年,忽然拿出一批极具美学与社会张力的作品。不禁使人猜测,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女性艺术家?

红砖美术馆邢丹文个展“爱之囚”现场

  策展人Tarek以一个乐谱的方式将展览铺成开来,使我们完整地欣赏了邢丹文创作的线索,其中《个人日记》系列是整张乐谱的高潮,首次以整体面貌在国内展示。艺术家以个人叙述的视角呈现了自1993年至2003年间在中国发生的非传统艺术的地下实践。在邢丹文的镜头下,90年代活跃于东村的马六明、张洹、左小祖咒;当代艺术圈的大佬:栗宪庭、方力钧;电影导演姜文、王小帅;摇滚明星窦唯、何勇;电影明星巩俐;舞蹈家金星等,展现了那一个时代艺术家的面貌。

《个人日记》系列展出现场 1993-2003年

  在这组大型作品中,邢丹文的 叙事一直都是非常个人化的,甚至是情感化的。作为这群人中的一份子,基于当事者和旁观者的不同角色,她通过镜头钻进了被拍对象,深刻地捕捉到这些我行我素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她不仅实现了对摄影的探索,创作了优秀的影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和他们共同生活的那个时代。这是一部极为独特的当代艺术史的篇章,通过邢丹文的镜头,看到了早年这代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如何改变了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的艺术场景。

  回忆最初拿起相机,仿佛有种冲动在迫使她置身于事件的中心,带着明显的个人感情接近每一位拍摄对象。她并非有意,却成为事件的主题、模特,抑或是一双具有批判性的眼睛,创造出既具颠覆性又富于诗意的视觉语言。

艺术家邢丹文

  纪实摄影中的美学

  雅昌艺术网:对国内艺术界来说,您可能是突然冒出来的一位“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但我们对你的经历却并不了解。您是如何接触并爱上摄影的?

  邢丹文:为什么是“突然冒出来的”? 因为我一直很“安静”吗?呵呵,可能对于国内大众媒体而言吧!遇到摄影是很偶然的。从西安美院附中到中央美院,如果不是接触摄影,我想我有可能会是一位学院派画家。

  记得17岁那一年,在西安美院附中的时候,偶尔在老师的工作室看到了一本摄影杂志,那上面一张黑白的摄影一下子抓住我的眼睛。我说不清那是什么感觉,从那以后,我会到邮局卖杂志的柜台翻阅当时有限的几本摄影杂志。那时我没有相机,能看到几张有感觉的摄影作品,便让我觉得“拍摄”了。

  后来去到美院上学,用相机采风一直是收集创作素材的一种方式,我用自己画行画挣来的钱才买了第一台相机,于是 拍照的行为才成为可能。那时美院没有摄影课,自学摄影变成了我的业余爱好。我充满了好奇心,如何成为“摄影家”,因为身边都是画家,我完全不感兴趣了。

  记得那时在美术馆看了一个布列松的展览,深深感觉到与他的共鸣。我从不花时间去研究信息,但是我的直觉总是让我抓住我寻找的影像画面。往往我只活在取景器的画框里,只有当我回到暗房,才在冲洗出来的底片中和放大机的投影下,才真正看到了那个属于我的“现实”。

  我的前夫以前经常开玩笑说我是一个“既聋又瞎”的摄影师,虽然我根本不关注外面的世界,但是我拍出的影像图片却如此强烈和耐人寻味。这也许是画画带给我的才能,我对构图画面充满了直觉的判断力,从一开始就很清楚要拍什么。

《个人日记》系列 1995 拍摄林一林的行为表演 《安全度过林和路》

《个人日记》系列展出现场

  90年代 完成《个人日记》拍摄

  雅昌艺术网:《个人日记》系列记录了90年代一批非传统艺术实践的艺术家们,当时你为什么要把镜头对准他们?这些作品在当时有展出过吗?

  邢丹文: 确切地说,我开始把镜头对准这些人时,完全没有记录历史的想法,否则我至少可以拍出多一倍的人物。特别是一些事件和行为,我都被邀请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就没去,现在看来很遗憾。那时我刚刚从中央美院毕业,开始面对艰难的生活处境和如何专心创作。因为生活动荡,决定简化工作空间的要求,选择相机的灵便性。而且我当时正处于与摄影“热恋”状态,充满激情想要揭开“恋人”的面目,探索摄影作为创作的艺术角色。面对一个一个人物或事件,我关注的是如何拍出好的影像。

  后来在纽约期间,面对这些照片,我才开始思考和自我分析,开始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拍,与其说拍摄他人不如说我是在找自己,这是我自己成长的一个途径,相机只是帮我在这个旅程上走了一圈。我之所以选择那些艺术家,文艺界人士,是因为他们跟我是同代人,我们有着相同的经历,我在潜意识里其实是想搞清我自己,我的成长不是我一个个人,是我想理解我这一代人的问题。所以《个人日记》是对一代人的想象。

《梦游》 2001 影像装置

  纽约留学 跨入多媒体创作

  雅昌艺术网:这样的拍摄一直持续到你去纽约留学吗?当时其实你在纪实摄影这一领域已经打开局面,得到许多人认同,为什么又要选择去纽约留学呢?

  邢丹文: 30岁的时候, 在摄影实践中,我搞明白了摄影和我的关系。正往高峰走的时候,我放弃了。因为它不是我要做的,我要做的是艺术。

  97年底,因为一个很小的展览,我在纽约呆了一个多月,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特别精彩的地方,我开始想有什么机会可以在这儿呆的更长一些。其实我当时对上学并不感兴趣,因为在国内上了太久的学,而且我很厌恶学院教育。但面对亚洲艺术交流基金会的奖金的选择局限性,我只能借助上研究生的名义,才能合理地呆2-3年,才能使真正建立起我和纽约的关系,对自己创作的观念,获得足够的影响 。

  雅昌艺术网:在纽约学习期间对你的创作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之后您几乎放弃了纪实摄影,创作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邢丹文:30岁的时候来到纽约,有一种成年感,就是你不希望自己做的事情没有效果。我的计划是:两年毕业的时候,我要知道自己是可以继续往前走做一位艺术家,还是要悠着点儿。所以在纽约学习期间,经常是把一天当做48小时,差不多3天睡一次觉。我把在学校的时间利用的非常好。

  虽然不是抱着来纽约上学的态度,但学校的教学制度跟美院的方式完全不一样,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学校没有像国内那样的考试制度,都是项目制,每堂课都要交项目作业,这个成果的过程就是每天都在工作。

  一开始我不太适应这种快节奏,后来我决定耐下心:慢既是快!就像当年在暗室做片子,越是着急想快点做出来,反倒浪费更多的相纸和时间,效率更低。我对自己说:要沉得住气,慢才是快,越慢效率越高。这也作用到后来我学习电脑的过程中。

  我所学的专业必修课是动态影像、视频及与电脑科技相关的媒介,当时压力特别大,因为我们这代人几乎没有碰过电脑,而且我是一个很笨的人,但就是通过沉住气,慢慢学习,现在别人都说我的电脑用的很好。

  我开玩笑地说我去纽约有两大收获,形象地说:去的时候是19世纪的艺术家,回来的时候就成了21世纪的了;第二,我坚定了艺术家的道路,也对自己的创作更自信了。

《绝缘》系列 摄影 2002-2003年

  回国后的沉积与迟来的“爆发”

  雅昌艺术网:您的毕业创作《梦游》就是一件综合的影像装置作品,和之前的纪实摄影《个人日记》系列有很大的差别,再观看纽约回国之后的创作,完全看不到彼此之间的重复?

  邢丹文:这次红砖美术馆的个展,很多人的反响是,创作手法丰富,看完之后觉得不是个展而像是群展。我很高兴有这样的观展反馈,不重复有新意是我一向主张的。当然很多人会认为不重复自己是长处,但是短处是在市场上别人搞不清楚你是谁。对我来说,这些对功利的担忧,并不是我关注的事。我认为一个有素质的艺术家,创作动机要纯粹,每件作品要有进步,对自己要有自我批评和挑战。作品不好,哪里还有做艺术的快乐呢! 是否功成名就,还让作品自己去替我说话吧。

《都市演绎》系列 2004

《墙屋》系列 影像 2007年

  2002年回国后,我开始陆续收到一些国外策展人的邮件,说要来工作室拜访,看作品。缘由是他们通过横滨三年展看到了我的毕业作品《梦游》,这件作品是我在纽约期间,由日本策展人南条先生选入了2001横滨三年展,它是我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大展,让更多的人因此认识了我。

  回国后我慢慢地创作出了一系列作品:包括《绝缘》、《都市演绎》、《墙屋》等系列。他们都分别在国外的许多重要美术馆展出过,其中《绝缘》系列的第一个展览就是纽约的惠特尼美术馆。我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被国际上不同美术馆收藏。大量的美术馆和学术机构对我作品的认可,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只缘身在此山中》局部 煤渣及综合材料装置 2017年

  雅昌艺术网:为了此次展览,您特意在今年创作了两件新作,《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媒介上进行了新的尝试,《线》将您对于生命的思考融入其中,布展上两件作品并置,对您来说,新作有怎样的新思考?

  邢丹文:这两件作品其实酝酿已久,《只缘身在此山中》源自我生活的经历,我在山里住,冬天取暖的时候会使用大块的煤烧锅炉,煤块被烧完以后很吸引我,我一直想要用这些煤渣做作品,所以几年前我就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起了这些煤渣,直到去年有了关于这件作品的一个很清晰的想法。生态危机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人类对于自然的干预,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参与了破坏。我将中国古代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与现代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并置在一个作品里,主要是反映在工业化的进程下产生的一些无法规制和失控的状态。

《线》 双频影像装置 2017

  《线》是一个双视频影像作品,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想探讨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问题,这个问题基于我和母亲之间的一种人类最原始情感关系,由此来展开创作的作品,作品的一个屏幕是母亲充满爱意和专注为我织一件裙衫,另一个屏幕是女儿穿着裙衫在行动中将其拆尽,这种看似对立的做法,其实阐述了她们之间对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分歧。当两个视频被同时展示的时候,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认同与支撑的状态,进而产生了更加复杂而多层面的心理关系。

  雅昌艺术网:红砖美术馆个展是您在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个展,为什么回国将近20年了,却一直没有在国内发声?

  邢丹文:这可能跟我的性格和我的人生态度有关。 而且与国外相比, 我对国内的一些风气和推广策略很不适宜。 2003年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热起来,至2008年有过特别大的高峰。当时我可以体会到一些焦虑,因为我发现一趟趟列车在我身边开过,我都没有赶上。我反思了一下,既然那不是我的方式,就不需要强行。看到国外的资本蜂拥而至,好像投资般无知地抢购中国当代艺术,觉得特别反感,干脆不再理会外界,闭门静心造车。所以当时我立下一个标准:不给自己打上中国艺术家的标签,我要做的是艺术家。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决定干脆不要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情,专心做自己的作品,确实在国内造成了一种错觉,我就好象不存在一样的状态。

  很多年前我发现了一位艺术家Alice Neel,好喜欢她的画,她跟安迪·沃霍尔是同代人,却很晚才被关注 。艺术不是为别人做的,而是为自己做的。对我来说,创作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凭自己的能力把作品做好是我最大的愿望。自己看得起自己很重要,没有必要去向他们证明什么!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