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1-23 20:10
艺术家 白蒂
白蒂,如果你先看到的是她的作品的话,你很难想到这样的作品是出自一位清瘦高挑的美女艺术家之手,她的作品带着一种孤独、躁动、迷茫,包括忧伤的情绪,敏锐的触觉勾勒出一个充满了艺术的时代,一个充满了不确定的生命空间。所以对白蒂来说,女性、年龄这些都不应该做为标签,她觉得中国女艺术家的表达大部分都是奔放的,你的画面是你对社会的感受和体验,在于这种感受力,与其它无关。
白蒂,出生在八十年代的中国画家家庭,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画室,第三画室创作以肖像画为主,毕业后白蒂画了两年时间社会上各种不同的青年人,随后就开始了她三年的游学生活。白蒂说:“出去之后,一是看美术馆比较多,整个欧洲的美术馆全跑遍了,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看它的美术馆,吸收了大量的各种画派;另一方面我觉得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对于社会的重新思考和对于自己语言探讨的重新探索。”白蒂发现,之前的肖像画已经无法表达她所要表达的东西,她希望用一种更加表现的方式去表达某种关系,把人物放置在一个空间内,表达一个人与空间,与社会的一个相互关系。
有人觉得白蒂的色彩有些忧郁,但她自己表示并没有专门冲着忧郁去表达,“反观自己去年一年的作品,确实是灰色调比较多,我始终表达的其实跟我的表达主题是有关的,就是青年人在社会中的一种状态,而这个状态基本上我表达的是一个迷茫困顿的状态,所以最后呈现出来的可能大家就觉得会比较忧郁。我本身不是觉得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负面的或者一定是灰暗的。”白蒂说。
白蒂觉得自己的一系列变化都与自己的成长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绘画的理解、对自身的理解,自然而然的产生转变。从写实到表现她经历了一段过程,并不是完全从写实能直接跨越到表现,而是一步一步的从肖像式手法到慢慢的加入空间,一个很长的积累过程,白蒂说:“也许说不好哪天就画抽象了”
作为职业艺术家,白蒂不仅体验中西跨界的生活,而且也体验作为女性跨越性别束缚的自由。作为新一代敏感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代表,她的创作努力探索代际话语,试图表达物质繁华时代人类的困惑与思考。她的作品比前代艺术家的作品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冲突,从而成为某种敏感的社会现象的切片。同时她的作品将会以更加敏感的个人体验阐释那新的生命形态,以及精神生活遭遇这从传统到现代社会变迁的现代性挑战。而这种“新的生命形态”是她个体体验中西交融的过程,一种敏感知觉,一种文化蜕变新生的内在体验。白蒂一直在努力寻找更有力量的表达方式,在文化相融和艺术交流的强烈冲击之中,不断在思考中创作,让我们看到她的内在激情和消化时代问题,对一位年轻女艺术家构成的挑战。
歌者-180x140cm-2014年
回音-180x160cm--2015年
逝去的记忆-180x160cm-2015年
征途-Journey-150x150cm--2016年
厚重的笔触、强烈视觉、宣泄的情绪,用流动的笔触将情绪抛在观者面前。白蒂显然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她的作品其实是简单而真诚的,在厚重的油彩背后,意象的形态,布局,模糊的人物,却有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张力。她是自信的,化繁为简,越是要表现越应该排除喧扰。这种自信,源于本土境遇和时代表达的契机。她捕捉到是青春的伤感,是人群间的无助,是沉闷的社会与颓废的迷茫。而这些内在的情绪,在简单到几乎宣泄画纸上显得格外刺眼,赋予她的作品一股尖锐的力量。这种力量,鲜少在柔弱的女子手下展现,这种矛盾本身便是分外迷人的。
无人之境180x160cm-2016年
一隅50x60cm-2016年-(2)
序幕50x60cm-2016年-(3)
迷藏180x160-2017年
林间耳语-Whisper-in-the-woods-200X450cm-2017
2017年9月,在奥地利展览“内观之境”的闭幕式上,艺术家白蒂联手俄罗斯小提琴家Yury Revich,在展厅现场进行了绘画与音乐创作表演,为现场众多艺术爱好者献上一场独具魅力的音画盛宴。
作者:蔡春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