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今年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是“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超级链接的博物馆:新通路,新公众”。这个题目如果换在两年前的中国,或者在博物馆业略显疲态的欧美,我会用最大的热情拥抱它。但在目前被声光电充满的中国展览“市面”上,在“超级链接”的很多形式上追欧赶美的中国看待这个问题(比如扫码听语音导览这种事情在欧美是很难要花费巨大金钱去实现的事情,在中国针对很多好馆好展就有商家免费提供服务),我从一个博物馆的研究者,希望用自己的行为呼唤业界对这个博物馆发展方向最大程度的警惕——冷静地省视之后再发扬, 别根基未牢就飘上不归路。
具体来说,我的行动是在红砖美术馆创办人闫士杰先生与曹梅女士的全力支持下,直接推动了红砖艺术文献中心的成立。而成立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建立 “道隐无名——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个展的文献区。作为今年开年的第一“网红展”,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北京首展的火爆程度是早有预期的。回观2017年整年的展事,从 “舞动艺术展&未来游乐园” 的北深两地展到各种以VR、沉浸体验、互动为招牌商展,虽然不乏新开张的王府中环高成本引入的“数码巴比肯”等高质量项目,但鱼目太多,真珠太少,好的项目似乎都没埋在声势浩大的各种商业噱头中(包含非营利空间搞来一堆鱼目用“伪学术”“假学术”方式宣传,有些商业空间反而提供好珠却采用了商业宣传的逻辑,一般观众很难通过广告分辨哪些是自己真正想看的,有很多错位在里面),这点我已经在之前的专栏“迪斯尼审美不是博物馆体验的未来”以及 “从文物棺材到娱乐至死---什么以及如何打造博物馆体验”两文中介绍过了。因此当我年初正式担任红砖美术馆的顾问,遇到这位曾早在世纪初英国TATE MODERN 吸引了超过200万观众的超级国际网红艺术家的展览项目开展在即,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应该在这股“体验”热潮中,在这场“超级链接”中,沉静的、完整的、理性的给予那些刚刚接受了沉浸式感官风暴的、有更深入学习与思考意愿的观众一个机会与空间分享艺术家的经历、创作过程与学术成就——如果有何私心,就算是填补那些曾经我参观过的一些非常认可的”体验展”之后“空落落”的遗憾吧。这个想法得到了美术馆创办人,也是艺术家个展策展人、埃利亚松的“超级粉丝”闫士杰馆长的力挺,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认可。我们共同希望,以红砖美术馆的此次个展艺术家学术文献整理的展出发布为契机,在中国博物馆界一头热的“博物方法论”道路上,进行一次博物馆传统学术的反刍——学术研究作为博物馆基石甚至可以说是我们大多数场馆很少或者从未完整建设过的。
夜晚的红砖美术馆和埃利亚松作品
艺术家埃利亚松在红砖美术馆的墙面上留下自己的手稿
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非常“埃利亚松”,因为他艺术创作一个重要的中心是如何通过艺术体验与公众链接,图为埃利亚松在央美演讲
我并不反对奇观式的艺术或者艺术奇观。不过考虑到观众是很容易倦怠的,尤其是狂轰滥炸出现了各种“奇观”之后。对于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的奇观方式(无论是学术奇观还是视觉奇观)感兴趣的观众,正“因为大众媒体和广告的反政治化以及文化扁平化而减少”,相反,“作为一种盲目崇拜的价值观”,( 语出赫拉尔多·莫斯克拉《艺术与文化的历史》 )这种“艺术奇观”从经济价值层面被强化了。正因为如此,奇观背后的艺术独立性与思想性,需要被提到特别受重视的程度,才能凸显奇观之所以奇之可观。在我目前正在顾问的这件案例中,文献区建设正是闫士杰先生和我共同认可的实践。我们将“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研究与出版”作为艺术家个展的一个部分。团队对埃利亚松自1991-2017年艺术历程的92本专著、525本参与的出版物、201个个展项目、664项群展项目、46项公共委托项目做了分类统计并借此机会发布;埃利亚松工作室捐赠的相关专著的57本组成了阅读区域,包含美术馆画册、工作室出版物、研究型出版物与大众出版物等,部分展览现场文献区随取阅读,部分珍藏书籍预约阅读;展览相关的25件视频分布在以创作本体出发的人造自然、空间几何、时间运动三个影像单元和以精彩故事出发的工作室、工作过程、埃利亚松北京纪录三个部分;埃利亚松在红砖美术馆墙面上留下的五幅手稿以及过程纪录也将在展览中充分展现。我们期待通过对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与观众分享艺术家的重要艺术历程,更重要的是,邀请观众在丰富的艺术体验之后,更深入地了解艺术家对自然、艺术、社会的思考。
位于香港的亚洲艺术文献库是最早开始启动中国当代艺术文献收集与整理的机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其中一个对公众开放预约的图书馆,收藏以本馆相关展览画册为主
文献工作是美术馆学术研究的重中之重。卢浮宫的8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文献,文献和研究处保存着12000件作品,约80万份相关档案,大部分是与作品有关;每一件作品都有相对完整的档案(来源、获取方式、以前和当前照片、X照片、提要、沿革、复制品、草图、卢浮宫内与之相似的作品)并可供专家和大众查询。还有一种文献按国家分类,包括杂志、拍卖信息等,主要是为了全面研习相关艺术家而留下的资料。MoMA纽约的惊人文献整理工作与文献收藏分布在图书馆、档案馆、学术中心(分8个不同的艺术门类)、流动电影及视频图书馆、赛莱斯特·巴托斯电影保护中心这几个功能不同的学术部门的工作中。学术研究是美术馆的造血系统,是美术馆的立馆之本,是贯彻美术馆各项工作的中心思想。所以当我们在谈论一个美术馆的文献工作方向的时候,基本上也就在谈论美术馆的学术研究方向,也就是在谈一个美术馆的基本学术定位。今天很多中国的美术馆,无论是公立还是私人,很难说有明确的学术定位。当然,很多新馆在建设的初期,摸着石头过河,希望给自己未来发展更大的灵活度,因此并不去强调或者突出自身定位,也算是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由于收藏问题导致的当代艺术馆的同质化定位在发展道路上也难以避免。不过要知道,美术馆的学术研究,不仅呈现出一个美术馆的品质与方向,其明确的学术指导性、权威性、公信力,是要为了建设艺术生态中的标杆,其目的在于承前启后,推动当代审美的发展。不仅推动艺术家、画廊业、艺术传播媒体、收藏家以及艺术博览会的发展,对营造更加良好的艺术生态有着积极的影响。
我们充满期待地盼望并祝福着,从红砖艺术文献中心成立举办的第一场展览开始,对艺术家文献的研究、发掘、整理、传播也将成为红砖美术馆今后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向,“文献区”也将延续到接下来的重要展览中。衷心地期待着有更多有自己立馆支点的博物馆,建设起符合本馆学术定位的文献收藏与研究。并以此文向今夜正忙碌着了为了博物馆日闪亮登场而熬着夜的所有博物馆同仁致敬。
罗怡简介:
博物馆顾问。策展人。曾担任今日美术馆副总经理(总编辑),今日美术馆设计馆的首任执行馆长,[东方艺术]杂志编辑总监等。
有《美术馆》《文化造城》《像野狗一样生存》《在中国设计》《平面设计死了吗》多部著述(合著) 出版。是“社会能量”、“超级媒体”、“在中国设计”、“开放式原创”等多项设计展览与艺术活动的策展人。她参与过国内众多美术馆如龙美术馆(上海浦东)、设计互联(招商局与V&A合作设计博物馆项目)、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余德耀美术馆的筹建或项目顾问。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罗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