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8-23 12:53
▲ 王兴伟《姐夫再忙,也没忘记你……》 布面丙烯,200cm x 300cm,2001
近日,沈阳chi K11艺术空间的开幕展览“在集结”通过近70件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以史诗般的方式将三十余年间中国东北当代艺术的面貌予以系统化的呈现。此次展览汇集了45位国内外知名当代艺术家,以及6个发迹于东北地区的当代艺术实验小组。
《姐夫再忙,也没有忘记你……》是艺术家王兴伟在创作上的一次主动失控,一次“出轨”,正如他在叙述这件作品的创作初衷时说到:“在很久以前的某个下午,我不经意的翻着手里的一本书,碰巧翻的一句话和一张照片触发了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
《姐夫再忙,也没有忘记你……》作为近日在沈阳K11所展出的“在集结”展览中“序曲”单元的第一张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并且也是此单元的标题。作为一场集中于东北艺术家主题的群展,参展的大部分艺术家如今都早已不在东北,亦如一场“主动失控”和碰巧翻到的一张照片和一句话,将那些早已散居在各处的东北艺术家集结于此。它即是一场在地性的展览,亦是一场非在地性的展览,作为序曲,似在呼唤着:“时光再忙,东北也没有忘记你:东北艺术家”。正如策展人鲁明军所说:
“透过这些情绪和声音的集合与撞击,我们尝试建立一个由地方文化私人叙事、社会变迁、地缘政治及自我组织等不同维度的话语相互串联、交织在一起的集结现场。”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改革的全面推行和社会结构的区域性失衡,东北也曾遭遇重创和衰变。时至今日,依然未能走出困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K11入驻沈阳显得别具意义,融艺术、人文、自然于一体,也为本土艺术实验与文化行动注入一剂新的活力和能量。
东北,一个曾经辉煌过的地方,一个正在凋零中的地方。在过去30年间的改革开放大潮与城市化进程中,东北经历了发展的阵痛。曾经充满着生气的中国北方重工业基地,如今,已成为了一段罗曼蒂克的消亡史。人们在离散,人们在冰天雪地里流浪与消失,作为东北的当代艺术而言,也在这大时代中,变迁并激荡着。“在集结”透露出那么一丝丝的关于东北当代艺术的苦涩与伤忆,正如那还未开始的结束:“起始:一场革命还未来得及定义”。
“过去的情人变老了”(第一单元)。是的,过去的东北当代艺术史已经老去了,但她却像一位老情人,使人们不由得在此刻想起曾经的美好过去。此次参展的共有45位东北当代艺术家,以及6个发迹于东北地区的当代艺术实验小组,通过近70件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将三十余年间中国东北当代艺术的面貌予以系统化的呈现。
正如闯关东那样历经磨难与九死一生,走出东北的艺术家,无论他们散居于何处,他们的拼搏精神,在他们各自的艺术之树上结下了各自的果实。这是一种关于东北的精神,北方世界,在冰与烈日的大地上,正如那些所有靠近在北寒带的民族,他们的坚韧之品性,在他们步入南方之土后,依然在血液里流淌。
正是如此,由于这独特的时间与空间关系,让围绕东北主题的艺术作品在创作层面,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系统与语汇。在“在集结”的展览现场,除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艺术家王兴伟具有戏剧化与幽默感的油画作品《姐夫再忙,也没有忘记你......》外,艺术家王岩的《黄昏时寻找平衡的男孩》、宫立龙的《腊月二十九去给狗柱儿家送福的春秀儿》与刘仁杰的《风》则将观众带入了鲁美的“黄金时代”。张恩利的绘画作品《女孩》和刘小东的油画作品《郭强在自己开的KTV里》展现了时代变迁下对东北普通人最真实的记录,张慧的作品《阵风》和《海边野餐》将人们熟悉的场景予以不同角度地呈现,秦琦的作品《帽子的告别》则展现了对于旧时代的告别与新时代的展望。
沈阳依据鲁美,在大时代的岁月里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大多出生或成长于此,他们通过艺术创作或对东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加以关注,或对时代洪流下人类的思索予以不同维度的表达。而这样一种在地的“集结”,也为观众理解东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角。
他们如大海中升起的云层,跨过千山万水,降落于中华各地,汇入万千江河,最终又汇聚于大海,“在集结”就是这样一场从大海到山川,再从山川回到大海的过程。说到此次展览的主题,为何用“在”,而不是“再”呢?因为这不是一场再次的集结,而是在集结的过程,它是一场进行时,一场正在发生着或期许发生着的故事。
对那些出生于东北却离开家乡的艺术家而言,“东北”更多是流淌于血脉中的痕迹。胡晓媛在由民用建筑中拆毁的废弃钢筋与经过露天陈放的绡材料组成的装置作品《刹隅》抽象出城市“存在”的余温,何翔宇用家乡城市一整年127吨的可乐消耗量凝固成结晶制成了《可乐计划》,孙原、彭禹立于展厅角落的大型装置《少年少年》则将面目模糊的富裕家庭予以展现。年轻的艺术家宋元元通过一段看似荒诞的影像展现了数字时代年轻人与世界的连接,孙逊则选择用动画的方式连接了东北的历史与未来。
沈阳K11以1000多平米的艺术空间,此次首场展览,以东北艺术家为主题之外,也不断创造着新的艺术计划。无论是对老一代艺术家还是青年艺术家,都为他们提供了展示其创作的理想平台。在我们关注东北的那一片流迁的大地,在那些艺术家身上,我们仍可以看到那些关于来向与去向的问题。
正如第二单元所示的那样:“不知你走了多久,也不知你要去什么地方” 。这样一幅画卷,不仅展现了东北当代艺术所发生的关于流浪的故事,同时,它也是整个东北地区发展的一场大叙事故事中的一环。
对于城市变迁的记录则展示了艺术家对于时代发展的另一种关注。摄影艺术家陆春生在影像中凝固了城市的现实中转瞬即逝的超现实体验,海波与刘立宏则在摄影作品里记录了在城市飞速发展以及居住环境与地貌的改变中那些容易被人遗忘的细枝末节。杨圆圆的《大连幻景》中展现了一场交杂不同时代叙事片段的城市景象,影像艺术家赵亮则在作品《舞台》中拍摄了中国与朝鲜界河的四季变化,韩国艺术家朴赞景与日本艺术家毒山凡太朗的视频作品则将“在集结”的体验扩展至泛东北地区。
正如卓楷罗的纪录片作品《雷素云》所揭示的那样,东北艺术家对东北的情感,正如子孙与奶奶的情感,一边是阿兹海默症的正在失忆中的东北,一边是真挚而无声的对故土的爱。那些正在逝去的记忆,如王泽音《60s声音街区》那样,六条沈阳历史街区的录音拼接(每条街区60秒),声音散布在展厅内,让观众观展时不经意间聆听“沈阳”。
东北艺术家对东北的热爱,自始自终都存在于那些已经远走他乡的艺术家心中。“在集结”呼唤着东北艺术家的另一种回归,这种回归并不限于地域性上的,而是一种心灵上的。重拾过去,并着眼于当下,正如展览策展人鲁明军所说:
“此次展览只是一个新的开端,同时也是一次必要的表态。未来,我们期待诸如此类的临时集结和在地实验成为一种常态。相信它们不再诉诸某一可见的风格,而是由此进入或带出更多维度和面向的历史与现实。此时,它们也不再是封闭的在地行动,而是一种立足本土的全球性文化实践。”
像是一种倒叙,在最后一个单元“起始:一场革命还未来得及定义”,是一种未完待续的启迪,展览梳理了包括紫罗兰油画研究会、北方道路艺术联盟/泥版画会、北方艺术群体、碎冰社、44剧场、艺术教育小组等六个艺术小组的研究成果。
文献即是对过去的梳理,同时也是面对于未来的启示,这些以文献与作品并置的方式结合展现,力图通过历史与当代的连结,来检验及挑战文化的延续性,从而为集结的东北艺术与文化开启更广阔的未来。策展人鲁明军认为,东北本土的艺术生态和文化经济现状跟上海、北京甚至一些内陆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看起来可能相对保守。
但在这种保守,如果我们深入实际地去考察,我们会发现东北艺术家并不是保守,而是随着先锋艺术家的出走,陆续迁往上海、北京等地,造成了一种本土保守化的假象。当我们回过头来看那曾经的在东北80年代就活跃的小组实验、自我组织、临时展览,然后到90年代出现的那么多的地下音乐,纪录片运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东北艺术家是非常前卫,而且非常有力量的群体。在“起始:一场革命还未来得及定义”中,展示的正是这曾经黄金时代的东北的冰山一角,而那些“在集结”中的艺术家,他们的存在,正证明着东北艺术家本身的活跃性和当代性。
回顾整个东北艺术生态的发展史,除了往前追溯,或是预期未来,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东北艺术生态的当下。就在沈阳K11举办“在集结”群展的时候,我们也看到在沈阳当地,其他机构和空间,也正在展出关于东北本地艺术家的展览。在这些同期展览中,我们看到东北最年轻的艺术家们,一股新兴的力量正在崛起,正在用他们的青春和才华,书写着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东北续篇。
在这些与“在集结”同期举行的展览中,十空间,作为沈阳甚至是整个东北少有的独立艺术空间,试图推动更多艺术家和观众来到这个实体空间进行实验性交流。空间的首场展览“再造”便是邀请沈阳本地艺术家付经岩与生活在上海的东北籍艺术家宋兮构成对话。这样的展览和空间本身展现了一种关于地域性群体的对话和未来的可能性,它代表着东北本土的力量与北京、上海等已趋于成熟的艺术生态的,个体之下的对话。
而在同期于“仙境”展出的艺术家赵田的个展“黑毛的葬礼”,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作为艺术家之个体的成长与历炼,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80年代东北先锋艺术的精神和冲击力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相反,这股力量和精神如今正在新的一代东北青年艺术家身上延续着,正如冰雪与艳阳的北方大地,冷峻的气候,坚韧的性格,使得新的青年一代,正在崭露出新的活力。在这样的东北当代生态下,“在集结”不仅仅是已经存在了的集结,更重要的是“在生长”。
随着沈阳K11的开启,加上东北本土艺术机构和空间对当代艺术的联动,我们可以预想到的是,沈阳将会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来迎接关于集结中和生发中的故事,正如森林之前的苗木,它们正在生长,它们正在形成新的,关于东北大地上的森林。
展览信息
在集结Assembling
艺术家:北方道路艺术联盟/泥版画会,北方艺术群体,毒山凡太朗(日本),耿旖旎,海波,何翔宇,胡庆泰,胡晓媛,金东宣(碎冰社),李大方,刘传宏&那颖禹,刘立宏,刘仁杰,刘小东,陆春生,秦琦,朴赞景(韩国),石青,44剧场,宋元元,孙原&彭禹,孙逊,王兵,王拓,王兴伟,王泽音,徐若涛,杨圆圆,张恩利,张慧,赵亮,卓楷罗&韩涛,艺术教育小组,紫罗兰油画研究会(注:艺术家姓名由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策展人:鲁明军
展览时间:2018年5月27日-8月25日
展览地点:沈阳chi K11艺术空间,沈阳K11购物艺术中心4层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