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广泛使用透明涂料髹饰的家具,这些涂料不仅美化了家具,也延缓了木质的风化过程。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地理解国外的家具环保概念,古玩行业普遍对明清老家具进行剥皮刮骨式的褪漆打磨,对于它们表面涂料的名称、成分更是少有论及,致使在明清家具的研究和保护方面存在着不少误区,亟需加以澄清和纠正。
明清时期的透明家具涂料大致分为三种:广漆、笼罩漆和广油。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它们的成分和鉴别方法。
一、广漆
广漆是明清时期在软木家具(也有部分硬木家具)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涂料,故此名之。据明万历朝工部给事中何士晋编撰的《工部厂库须知》中记载,明宫召买(即采购)的油漆品种主要包括:生漆、熟漆、广漆、金漆和桐油等。广漆每斤值银五分五厘,低于生漆(六分五厘)而高于桐油(三分六厘)。它实际上是天然生漆(质量应较好,如含水量过高,则应酌情脱之)和熟桐油(以紫坯油最佳,它是用生漆绞滤后的余渣浸泡过的生桐油熬制,光泽好,呈紫红色或淡金红色,干燥快)的混合物,颜色根据含漆量的多少,从紫褐色至紫红色不等,呈半透明状(图1)。广漆一般在家具木胎上直接髹涂,多为两道,也有髹一道的,髹后一般不磨漆揩光,比较考究者有的在雕饰部位点缀朱漆或加贴金箔。髹涂广漆时,对操作技术和荫室条件的要求略低,一般多在木器作坊中完成(图2)。明宫召买的广漆,应是主要用于宫内的太监、宫女等所使用的家具上。
我们怎样才能辨别广漆家具和大漆家具呢?大漆家具是指以木为胎骨架构,外面用麻或布、纸等掺合灰粉打底,然后髹漆的家具,也称漆做家具。广漆家具属于单漆家具,木胎上既不披灰,也不髹生底漆,有的加染一道紫红的水色(古代多用苏木浸水煎熬)衬底,所髹的两道广漆成分基本一致,所以它是紫红色可以透见木纹的(有些年久风化的可以蘸水擦一下再观察)。例如:明晚期木雕麒麟纹插屏(图3),高62厘米,长58厘米,宽27厘米。资料标为“红漆”,但实则为木胎染紫红水色后髹涂广漆,纹饰贴金。明晚期四出头官帽椅(图4),高105厘米,长58.5厘米,宽44.5厘米。资料标为“大漆”,但其漆层颜色单一,从剥落处可见木胎曾经染过紫红的水色,表明原髹的是透明的广漆,只是现在漆色因风化而变得浑浊了。
二、笼罩漆
笼罩漆又名罩金漆、金漆,俗称“清水漆”,曾被学者在翻译清宫的满文档案时误读为“龙爪漆”,是明清时期用途广泛的一种涂料,它不仅可用来罩髹贴金的大漆家具,也经常被用来直接髹饰白木家具和浅色的硬木家具。笼罩漆是将优质色浅的熟净漆精滤后兑入熟桐油,酌加藤黄,呈金红透明色(图5),明朝宫廷作坊的召买价为每斤银二钱四分,贵于普通熟漆,更贵于广漆和桐油。笼罩漆在髹后必须将器物放入密闭的荫室,以温度22~28℃,湿度大于80%为宜。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金漆”一词长期被误解,使得明清家具史研究的相关结论产生了偏差,我们今天应该实事求是地予以纠正。例如:明代文人范濂在《云间据目抄》中,提到他少年时“民间止用银杏金漆方桌”;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金漆折叠交椅“俗不堪用”。文中的家具现在通常被指称为描金或罩金髹的大漆家具,并据此把漆饰家具在明代的时尚下限划至明代中期。然而,这是因为古今概念表述不同所产生的误解,范、文二人所说的“金漆”是指笼罩漆而言,那些“金漆”家具就是单髹笼罩漆的白木家具。银杏木结构细密,木质轻柔,呈淡黄色,有大材。用银杏木制作的家具单髹笼罩漆,可以产生略似罩金髹的效果(图6),在榉木、花梨木、鸡翅木等材质坚硬、花纹美丽的细木家具流行以前,它一直是明代民间比较考究的家具,不仅贵于用广漆、广油髹饰的一般白木家具,而且在用笼罩漆髹饰的白木家具中也是属于较高档次的。苏州、松江地区经济发达,民间普通人家的家具比其他地区也考究一些。我们不能把这种在古代以涂料命名的金漆家具,与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行业归口时统称的金漆镶嵌工艺混为一谈,因为罩金髹和描金大漆家具等级甚高,价值贵重,并不是明代民间的普通人家所能拥有,况且大漆家具也不以底胎的木材而冠名。
通体罩金髹的家具在明清两朝都是皇家独享的,当年一般以“金”冠名,如金龙宝座、金交椅(图7),等等。除了那些造反的绿林好汉,民间制作和使用它们都是犯法的。皇家在向民间变卖处理罩金髹的家具、器物时,要褪去金箔,以免僭越。这是封建时期的最高禁忌,比禁朱漆家具还要严厉,笔者迄今未见有明清时期通体罩金髹的民间家具。就是清代军机处的大臣们在紫禁城内办公时,坐的也是单髹笼罩漆的椅子(图8)。由于笼罩漆含桐油的比例较高,其耐老化的性能不及标准熟大漆,高年份单髹笼罩漆的家具皮壳尤其显得苍古(图9)。
笼罩漆也可以进行揩光,使漆面更加平滑莹润。晚清民国年间,北方流行的榆木擦漆家具是先染木胎底色,再髹笼罩漆,然后打磨漆面并泽漆揩光,表面效果近似于红木家具。
三、广油
广油又名光油,也是明清时期重要的涂料,主要成分为桐油。桐油是由大戟科落叶小乔木罂子桐(又名油桐)种籽所榨的天然油脂,未经熬炼者为生桐油,干燥缓慢,涂层也比较松软,经火熬炼后为熟桐油,根据用途有多个品种,常与大漆配合使用,成为汉语中“油漆”一词的来源。广油是加入少量松香粉和土子、黄丹熬制成的罩光及彩绘用油,亮度和硬度较高,干燥较快。广油在髹后不必入荫室,但要注意防尘。
熬制广油时要注意安全,所用的催干剂必须事先焙干;当油温升至130℃时,改用文火,使油中的水分随气泡散尽,再改用大火并加入土子搅拌;当油温升至230℃时,加入黄丹、松香粉搅拌并勤试油样;将油滴于金属板上散热后以手指蘸之,能拉起两厘米以上的粘丝(嫩老程度可根据需要酌定)即可起锅,并不断用勺舀起扬烟,直至油温降低方止。
广油的透明度高,能最大程度地显示家具木材的色彩和纹理,所以明清时期不仅用于白木家具,在浅色硬木家具上也经常使用。广油的耐老化性不及广漆和笼罩漆,年代久远后会发生风化侵蚀甚至降解,表面灰暗泛白,透明度降低。
无论是广漆、笼罩漆,还是广油,都是天然环保的优秀涂料,与近、现代所引进的化学涂料不可等同视之。明清家具上的这些透明涂料不仅美化和保护了家具木质,其风化程度也是鉴定家具年代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擦漆片(虫胶漆)打蜡是近代从欧洲传入的家具表面处理方法,虽然比较环保,可以保留原木特有的光感、手感和气息,但在家具表面遇热后容易产生印痕,而且漆片更易老化,蜡液也容易挥发,需要经常性的保养家具,不仅费事,也难以形成具有中国传统家具特色的“皮壳”。笔者相信,广漆、笼罩漆、广油等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家具涂料,一定会被现代的人们重新认识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