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9-02-14 08:46
图1 西汉22字“昭明”铭文镜
图2 西汉38字“清白”铭文镜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铜镜的地区之一,铜镜因镜背多有精美的图案纹饰,成为古代青铜器中独成体系的精美工艺品。铜镜背面铸铭文是战国晚期出现的一种新式样。经过西汉早期的发展,铭文逐渐成为铜镜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图纹精美、数量庞大,更重要的是镜背铭文内容丰富多彩,诗情并茂,是汉代社会精神文化的一个真实缩影,有极高的文字、文学欣赏研究价值。
在诸多的汉代铭文铜镜中,有两款较为著名的“昭明”和“清白”铭文铜镜。
这两款铜镜流行时间较长,从西汉早期一直延续至西汉中晚期,是汉镜中出土和流传数量较多的镜类之一。这对差不多同时出生的“兄弟”, 铭文内容相似、文化背景深厚,都是用“楚辞”文体来表达明确的同一主题思想。
图1是昭明镜,圆形,圆钮,宽缘,十二连珠纹带钮座。座外一凸弦纹圈带。钮座、凸弦纹间饰短斜线纹。凸弦纹外两周细短斜线纹之间有铭文“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而愿忠,然雍塞不泄”。比完整镜铭只少了二字。
图2是清白镜,圆钮,十二连珠纹钮座,钮座外有一圈凸起的高宽弦纹,再向外是内向八连弧纹,八连弧纹间饰有简单鸟纹,外区为“清白”铭文带,共同构成整个镜背的主题纹饰。
根据考古资料,完整的清白镜铭内容是48字: “絜清白而事君,惌沄驩之弇明,微玄锡之流泽,恐疏远而日忘。怀糜美之穷皑,外承驩之可说,慕窈窕于灵景,愿永思而毋绝”。
但铭文在铜镜上毕竟是作为一种装饰,因此,多数清白镜的铭文因尺寸大小、位置空间不同而铭文内容有省略、漏句、或随意删减现象,以至于不能通读成句。这面铜镜也不例外。铭文内容只有38个字。
但只要我们熟悉了这些铭文内容,即使遇到减字不完整的铭文,也可以比较容易地识读出这些不完整的句子。
这两面铜镜的书体是篆隶式变体,似篆似隶,篆中带隶,字体活泼,流畅秀美。
过去学者们对此类镜铭内容解释,多笼统地认为是男女爱情的表白,或表示忠君。皆借镜之洁净光明为喻,表白忠夫、忠君有坚贞之志。
近年来,学者们对这两款镜铭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有的学者提出了全新的见解,认为昭明镜与清白镜的铭文内容是隐晦地纪念汉初直臣晁错的一篇文章。是以表现“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汉书·晁错传》)为主旨的。
将昭明镜铭文“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穆而愿忠,然壅塞而不泄”解释为:“品质高尚赤胆忠心清白坦荡,忠贞不二形象崇高日月同光,耿直尽忠祸福倚伏深微难言,君臣不和沟通阻塞横遭祸殃。”这像一篇记叙短文,如一幅大致轮廓的写意画,较为曲折隐晦地道出了晁错之死的悲剧和冤案,表达了同情和缅怀之意。
而清白镜铭则是对昭明镜铭作了细化与补充,它更像一篇抒情散文,如一幅细部勾勒的工笔画,描绘了主人公晁错的形象,展现了他的品格,歌颂了他的功绩,抒发了百姓崇敬、怀念的感情。较之昭明镜铭,清白镜铭有叙述,有描写,有抒情,文学手法更丰富,逼近事件更直接,呼唤人物更大胆,抒发感情也更强烈。
利用铭文为直臣晁错冤案鼓与呼,如果说昭明镜是滥觞逶迤,清白镜则是水流汩汩。两者联袂呼应,互为印证,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不可多得的西汉佳作。
但也有的研究者认为,士人将其现实中不满的愤懑抒发于镜铭之中,利用铭文为忠臣晁错喊冤叫屈,有某种社会政治批评之意味。如此泛政治化,政治似乎已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在汉初似乎不存在这种可能性。与同时代其他铜镜纹饰所表达流露的尚美求仙升官等意识也不谐和。
然而,这毕竟是一种全新释读,让人耳目一新。
作者:山东淄博 魏传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