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XU HUAXIN
生于1968年,桂林旅游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艺术创作高级研修班”导师;北京大学贾又福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指导教师;《书画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许华新在多年对“江山如玉”主题之“玉质感”的探索中,创造出湿纸法、湿纸积墨法、积水法等多种墨法;这些用墨方法是全新的,是与古人不同的用笔墨晕染之法。此外,他的画面是对西部山水、冰川雪域、戈壁高原等壮阔河山的感悟,并参与了对文史哲经典的阅读体悟与冥想体验,最终化合而成的心中意象。其画面简约而单纯,并呈现出内外无际、空无玄远的宇宙感及形式语言的象征性。将画面达到广大与精微、具象与抽象的共生共存。』
许华新 无内 180x97cm 纸本水墨 2018
许华新:每一幅作品,都是内在精神的外化
采访人_林余
库艺术= 库:在您的画面里,几乎看不到用笔,而主要强调墨法,这种用墨方式似乎也与传统不同?
许华新= 许:在传统的水墨画中,笔墨有显性与隐性两种。显性笔墨从元代开始,经由明清两代,不断强化其“笔迹即心迹”抒情功能,最终发展成笔精墨妙的审美情趣,成为文人画的重要技术与审美标准。追求显性笔墨的画家人数众多,黄宾虹为其中巨擘。当代的显性笔墨画家群总体上分为两种:一是“笔墨至上主义”群体;二是“笔墨表现主义”群体。其中的得失在此不作展开。我也常画抒情性笔墨的作品,主要是写生和小品创作。
在创作大幅作品时,因为要表现意境、精神、哲理性和宇宙观,所以我选择隐性笔墨进行表现。隐性笔墨不是不懂笔墨,而是为了突出画面的精神性和意境之美而克制笔墨的自身张力和表现性,使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布局,以更好地呈现意境和精神。习惯于显性笔墨套路的观众容易落入“笔墨至上”的误区,但我们要明白,绘画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书写仅为其中一种。
墨法方面,为了呈现我多年来探索的“江山如玉”主题的玉质感,我探索出湿纸法、湿纸积墨法、积水法等多种墨法。我始终坚持两点:1、研究传统,开拓创新。2、所有画法都为意境、精神服务。所以,我的用墨方法是全新的,与古人不同,但细心的观众一定会发现,它是从传统中来,传承着传统精神的。
许华新 圣辉 69x204cm 纸本水墨 2018
库:这种隐形笔墨的表现是带有一种克制的,您通过墨色精微晕染所构成山的形象,也不同于传统文人画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许:笔墨抒情的文人画体系追求的是笔墨节奏与生命节奏的同构,而“意境美”的作品追求的是通过层层深入的积墨或渲染,渐入佳境地呈现意境与诗性精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
我选择意境美,全力表现自己的心中意象和精神品格,所以更多地运用笔墨晕染之法,通过反复地渲染逐渐把画面意境呈现出来。宣纸的渗化特性导致了墨在纸上的偶然幻化,从而导致水墨形象的不确定性,在湿纸上施墨渲染渗化更快,因此对形的控制难度大大增加,一不小心就会“全军覆没”。为了在不可控的墨色幻化中找到对形的控制办法,我进行了长期、大量的实验,从水分、时间、墨阶等方面入手,进行导引、虚化、透叠等多种处理,逐渐掌握有形与无形之间的“中庸点”,以达到广大与精微、具象与抽象的共生共存,使画面中的水墨元素在黑白交响的主调下生化出多种变奏,从而产生纯音乐性的意境形态。
许华新 群山之盟 120x240cm 纸本水墨 2017
库:传统水墨画讲究“留白”“计白当黑”,而您画面的表现是“满幅式”的,这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是怎么产生的?
许:从传统上理解“计白当黑”,主要是从有与无的角度看的,在画面中,黑为有,白是无,然而,我们需要进一步理解的是:无并不是没有,而是与黑唇齿相依的“有”,诸如天空、云水等。因此,在画面结构的营造中,需要同步考虑正形(黑)与负形(白)的依存关系,使之相互衬托,相反相成,共同筑成作品结构的大厦。我的作品看似“满幅式”构图,其中也大量运用“计白当黑”的原理,在对比与融合中使墨色巧妙地转换,以产生丰富的节奏感。由于打破了传统水墨画的“三段式”的构图模式,通过挤压三度空间,黑白转换推进,引入抽象元素等办法,使画面产生新的图像模式,从而增强作品的当代感,使传统水墨精神与当代精神融合。
许华新 虚远 69x138cm 纸本水墨 2017
库:您作品大都表现的是或近或远的山川,为何如此热爱描绘山川?它们是您头脑中的意象,还是根据现实的参照进行的转化结果?
许:传统山水画长于表现自然,山水元素丰富和谐,山川流泉、树石寺观、村道桥梁、云水舟楫等,应有尽有,营造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理想山水境界。
我作品的形象创造源于对自然的采风写生,主要是对西部山水、冰川雪域、戈壁高原等壮阔河山的感悟,参与对文史哲经典的阅读体悟与冥想体验,最终化合成心中意象。作品中的主要元素选择山川与烟云,省略了其它的山水元素,使画面结构更为简约与单纯,以增强画面的图式感和视觉张力。同时,这种水墨图像的简约性与单纯性,利于表现画面内外无际、空无玄远的宇宙感及形式语言的象征性,从而传达了当代语境下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与精神体悟。
许华新 象外 69x69cm 纸本水墨 2018
库:在《清晨》等作品中,画面以俯视的角度描绘了“冰川”;其实,古人没有在天上观看山川大地的经验,而“冰川”亦是古人没有涉及的山水资源,您是如何想到这种表达的?
许:古人画山水也常用高点透视法,登高望远是古代文人乐见的雅玩,在高处观看山水往往产生近景俯视,远景平视的视觉效应,纵观历代山水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作品的前景都是俯视的,而远景则是平视的,我把它称为“高点透视”。当然,我的作品的视点更高,主要源于高空飞行的经验,古人则没有这种经验。用更高的视点表现山川景物,主要目的是增强画面博大、深邃、旷远、虚渺的宇宙感和时空感。
对冰川的描绘是“江山如玉”系列作品的延展,是温润、洁净的玉精神的升华。雪域冰川,无疑是当下地球的最后净土,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生命之源,是人类精神得以安住的圣洁之地。
如今地球上的水土与空气污染,食品与装饰材料的毒素,交通事故与网络危害等,无不体现科技发展的双刃剑对人类产生的戕害,人类文明的“系统性危机”这个怪兽越来越难以驯服与掌控。当代都市的喧嚣与繁杂,激烈的生存竞争下的心态浮躁与精神溃败,现代机器与电子产品奴役下的情感冷漠与道德沦丧等,造成了当代工业与信息文明中人类的严重精神危机。因此,人们越来越向往那种未经污染的、自然和谐的原始生活状态,它成了当代社会人们普遍的精神渴求。由此,我默默地沉醉其间,营造着我内心向往的,一尘不染、明净透澈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希望它们成为当代人洗涤心灵,安住其中的精神家园。
许华新 秘境 96x180cm 纸本水墨 2018
库:除了《清晨》《虚远》等作品中的“俯视”视角的描绘,在《无内》《象外》等作品中,则以一个身处其中或很近的距离来表现,画面将观者的注意力集中于一点。这不同的距离的表现,是出于什么样的心境或思考?
许:这两种表现虽路径不同,但都是对同一问题——宇宙本体、生命实相的追问与体悟的图像表现探索。无论是道家的无,还是佛家的空,都是对宇宙与生命本源的探寻与揭示:因为无,故“搏之不得”;因为空,故“有无不二”。乾坤之大不可触及,故言无外,无边无际;宇宙之细不可穷尽,故言无内,芥子纳须弥。这是生命的实相与宇宙的本源,是超越我们视听之外的如如存在,以绘画来表现,已落入俗尘,很难呈现其本原,仅作为一种指向性的表达,指引人们向着晴朗的夜空中那轮明月望去,探寻宇宙、生命的本源。
许华新 妙有 180x97cm 纸本水墨 2018
库:在《秘境》《妙有》《圣辉》等作品中,画面侧重了“光”的描绘,这很像是古典油画对光的表达?
许:我的作品虽然着眼当代,但还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所以在我的一些作品中,主要通过墨色由黑到白的微妙转换来表现虚灵淡远、似有似无、有无相生的意境,并通过对自然之象的简约化、纯净化图像处理,使其升华为带有生命情感和哲学意味的图像形式。作品以湿纸淡墨反复渲染,以呈现虚实、有无之间的水乳交融与微妙变化,并烘托出柔和虚渺的意境氛围,犹如空气中弥漫一层虚薄透亮的光感。这种光感正好吻合了西方艺术中对宗教“圣光”、“灵光”精神的追求,而且,这种水墨之光比油画所表现的光感更为活灵活现,因此,作品在国外展览时能引起西方观众的情感共鸣。
以上现象一方面说明艺术语言具有国际化特性;另一方面也印证了我在自己的水墨作品中融入抽象元素,使作品呈现多条解读路径,让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人根据自己的情感和观念对作品进行不同的解读这一理念的艺术效果。
许华新 月华 137x69cm 纸本水墨 2018
库:在《圣辉》《象外》《虚远》等作品中,画面让人感受到现代性的“扁平化”特征,但在空间上处理上还存在“纵深感”。为何会有这种矛盾性的表达?您在作品中,想营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
许:在前面谈第三个问题(关于计白当黑)时,我已经谈到了我在作品中处理图式与空间的方法:打破了传统水墨画的“三段式”的构图模式,通过挤压三度空间,黑白转换推进,引入抽象元素,使画面产生新的图像模式,以增强作品的当代感,从而把传统水墨精神与当代精神融合起来。
平面性是当代性的特征之一,它普遍存在于现代设计中,但艺术作品中的平面性与设计不同,它需要减弱平面设计的那种几何化、工业化的元素,增加饱含情感的“手绘性”元素,以增强作品的生命活力与精神内涵。在空间处理上,一方面把传统绘画中的前景、中景、远景都压缩到中景里(即“扁平化”处理),以增强作品的当代性;另一方面,通过画面墨块图像之间存在的若隐若现的“线条”穿插关系和墨色黑白互换关系的巧妙结构组合,以使画面产生令人意外的纵深感。这种有限的空间感既不影响画面的平面性特征,又使画面与自然发生关联,在作品中注入了生命活力。同时,在对作品空间的巧妙处理中,不仅体现了创作主体的精神存在,而且揭示了人类智慧贯穿于艺术创作的点点滴滴。
许华新 天光水色 100x23cm 纸本水墨 2017
库:在您的创作中,虽然画面形象、技法与传统不同,但畅游山水,借景抒怀的情感与中国传统山水画是相通的,这也是您自身心性的一种表达?
许:是的,我的创作始终坚持两个理念:一是我所期望的当代水墨画,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水墨精神,关注当代,走向国际,指向未来的水墨画;二是我始终认为艺术语言是为表达思想情感服务的,所有的技法、图式、语言的探索,都围绕精神传达这个核心展开。
由于秉持着以上艺术观念,所以我主张深入研究传统,挖掘传统技法与传统语言的精髓,探索传统语言向当代语言转换的路径,如“笔迹即心迹”的传统表达与现代表现主义的关联,水墨在生宣纸上的渗化性与抽象性的关系等都可以使传统语言与当代语言进行嫁接与融合。在精神层面,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的环保意识和人文关怀,传统的伦理观与当代人工智能伦理观等,也可以参照、借鉴与融合。当然,我对待传统的观念并不狭隘,在学习传统的同时,还注意吸收其它文化的优秀艺术思想与方法,充实自己的艺术语言,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时代精神。
畅游山水,借景抒怀的传统文人的诗意生活方式及艺术表达方式是和当代文人逃离都市喧嚣,回归自然的精神诉求相契合的,这也是我自己的精神诉求。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将艺术融入生活,使自己的艺术与生活同构,所以,闲居乡间、半耕半读,观山阅水、濡翰染毫,慢慢地将艺术渗入到自己生活中,使之成为自己的精神归宿。
许华新 清晨 46x69cm 纸本水墨 2017
库:您的绘画似乎将人带入超验状态,或是一种冥想的精神体验里。您是否也在画面中追求一种禅意的表达?
许:这个问题我在第六个问题的讨论中做过简要的阐述,在此我再作一些补充。前面我说过,我的作品始终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为目的,所有的技法与语言都为其服务。因此,阅读经典,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禅修冥想,进行各种精神体验;哲学思考,对宇宙及生命本源进行追问等,成为我积累艺术思想,提升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径,也是我的作品精神内涵的重要源泉。从“江山如玉”——探索山水精神与玉精神的融合,到“素心”——让纯洁心灵在绢素中独白;从“温润无垠”——无边天地间的万物和谐共存,到“真水空象”——水墨交融的心象幻化,再到现在“空性之旅”——探寻宇宙及生命本体的心灵旅行。每一阶段的探索,都是一次深刻的心灵体验,每一幅作品,都是内在精神的外化。
许华新 玄微 200x70cm 纸本水墨 2018
库:您所描绘的大都是“无人之境”,带有一种形而上、玄幻的感觉,不是那种“可居可游”的山水。这是否也是对我们现实生活所缺失的东西,有一种投注在其中?
许:在宇宙本体层面,人与物是“同质无二”的,有句话说的很好:请不要埋怨环境,因为你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回顾地球自身的破坏,最大莫过于人类的破坏,我们生活中所缺失的,正是我们自己所造成的。当下,只有那些“无人之境”,才是人们向往的净土,是未来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生存希望所在。反省自己,尊重环境;约束欲望,善待众生;正视发展,倡导和谐;无念无想,回归本源。这些,或许正是人类得以长存的解决方案。所有这些“无人之境”、“圣洁之境”的作品,正是期待给予人们的灵魂安住之所,并引发人们对当下生活的反思及对生命本源的追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