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9-07-02 11:52
回首往事,就会发觉,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就越庞大,你获得的就越丰硕。在你彻底绝望的时候,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
——罗秋菊《上帝只掌握一半》
【▲大学时代的卫一欧】
今年(2000年)9月,作为一名刚入校的“新生儿”,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获得山西师范大学第五届校园文化节“英文演讲答辩赛专业组一等奖”,这是我的殊荣。很多同学都在问我“你乳臭未干胆大包天,是怎样与学长们一争高下而获取桂冠的?”
今天,借此机会,展现给大家我走过的英语学习之路。鉴于不是所有在座的都是英语专业的同学,请允许我用中文向大家报告。
我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父亲在一本《许国璋英语》的封面上写下这样一段话:“至少应该懂得第二语言,你将因之而更著丰富与深刻——用两种语言思想,会进入一个新的意识境界。”这段话留给我不可磨灭的印象,回想起来,它奠定了我英文学习的心理基础,同时一直激励着我向英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去努力。
从9岁开始至今我学习英文已经9年。这期间,一方面是自己的主观的学习积累,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激励;而这两方面的交互作用,就如常言所说:相得益彰。
一、主观积淀
1. 启蒙
学校启蒙
小学二年级,在家里从《许国璋英语》开始,初步领略、感受英语,三年级进入学校的“少儿英语特训班”,启蒙阶段从此开始。
家庭启蒙
为了配合“少儿英语特训班”的学习,父亲同我一道辨析、分类国际音标的发音特点。这期间,从新奇渐渐地转为兴趣。坦白地说,在父母的督教和感染(父亲当年是中学教师,母亲是会计师,“伏案工作、阅读思考”是父母对我不自觉地潜移默化)之下,我度过了几乎没有游戏和娱乐的儿童时代,大部分课余生活被少儿英文歌曲和英文朗读磁带所“侵占”。
从那时起到现在,我们家没有过公共节假日的习惯,没有一个除夕之夜和春节不是在英文视、听资料(英语原版电影、英文歌曲)的伴随之下度过的,我和父母至今没有看过一场除夕晚会的电视节目。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家庭从来没有渲染过任何节日——任何节假日,包括我和父母的生日,都是我们在白天或夜晚一起学习中度过,暑假寒假更不用说了。这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我最为怀念的是那些——几乎所有节日,尤其包括春节,我在白天朗读英语文章或书籍、父亲在夜晚入睡之前朗读、讲解汉语诗词文赋的岁月;余秋雨先生的名著《文明的碎片》就是在这样的“时态”中,以其优雅的文笔、深刻的思考灌入我的思想中的。父亲常常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融汇我们的家族史、人类发展史,尤其是“古典文化”即古希腊古罗马的灿烂成就、文艺复兴以及西方艺术史,从而使我对于《文明的碎片》之中的《苏东坡突围》等等篇章得以横向比照、贯通理解、深刻记忆。
我读中学时,尤其是高中阶段,我和父母常常忘记夜晚的时间,听父亲朗读、和父母讨论书籍内容,憧憬未来直到深夜;与此同时,书柜中父亲积攒的西方文学名著以及父亲制作的大功率音响设备播放的交响乐和英文歌曲,交互伴随、浸渗我成长的岁月,所有这些进一步促生我精神的发育和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2. 进步
循序渐进
中国谚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欧洲谚语说:“你种下的是洋葱,别指望长出丁香花!”
不可否认我的生活中失去了许多童年嬉戏的欢乐,但是我的英语水准却与岁月一起增长。记得我读的第一本英汉对照小说是《灰姑娘》,那时上小学四年级,也就是学习英语的第二、第三年,虽然读的句子残缺不全,但毕竟强制开口、脱离了“哑巴英语”状态。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首先默读,查阅辞典,确认几段或几页(一般视时间而定)的内容,然后再回头重新朗读,而父母就是我最忠实的听众。
那时候,每天中午放学回家放下书包第一件事就是坐在厨房给母亲朗读英文——或英语报刊,或英汉对照读物,直到后来的英文原著,这习惯一直延续到中学阶段。
【▲小学时期的卫一欧】
“揠苗助长”
小学五年级的寒假、暑假使我难以忘怀。那长长炎炎的暑假可以说是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无忧无虑的假期了。因为从中学开始,以后的每个假期,大多数家庭的孩子的时空都属于各种培训班了,所以,家长们让孩子尽情地玩。而父亲给我的任务是完成《新概念英语》的学习任务,把《新概念英语》的默读“进化”为朗读。
非常奇怪的是,当我把磁带(那时候还没有光碟,MP3也没有问世)连续反复地聆听无数遍的时候(大约是20多天),我觉得自己可以基本一致的同步朗读了——现在看来,其实是连续地被磁带上的音频内容不断地刺激大脑语言中枢之后,就可以模仿它的读音了。于是我开始重读《新概念英语》。有一幕我记忆犹新:一天午饭后,我读给父亲听,当我一口气读完半本书,他却睡着了……
就这样,我在小学3~5年级跟着磁带完成《新概念英语》1~4册的学习内容,这期间当然还加读其它的相关英文资料,包括《大学英语》,当然,现在我们知道了,相对于专业而言其实那是很简单的公共英语课本。
也正由于此,可以说,在我进入高中之前,就已经叩开了“高中英语优势班”的大门。
在我刚升入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当时,父亲费尽周折谎报我是初三毕业生,使我得以参加了山西师大附中在全市选拔招收“高中英语优势班”学生的口语测试。口试内容就是从《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和《大学英语》第一册中抽选的。当我被认为“过于顺利”通过规定测试题之后,测试老师又对我进行加试提问,记得谈的是关于天气方面以及生活常识方面的问题,可是这些内容不外乎英语电影以及其它视、听资料中经常出现的“情景对话”。所以交谈越是纵深,测试老师就越是惊讶,终于,她对我心悦诚服——不再“难为”我了。
第二天中午,当我拿着成绩单回家,双亲看到后热泪盈眶(那时我还小,不懂得人间复杂的情感,只觉得怪怪的)。父母看到,这份“词汇量”、“应用能力”、“反应速度”三项全A的成绩单下面的评语栏里还有一行字:“词汇丰富,口语突出,应用自如”。也是这一年,我初试锋芒——在山西师范大学报名参加并通过了“公共英语四级”的考试,也因此结识了师大的几个“学姐”,这使得当时的我有一段时间总想去师大找“学姐”玩,现在回想自己那时真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
顺带提一下,初中毕业的暑期,我还试着翻译过一本短篇小说《湖中夫人》,虽然我知道那根本谈不上翻译水平,但是这个过程使得我学习的习惯沉淀了许多、我的内心也安静了许多。
第二年,我一上高中就被指名进入山西师大附中的“高中英语优势班”,班主任就是前一年测试我的老师,同时我被指定为英语课代表。
从高一到高三,我的英语学习进入一种“越读越多,越多越懂,越懂越读”的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这段时间我阅读《大学英语》1~4册,《鲁滨逊漂流记》、《简·爱》、《蝴蝶梦》等10多部英文原著及《疯狂英语》有声杂志,并且一直订阅《21世纪英语》报,同时也学完了《听力挑战》、《赞成与反对》、《艰难的对话》等较为有思想深度和专业难度的高级英语教程。
现在,我一直保持着给家人朗读英文的习惯,多年以来都是如此,很多著作、报刊就是这样读过来的。
3. 影视熏陶
我几乎把所有的视听机会都留给了英语。听各种英语磁带(歌曲,课文,电影录音,配乐诗朗诵,Rap);从初中二年级开始,看英语原版电影,每周六、日和每年的寒、暑假里,平均每天至少看两遍英语电影,五年多以来看了三百多部,一千五百多遍英语原版电影;还有CCTV-News和其它英文节目以及英文广播,只要碰上机会就不放过视听。
古人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父母尽力排解生活琐事,和我“同甘共苦”学习、为我学习英语不断选择高级别的英文视听资料,营造高雅不俗的学习环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幼小到现在,一直被“泡”在一个人为的家庭学习氛围和英语环境之中。
二、客观激励
1. 学校活动
初中时期
初中时参加学校的“英语学习兴趣小组”,参加英语报社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撰写稿件。由于成绩优异,表现出色,初三时被聘为《英语辅导报》学生记者。
高中时期
高中阶段,英文相关的活动频繁,我分别担任过“班级小报”和学校黑板报的英文版编辑,同时为有关英语学习的国内发行的报刊撰稿,担任学校广播室英语广播员。尤其是班主任常常有意识的让我在英语自习课时间讲课辅导,这无疑对我英语水平的进步以及英语思维和答辩反应的能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 校外活动
“英协”活动
参加本市英语协会。每周六、日下午或晚上去协会参加英语活动,对话交流,暑假里经常被父母带到北京几所名校和国家图书馆(当时名为北京图书馆),寻求各种机会施展我的英语才华,培养英语实战能力。上到高三以后,每次去参加本市“英协”活动都被指定为节目主持人,从而更加深和强化了自己的英文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
在本市当时的一家“疯狂英语俱乐部”参加无主题辩论;经常关注师大校内的海报,到大教室旁听观摩师大“英协”的活动,而我的口语表达和英语综合反应能力,时常被大学生发现而“围攻”追问学英语的秘籍;高考口试期间,在太原(山西省会)五一广场参加周末“英语之角”的活动,为此,全家在太原多住了一周。
“国际交流”
高中时期,我被推举为学生迎宾代表,迎接来校访问的“挪威和平友好访华旅游团”,并为之随团翻译讲解,内容包括开联欢会,足球赛,参观校园等等。
高二时,周末如果“黄金书屋”(当时的一座文化氛围十足的小书店)有师大外教和留学生关于美国校园文化的报告会,就一定不错过,之后与他们交谈请教并保持联系。
一直保持与各种活动中我自己结识的外国朋友的通信;同时,作为父亲的“翻译和秘书”,始终保持与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美国国际版权局以及其他相关个人的往来信函、文稿和电话交流,包括德国、荷兰、奥地利等国际展览、国际大赛的各种文件及其相关事宜的处理。
参加比赛
小学时期,不断参加学校组织的“少儿英文歌曲演唱”。
初中时期,经常参加《英语辅导报》举办的英文征稿;由于文笔无误,文法正确,词汇相对丰富,被聘为学生记者。
高中一年级时,父亲给我买了一套原版美音教材《通往未来之票》,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吸收、修正,完成了“英音”向“美音”的迅速转化。就在这期间,我终于找到英语发音的感觉,并且深入领悟汉语和英语——尤其是美音的异同,从而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汉语是说唱性语言,英语是歌唱性语言;汉语抑扬顿挫,英语行云流水。”
高中二年级,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中学生英语口语大赛”。这次大赛的程序是:各校第一名参加市级赛,各市第一名参加省赛,各省优胜者参加全国赛;在各级赛事中,我始终保持第一名的战绩,最后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
有一段插曲很难忘。在这次大赛的省级赛事之前,我接到一个电话,就是当年考核我进入“高中英语优势班”的那位班主任(时下她已经应聘赴上海教学)从上海市一所中学打来的,她询问我的参赛情况并向我推荐她目前所带班级的一名高中生,她是上海市本次口语大赛第一名。我和她英语交谈四十多分钟之后,心里踏实、自信了许多,因为我感觉到自己确实比对方实力雄厚——无论辞汇积累、语境应用、思辨反应等等诸多方面,我都遥遥领先于对方。
总共半年多的赛程,对我的心理素质、思想修养、英语水平的强化和提高都起到了莫大的作用。这次大赛过程,我得到两方面难能可贵的收获。其一是美音的发音更加流畅自如——在省级预决赛结束后,评委对我的评价是:“流畅的口语,好听的美音”;其二是我开始可以鉴别所接触到的英文视、听资料的发音优劣,从而更有利于框正自己英文学习的精确度和发展轨迹。
今年(2000年)进入大学第一个月,第一次英语活动,就是参加“山西师大校庆”活动的校园文化节中“英文演讲答辩赛”,很荣幸,我获得“专业组一等奖”,从而使得我有幸在此和各位同学一道回顾我英语学习的成长足迹,这使我更加深有感触。
在此之前,我从初中到高中参加了许多次正式和非正式的有关英语赛事,大部分的正式比赛,总是我一个人面对评委或异地的陌生人,而爸爸妈妈默默地在幕后陪伴。只有这次比赛,我的大学同学们在场为我加油喝彩。
就在那个难以忘怀的晚上,当我在激动和紧张交织的心情中,踏上主席台,整个礼堂座无虚席,人头攒动。突然,在台下观众异彩纷呈的着装中,一片奇异的“风景”吸引了我的目光——迷彩军服!啊,那是我们班的同学!他(她)们带着军训的疲惫不堪,男生顾不得换上帅气的T恤,女生顾不得换上漂亮的衣裙,就这样风尘仆仆,一身“迷彩”和着一身汗水,来到竞赛现场,为我发出阵阵欢呼和不可替代的鼓舞!这一切,使我不止一次热泪盈眶。
【▲卫一欧在山西师大外国语学院旧址孔夫子塑像前】
当然,无论何时何地,博学多才的父亲、严谨坚韧的母亲都是我恒定的心理依托。
小学的时候,父亲给我讲解过这样一条训诫:“诚重劳轻,求深愿达”,我始终铭记在心。现在我更体会到,英文学习也是如此,所谓“心诚则灵,苦尽甘来”。从开始的“驱动式学习”到现在的“自动式学习”,我渡过“哑巴英语”(只认识而说不好)和“盲人英语”(只会说读不懂)两道关隘,而今已经不自觉地用英文思维、写日记、写文章。此刻,我又想起“校园文化节英文答辩赛”那天晚上,比赛之前,辅导员老师对我说的话:“重在参与”。其实,这句话是对我至今所走过的英语学习之路最精辟的总结。
总而言之,我的体会是:完成自我积淀过程(比如听音频,看电影,记单词,读原著),营造客观激励环境(比如制造宿舍英语文化,进宿舍讲英文,同学之间交流说英文),从而走向游刃有余的英语学习与应用的境界。就像海明威的名言所说:“冰山在海面上移动很是庄严宏伟,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所以说,我们要“不择手段”地为自己建立庞大而坚实的英语基座,尔后,登上它的制高点,就不太费力气了。
最后,感谢辅导员老师、学生会、英语协会给我这次同大家分享学习的机会,谢谢各位同学。
【▲卫一欧2000年9月大一入学获得山西师大“英文演讲答辩赛专业组一等奖”】
**********
更多阅读:
作者:卫一欧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