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2019热门艺术家】“新水墨”画家那么多,为何郝量独得市场偏爱?

2019年4月,艺术家郝量作品《林间记》以1517.5万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成交,再度刷新去年秋天其作品《壳》1452万港元的个人纪录。在这件其个人第三件过千万成交作品的引领下,他也成功登上了2019上半年“45岁以下当代艺术家TOP10”的榜首。

HCVI70g6hY7neoRxjaJrjLmeBXeuKQu31oimlRj2.jpg

郝量《林间记》2011年作 重彩绢本 234×140cm 

2019香港苏富比春拍:1517.5万港元

市场上的强烈反响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郝量近3年的势头可谓“飞升”——仅于2017年,他的作品就先后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2018年又在纽约高古轩举办了个展“肖像与奇观”,而其二级市场价格也紧跟着2018年秋季突破千万大关,成为第一位跻身千万元的“80后”艺术家。而到今年,郝量的市场热度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的资本和个人开始关注,并渴望收藏郝量的作品,其价格也进一步水涨船高。

成为职业艺术家不到10年,郝量便站到了中国“80后”艺术家的金字塔尖,那么这位年轻人究竟有何魅力,能令早已笑看春秋的学术和市场两端都为止疯狂?

独一无二的郝量  

1983年,郝量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文艺家庭,爷爷是知名导演郝伟光,全家人都从事电影相关工作。虽然不是传统的书画世家,但他觉得自己“像传统唱戏的人,科班出身,从小就要练童子功”,这些功夫包括《封神演义》、《三言二拍》等等古代文学、艺术,浸淫其中,郝量一度立志做一位鉴定专家,这种对艺术史“八卦”的兴趣也让日后他的画中充满了东西方奇幻的故事情节。

hiF8p7HVIdQQZwi8FoQSfEgiZiY6CCvwy0UUthqW.jpg

艺术家郝量

2002年,郝量考入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不过进入美院实质对他没有太大的帮助。入学后他一直在批判中国的学院教育,对1949年以后中国画的改革有抵触心理。于是他自主学习,开始痴迷中国传统艺术,并师从徐累、刘丹、武艺等老师,取法古人,尤其宋人,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面貌,此后艺术风格一直沿着风格强烈的个脉络演进。

在研究生时期,郝量就通过“罗中立奖学金”等奖项获得一些关注,毕业后,他的职业艺术家道路十分顺遂,刚出校门没有经历波折就获得了画廊合作,并一直循序渐进至今。

虽是从国画圈起步,不过郝量的创作方式并未沾染国画圈过度商业化的陋习,每年的作品创作量并不大,所以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其作品的流通量都比较少。

MiMm8VCjdSbb8zDnvlsGEGJL2XwctMOpvPAqiRny.png

郝量《潇湘八景——瞬息》 2014年作 绢本水墨 387x 184cm

xS965RmyVbxPEKQJV3qoVITvkKCnuMT8CrBLpn6V.png

郝量《潇湘八景——万化》 2015年作 绢本水墨 387x 184cm

而且郝量的工作方法一直是“项目式”,通过不同阶段的“项目”深入中国古代艺术史的某个局部或问题。比如2016年在UCCA的“潇湘八景”就研究了这个在中、日、韩东亚文明间传播的标志性山水概念;最近在上海震旦美术馆的个展“辟雍”通过古玉器、珂罗版画、文献资料及绘画等十四件作品交织而成,呈现了演变、月华、金乌、渔父及秋江渔隐五个主题,是在2016年荷兰博尼范登博物馆“郝量:灵光”项目后的又一次实践。每个项目间各有千秋又一脉相承,不重复某个特定主题,所以并不会出现某一主题作品量过大的隐患。

从艺术史层面来看,郝量的个人工作一直是围绕中国传统艺术进行,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是不是当代艺术。而是更多考虑在传统艺术的架构内,如何跟当下衔接?在当下的维度中回望历史?这种互维的联想力是一直触动他工作的原动力。郝量表示:“我最大的理想在传统中国绘画当中不要有焦虑感,让它在当下成为一种自然的状态,这可能是我一直工作的重点”

ZJctAnE8msvIHFQOhyFAnAcV2Pktr56zbEVI3pHy.jpg

郝量《溪山无尽》(细节)2017。图片:致谢高古轩 © 郝量

wQc57DpKb4GMgY0pvnbXVh0I0utuIkZHh3pqQDme.jpg

郝量 《红鼻子(I)》2017 ,绢本重彩。图片:致谢高古轩;© 郝量

中国艺术品市场资深专家蒋再鸣还提到,郝量具有各方面的综合修养,尤其对于古代绘画的杰出鉴赏能力,“郝量长久以来对古典绘画的追求与热爱,使得古代书画作品滋养了他的艺术创作,在他的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古意,这种特质是当代很多年轻艺术家中所不具备的素养。”

综合以上特点,造就了今天独一无二的郝量,进而成就了其作品的独特价值。


势头飞升的秘密   

由于工笔创作的本身特殊性,郝量创作的产量并不高,所以市场中其作品的流通量很少。不管是拍卖公司还是画廊,一旦有其作品面世,都立即被大家收入囊中,所以他的作品总是供不应求。

k5OJv1K0kHCsIIyAelzTqahp92lCZgblyCnTile4.jpg

2011年郝量在台北寒舍画廊的首次个展现场,现场嘉宾依次为徐累(左)、罗啟妍(中)、赖英里女士

2009年研究生毕业后,郝量便与台北的寒舍艺术空间开始合作,并在2011年在台北寒舍举办了个人首次个展“窼影”。寒舍是台湾古董圈、国画圈强有力的推手,此时郝量已脱去学生时期的青涩和松散,对古代艺术更专业化的研究和演绎,令此次个展的作品大受欢迎,多位港台重要藏家收藏了这一时期的作品,为其此后的二级市场价格腾飞埋下了伏笔。

首次展览时,郝量的作品价格为一平尺2.5万元到3万元之间,对年轻的工笔画家而言,是一个不错的价格。而由此次个展为序幕,郝量的作品也开始在二级市场中露面,不过当时市场中流通的大多还是他学生时代的创作。

7NMd5aCbUMdfBKomHV2fo2Bs0juIoSGeNbmVTtEU.png

郝量《寒林独立》2011年作 镜框 水墨绢本 152.5×96.5cm

201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256万港元

2013年初,轰轰烈烈的“新水墨”市场大行情开启,主张中西融合的“新水墨”让看到沟通中西方市场的希望,郝量作为这股新风中的年轻艺术家代表被推到很高的位置,其首次个展“窼影”中的作品《寒林独立》在201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10倍于估价的256万港元拍出,刷新郝量的个人拍卖纪录同时,也成为当时“新水墨”热潮的一个鲜明注脚。

在此期间,经由台湾藏家彭北辰推荐,维他命空间加入郝量作品的代理,主要负责其海外推广,这也将郝量作品更快推入了当代艺术体系,并进入国际市场和国际学术关注范围。

2014年初,郝量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个展“幽邃之地”,开幕不久便销售一空。据画廊主夏季风透露,当时郝量的作品大概均价4万至5万元一平尺,虽然相比三年前涨幅可观,但比之其他年轻艺术家处于正常的价位。半年之后,“幽邃之地”中的重要作品《云记》即在上海佳士得上拍,这件10米长卷获得众多买家的竞投,最终以675万元成交,不仅再度刷新了郝量的个人纪录,也令郝量超越陈飞,成为80后中国艺术家的新贵。

INLBIZFGvdinP5G44oSS9bAvZ516ntRSIUr20ZEy.png

郝量《云记》2012-2013年作 手卷、重彩、绢本 40.5×966cm

2014年佳士得上海:675万元

kEwccedByoZiwaVFN7O4nRIhsABS8yc7pS16tk6g.png

郝量《毒浮屠》镜心 设色纸本 163×88cm

2014年底,新水墨行情盛极而衰,郝量作品在二级市场上遭遇了迄今唯一一次流拍。一件无详细年份的《毒浮屠》在北京保利的“水墨SHUI MO”中以估价280万-380万元上拍,部分专家认为此为2010年前后作品,与郝量首次个展所展出作品相同;部分专家则认为是其研究生时期的作品。一些不确定性,加上当时对新水墨市场一边倒的批判和反思令这件作品遭遇流拍。280万元的价格在当时是郝量单幅人物画的最高价,被广泛批判为价格冒进,但时过境迁,现在看来这更像是弹簧暴起前的向下按压,为以后积蓄力量。

WTvPY3XsjbZnD9IrpJxqV1KA1RyakZwh5XYVvqua.png

2015年之后,郝量在二级市场的大动作不多,重心转由维他命空间的运营,越来越多出现在国际艺博会、博物馆、画廊的项目及展览当中。而2017年5月入围“艺术万岁”——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成为郝量市场再度跃升的关键。

bSnB6Fgh4P9395751fHEC5xGxhGDWCOsfpPEHQ5s.jpg

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艺术家郝量作品《潇湘八景》展览现场

在紧接着开幕的2017年巴塞尔艺博会上,维他命空间展位中的郝量人物新作《泉》标价已达到10万美元。

2017年6月,郝量研究生时期的《移动解刨学系列》在北京匡时春拍中以575万元成交,被新世纪艺术基金会的创始人王兵收入囊中。而在3个月后,王兵又将郝量2014年在FIAC艺术博览会参展项目《由仙通鬼》捐献给了蓬皮杜艺术中心。与此同时,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购入了郝量作品,并在展览“溪山无尽:中国传统山水”展出。得到国际重要博物馆的认可,郝量的市场价格也由此开始急速蹿升。

72i6yZdn2IPIeivCMMsxZJi7PLlt9O7OzUCi5Cnj.jpg

i18f0CTMr0byT6DjBtKcph6Ej2x9RIm8EGeYUaZw.jpg

2017年,收藏家王兵向蓬皮杜艺术中心捐赠了郝量作品《由仙通鬼》

2018年5月8日,高古轩纽约麦迪逊大道的画廊空间为郝量举办其于美国的首个个展“肖像与奇观”,揭示了国际大牌画廊对其在西方市场潜力的肯定。

二级市场的跟进也很快,在2018年秋拍中,郝量2010-2011年作品《壳》先是在香港苏富比拍出1452万港元,又在佳士得香港以1066万港元成交,两次超千万成交。

AuYvOxVLhsPTtyDxFbCsyyEsjhwzcsxRAk6dkgg1.png

郝量 《壳》重彩绢布 145.5 x 92cm 2010至2011年作

而到2019年春季,由成都藏家黄予释出的郝量2011作品《林间记》在香港苏富比再度刷新纪录,以1517.5万港元成交,成为其目前最高价格,令他成为时下市场最受追捧的年轻艺术家。


新水墨那么多,为什么是郝量?  

总体来看,郝量作品之所以能从众多新水墨艺术家中脱颖而出,并获得如此追捧,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四个原因:

一、郝量的艺术属性被两方面的藏家所接受。其作品收藏群体不仅有当代艺术的收藏者,古代、近现代的书画收藏家同样会收藏他的作品。由于收藏群体广,包括国际重要博物馆都是其作品藏家,所以未来市场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二、被同行称为“学者"的郝量,将自己沉浸在中国艺术史绚丽的技巧里,艺术家对自身的作品创作态度认真以及对待市场都极其负责,藏家为其为来走势放心。

三、在众多尝试融汇中西的“新水墨”尝试中,郝量相对没有把传统当做一种符号,而是努力把中国绘画传统跟当下衔接得自然而然,认识古代绘画的内部结构,并激发当下的创作。这种路线既独特又可贵,因而非常值得关注和收藏。

四、最后画廊和藏家合理的推广和收藏是不可剥离的重要力量。由于有健康的市场基础,可以预见,艺术家的未来上涨动能依然充足。


▼郝量二级市场36件作品上拍全纪录

XBhCP2xokAGznShryqhbEf2AtOrXqoMzcmN25YDh.jpg

CGPljlmMwaKwIs59p6IJrcvlfUFktYF9ZbNib8P6.jpg



作者:刘龙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