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谈起中国瓷器就会有很多民间传奇,汝瓷也不例外。稍有不同的是,围绕着汝瓷的一切已经不仅仅是传奇了,应该叫做神话,并且,这神话一旦形成就被后辈们一再的渲染造势、不断地添加和入,即使到了今天也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粉青纸搥奉华瓶
这倒不是说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它应该享有这样的待遇。而是因为在中国瓷器史上,大名鼎鼎的汝窑,才只有短短二十年的灵光闪现。在短短二十年的辉煌之后,因为战乱而瞬间就“寿终正寝”了。因此在民族的记忆中,它只留下了昙花似的匆忙影像,其余的什么都没有。这种文献的严重缺失,一下子就把汝瓷这本来很普通的实用器物,推放到了让人可望不可及的高度。从此它不再是一种寻常物品,在民族情感中它成了神器,是需要我们赞美和敬仰的。
鱼子纹
但是文献的严重缺失,也为后代研究汝瓷带来了天大的难题。可以说,在汝瓷研究这一领域里到处都是有待研究的空白,所有的专家观点和理论都是需要争论和推敲的。
人们在谈到鉴别宋汝窑时,都会想到要看到“鱼子纹”,因为它是清末著名鉴藏家赵汝珍提出的汝窑特征之一。可是“鱼子纹”是啥样?专家的书里没讲明白,不是不想讲明白,而是自己压根就没搞明白。以己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清末大收藏家赵汝珍在《古董辨疑》中,曾把“鱼子纹”作为鉴定宋汝的唯一特征“……宋时仿汝者有龙泉窑,其豆绿者与汝窑大致相同,往往易于相混,非细别之,真伪不易辨也。即汝胎粗而略糠,龙泉则坚而细;汝釉薄而清,龙泉釉厚而混;汝无釉处呈羊肝色,龙泉则如瓦屑;汝釉上有光,透脱如料,龙泉无光,滋润若玉;汝鱼子、蟹爪均有,龙泉则绝无鱼子纹者。”
一些人对“鱼子纹”的简单解释就是像鱼卵一样的小开片,密集分布。这是望文生义地瞎掰!因为汝窑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开片。那是不是清末鉴藏家赵汝珍把“鱼子纹”作为鉴定宋汝的重要特征是误人子弟之谈呢?本人认为赵汝珍没说错。错的是人们对“鱼子纹”的错误解读。专家搞不明白的事,民间古瓷玩家就有了发挥的空间,他们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但没有一种是正确的。在此,仅选网上三个有代表性的,对“鱼子纹”的错误解释如下:
1. “鱼子纹是汝瓷釉面上存在的块条,片状的色块,如鱼卵一样,飘依在水中或块石之上,一团团鱼子纹非用10倍放大镜细观察才能发现确有其物,如用40倍显微镜看会更清楚。”
2. “民间藏家对“鱼子纹”的描述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釉面的小气泡空洞聚拢处看起来很象成团的鱼子,二是由高温溶解的成片或点状的红玛瑙晶体。并且,第一个观点基本已被大家所认可。”
3. 鱼子纹是“类似鱼卵聚集的大小不一的圆形开片”。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瓷瓶 1987年宝丰县清凉寺出土
而古代人对“鱼籽纹”的描述。在清·佚名《美术丛书本》四集一辑第312页:“汝窑,北宋出汝州,有深淡月色二种。有有纹片者,有无纹片者,紫泥骨子,釉水肥厚莹润,骨肉泛红色,间有桔皮棕孔。当今,景德镇仿做用里乐釉天青料少许,以不泥为骨,多鱼子纹者,略得遗意矣,不子素泥也。”
怎么样,古代人的话看不大明白吧!别急,我用现代人的话描述出来。假设我们以漂浮在水中的灰白或灰黄的团状或片状的鱼子为参照物相比喻,那么这些“漂浮物”又跟水的水色不一样。把水色比作釉面色,“漂浮物”比作“鱼籽纹”。这就形成了汝窑釉面上有点状或片状有异于汝窑釉面的釉色块,这种“釉色块”就是传说中的“鱼籽纹”。这种“鱼籽纹”现象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北宋汝窑莲瓣碗上就有所体现。
一、“鱼籽纹”的形成。
“鱼籽纹”作为汝窑的神秘面纱,总是慢慢地揭开。“鱼籽纹”又是怎么形成的?从上图中的“鱼籽纹”图片,我们提出鱼籽纹形成的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釉面的小气泡空洞聚拢处看起来很象成团的鱼子,二是由于高温溶解的成片的红玛瑙晶体。这两种原因,这就引起了一个新的话题——汝窑的气泡。所以,我们首先要对汝窑的气泡进行一下了解。
二、“汝窑气泡”与“鱼籽纹”。
对于汝窑气泡的说法也有很多,有人曾在文章中提出汝窑无气泡的观点,现在看来,这种看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我在上文介绍“蟹爪纹”中已经提到过有分布的大气泡。更准确的说,这零散的大气泡正是古文中所叙述的——晨星稀现象。
但是否汝窑只有大气泡呢?这显然是错误的。从上图中的这件三足尊碎片和一些研究资料看来,烧制温度过高也会引起小气泡的凝聚和释出。
这里也特别的要引用一下此研究报告。内容如下:汝窑瓷片的段面,肉眼可见有许多气泡聚拢在釉层的中、下方,而釉层上方的气泡并不多。用放大镜于釉面观察,釉层中部以上的这些气泡,呈稀疏的星辰状,大的如星斗(如文献上记载)。
但是,釉层中、下方的这些肉眼可见的大大小小气泡,于釉面上则很难透见。汝釉的断面,在靠近胎体的釉层间,有一排参差不齐、肉眼可见的大小气泡,类同宋龙泉、宋临汝窑、宋耀州窑等青瓷体系釉内气泡排列有异的景象,属玛瑙为釉的又一特征。
同时还表明,汝窑的烧成工艺很奇特,以致釉内及坯泥中的气体,在烧制过程中无法正常逸出,较多地被封闭于釉层中、下方。
从上文可以看出,气泡也是鉴定汝瓷的又一种方法,由于当时独特的制造工艺,使得被封于釉中、下层的气泡也起到了折射光线的作用。也就更能解释汝瓷釉面为何显现出柔润的玉质感了。这是有着必然的联系。而现今仿制的众多窑口,都因为已经把柴窑改成气烧窑或是电窑,所以,釉下的气泡排列整齐。折射的光线也就越发的刺眼而显得浮华。
五、为什么古人们非要把“鱼子纹”作为重要的鉴定依据?
了解完了汝窑的气泡,让我们回到先前的话题——鱼子纹。
先前讲到一些资料主张“变色釉斑”为“鱼子纹”,我们也找到了如上的相关证据。但我在很多被证实的和资料中的汝窑中,这种色斑很不常见,也就不能看作鉴定汝瓷的一般特征了,那么为什么古人们非要把“鱼子纹”作为重要的鉴定依据呢?
在此,我做了一次大胆的猜测,所谓猜测,我也确实一直在思考着古人们的鉴定眼光和鉴定角度。也就是在猜测着古人们到底在汝窑器身上看到了什么呢?
这还需要我们追述到几百年前的一个夜晚,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四合院里,一位老人谨慎的把所有门窗关好锁死,并确定家里人都以深睡。他走到衣柜旁,拿出了一个很旧的破布袋子,这里装着当天从琉璃厂掏回来的一件至宝。是他用省吃俭用积蓄下来的二两银子,从一个农民手里换来的一件瓷器。他小心的一层又一层的剥开包着它的破布,等到还剩下最后一层的时候,他把桌上的烛台往近处拉近了一些,并挑了挑灯心。他颤抖着剥开了最后一层,一件只有巴掌大小的青兰色小碗出现在了眼前。他有些激动,但他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这件宝物。他发现,在烛光的映照下,它要比白天看到的时候更加滋润,更加有玉质的感觉。而且在烛光下斜角度观察釉面时,那浮在釉上的细小气泡好象一团团鱼籽在水中浮荡……
这虽然是我的一种闭眼遐想,但也不违事实。首先古人对于这瓷上之瓷——汝窑的喜爱和珍惜是流传至今的。古人和今人可能在把玩这些珍玩的时候都是在密不示人的夜晚独自欣赏。这也不伐我,喜欢夜晚在台灯底下细细品位汝窑。这也是我想到古人在何种条件下欣赏汝瓷和记录下汝瓷的赞美之词的原因。事实也是如此,在略有些幽暗的台灯下(类似烛光亮度与光谱)观察汝窑,别有一番韵味。玉质感变强,釉中气泡在光下晶莹剔透尤为明显。
这也就是我主张“鱼籽纹”的观赏方法之一,在灯光下(烛光)下能清楚的看到因为高温而形成的气泡聚积的现象。观赏方法之二则是因为高温引起的红玛瑙釉熔化稀释在釉内的效果。点点斑斑酷似鱼子,在此不多言。此两种猜测还有待考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