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的地球正处于一个紧急状态中,生态枯竭、病毒蔓延、气候变化、增长极限……这个充满危机的星球背后亦蕴含着诸多希望,将弥漫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之中。
那么,基于全球疫情中的线上状态,作为一个策展人,将如何以展览的形式,面对全世界的未来?
2020年2月-4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针对研一、研二学生开设了一门名为《面向未来的策展实践》的研究课程,意在探寻当下关于策展潜在或可预的未来。其中,课程的第四个单元,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联合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文化、批评与策展专业,设置了一个「2020」危机时刻的策展项目。
「2020」危机时刻的策展,以线上策展的模式,通过对危机的跨学科研究,以多维度的视角检视全人类面临的迫切议题,对“危机”的状态作出了辩证性的解读,在“一切正常”已经不复存在当下,探索应对“例外状态”的危机之道……
策展人共提交了六个项目:01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02防灾救助舱;03 INOUT/疫蝶效应;04 Q的泛阅读;05 knock knock;06 THE X FACE MASK!
项目在网龙网络公司技术支持下完成研发,基于线上策展的媒介平台,探索了游戏式交互体验、互动式信息交流整合、生发式话题迭代等呈现方式,为“非物质性策展”模式与策略提供了讨论与延展的可能。
「2020」危机时刻的策展项目链接
(手机端和电脑端)
http://design.cafa.edu.cn/online-exhibition.html
1
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
首展艺术家程毕迪斯、方政、葛宇路、宫一宁、胡婧飞&梁嘉慧、胡靖、黄筱茜、李思慧、李思奇、连吴楚、毛嗡嗡、全力、王一才、温晓彤、熊淼、许小艺、薛若哲、杨日升、杨松、张熙
策展人:贺彦朝、秦漫、任庆齐、张千艺
展览设计:贺彦朝、任庆齐、张千艺
技术支持:王旭旭、董弘轩、卞芷欣
在诸多科幻小说、电影中,都有一个老套的设定,就是当人类面临种族灭绝的危机时,会迁往其它星球求生。而此次疫情,更是让策展团队重新思考人类的危机问题。结合近年来各国组织对火星的探索热潮,于是就有了危机背景下在虚拟火星做展览的想法。
本次虚拟展览假设了一个真实存在却从未经验的火星场景,把“我们”放在未来星际移民的环境中寻找并探讨自我意识、生存危机、制度更迭以及文明演变的可能性。策展团队根据现有数据建立了一个火星模型并将此项目命名为——“我们人类²在火星”,在这个模型上开辟四个真实存在的火星场景作为开幕展览《点火!》的展示空间。分别是位于火星赤道的水手号峡谷、克里斯平原、拜格诺沙丘场以及靠近北极有丰富的水冰资源的科罗廖夫火山口。
¹我们:作为参与者的艺术家、观众、策展人个体/自身。
²人类:在火星这个超越地球空间的新环境中,参与者作为人类的群体性身份,是更庞大的、且更本质的身份。
³在:我们以特殊的方式出现在火星并发生这种虚拟与真实交互的行为。
⁴火星:实际存在却又以虚拟空间的方式出现的的火星场所。
按照惯例,从地球发射什么东西到太空是需要有个“点火”仪式的,通常这个仪式是极其重要且令见证者兴奋的,因为一旦“点火”就意味着不再受控,更无法回头。“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这个线上策展项目亦需要一个“点火!”仪式。
在策展团队创造的新世界、新的公共空间中,首批登陆火星⁴参与“点火!”的人类²有二十余人,代表我们¹自由地在火星⁴表达自己对地球、对火星⁴、对人类²的看法,做几乎任何在地球上想干却不能干的事。
《一段凝固的湖》 全力 2020
例如全力,他带着一片湖水,一片地球家乡的湖水,降落在水手号峡谷。目前,火星上还没有液态水,似乎几万年前有过,水手号谷或许在过去就是由液态水侵蚀而形成的。在这片湖的周围,全力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我对过去对家乡的怀念里的第一位永远是气候,是水和空气石头苔藓结合的味道,这些北京没有,火星也没有。所以就把他们凝固在这片湖水里。”
《江石录》 王一才 2020
王一才的落脚点是克里斯平原,并在这里设置了一个记录信息的景观《江石录》。“在虚拟时代,我们以另一种身份来体验这个世界,如同数字幽灵‘精卫’一样在无数个平行世界进行移山填海,进行自我的复制、映射、挪运与信息再生。在火星,江石录是记录信息的其中一个景观,它看似自然,但是又充满了人工雕琢的痕迹。在时间的推移下,石头携带着内部的信息随波逐流,彼此冲刷碰撞和记录,形成一座信息时代的数字墓碑。”
“我们人类在火星”是一次长期的展览计划/空间/平台,在这个大平台下不定期举办不同主题与策划方式的展览,只有开端而没设定终止日期。每个展览/作品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参与者在任何时候看到的景观既是过程也是结果,过程和结果不再有区别。
策展团队认为线上展览最大的价值之一是呈现现实场景中无法表现的东西,基于火星这个物理上真实存在却人类无法触及的地方,线上虚拟展览变得有了存在的意义。从作品展示的角度讲,虚拟空间打破了传统空间、时间上的很多局限,让参展作品的呈现方式有了新的可能。另外从形式上,这次展览可能是我们见到的首个用真实3d模型场景进行体验的展览,这种突破性的体验方式给艺术家、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兴奋感和参与度。
展览链接(手机端和电脑端)
http://design.cafa.edu.cn/onlineexhibition/mars/
(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 展览入口)
2
防灾救助舱
策展人:赵德玉、马奕奕、龚奇骏
展览设计:赵德玉、马奕奕
技术支持:李敏利、叶凌、刘梁浩、蔡扬兴、徐浩彬
灾害面前,人类如何自救?传统“知识科普”塑造了单一思维模式下的应对灾害的自救方式,结合此次疫情,策展团队希望利用网络空间的维度建立多视角的实时灾害知识档案,解构传统“知识科普”的线性编辑模式,塑造一个更全面的看待知识的方法。
本次线上展“防灾救助舱”中,作品不是被简单地数字化并上传到互联网,而是通过利用诸如系统设计以及与多种社会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调动个体的能动性,即“UGC(用户生成内容)”。通过个体知识生产以及事件纪录,搭建一个专门针对灾害的线上协同自救平台。展览中没有艺术家,实则人人都是艺术家。
展览链接(手机端和电脑端)
http://design.cafa.edu.cn/onlineexhibition/fz/
(防灾救助舱 展览入口)
3
INOUT/疫蝶效应
艺术家:郑萌泽,胡帅,刘子阳,贺婧,李峥,刘佳钰,陈娱,梁文华,安静……
策展人:李峥、刘思婷、王梦涵、赵卓夫
展览设计:李峥、刘思婷、王梦涵、赵卓夫
技术支持:罗佳、王文清、余福冰、刘梁浩
如果一只南美洲蝴蝶扇动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引起一场龙卷风的话,2020年的新冠病毒,足以使我们的世界经历一场无法预估的蜕变。这种由微小的病毒引发到个体人类进而引发社会的连锁反应被称为“疫蝶效应”,它与蝴蝶效应有着相同的非线性发展模式,同样是由极其渺小的单位引发,同样造成了多维的链式反应,同样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等等。在疫情危机下,未来策展何为?
展览从蝴蝶效应与疫情的关系展开,讨论的不只是新冠病毒灾难本身,而是从蝴蝶效应这个社会定律研究疫情危机;探索疫情带给人类世界的链式反应,以及作为智慧生物的人类面对病毒的反应机制。
以动态的线上展览形式视觉化病毒危机,数据可视化疫情下的情感共振。通过对灾难事件的回顾和梳理,将客观数据以及大众情感的变化为观察切入点;以“你、我、他们”为主视角,提出问题以带动话题的产生,激发观者深度参与展览,新生的作品在洛伦兹吸引子的算法轨迹上裂变生长展览的体积。
李峥的策展团队们提供一个展览的试验场、工具、游戏,需要这场展览的参与者一起自生长。参与者可采用以下三种合作方式:
第一种:提供你作品现有的图片、视频资料,策展团队会与专业的技术团队为你设计虚拟展示方式;
第二种:在现有作品基础上根据线上展览特有的展示特点进行再次创作;
第三种:成为“疫蝶效应”的驻站艺术家,会为你建立个人线上艺术展览展示空间,成为你向公众展示艺术的虚拟名片。
展览链接(电脑端)
http://design.cafa.edu.cn/onlineexhibition/inout/
4
Q的泛阅读
参展艺术家:
董颖达、巩毅、胡斯、刘诗阳、ShumWW、Takahashi(日)、Tom Waldron(美)、许栗川、于笑、郑令郁、张凯航
发起人:刘诗阳、于笑、巩毅
展览设计:巩毅、于笑、刘诗阳
技术支持:许翔、张学智
与其将这次的项目称之为展览,发起人更愿意将其看作为一个特定时间段内一群以视觉语言为创作工具的人们进行的思考行为。
Quarantine意为检疫隔离,发起人列出以Q为首的所有单词,分批次放出并邀请视觉艺术家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有别于其他项目的地方在于,发起人事先不预设一个固定的主题,事后也不总结其是否形成了某种风格,这是一场“弱命题”的写作,却也是一次多点扩散的思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发起人还会继续放出新的词汇以供创作,并期待看到更加多元的思考。
展览链接(手机端)
http://design.cafa.edu.cn/onlineexhibition/raq
(Q的泛阅读 展览入口)
5
knock knock
策展人:马小萌、刘雅心、黄昔妤
展览设计:马小萌、刘雅心、黄昔妤
技术支持:黄涛、许翔、刘梁浩
新冠病毒以爆发性传染病的方式唤起了人们对危机的恐慌以及解决危机的紧迫感,但实际上危机从来就不曾远离我们。黑格尔虽说过“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但我们仍然需要反思当下存在问题,在下次危机爆发之前及时遏止。
而我们所反思的实质上是过往“二元对立”思维所带来的问题。这种思想简单粗暴地将世界划分为“西方和东方”、“男人和女人”,并以其中一方作为中心和主导,使得位于“次要”地位的一方无法得到正视,同时这样的划分也间接抹掉了介于两极之间的多样性。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原则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展览的主体部分,文字作为人类社会等级制建立的载体处于缺席或失效的状态,而往往从属于文字的标点符号以及简单几何形所构成的图像成为了主体,“knock knock”以一部动态漫画呈现,以标点符号和简化的图形为线索,通过画面中文字和写实性图像的缺失,解构其历史意义中所暗含的等级制度和他者的凝视。
而策展团队所反思的实质是“二元对立”思维所带来的问题,选取了在这种视角下长期处于“被征服”和“从属”地位的生态与女性为切入点,来挖掘问题的多样性。
建立“动态平衡”首先需要“打破”固有的“二元对立”原则,这也是展览主题“knock knock”想表达的含义。策展团队希望通过强调敲击或者敲门的动作,打破观众可能存在的一种偏见和固有观念,对现状进行反思;而正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正是反思和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展览链接(手机端电脑端)
http://design.cafa.edu.cn/onlineexhibition/knock/
(knock knock展览入口)
6
THE X FACE MASK !
策展人:秦瑗璟、鲍怿文、苏扬
展览设计:秦瑗璟、鲍怿文、苏扬
技术支持:李敏利、陈亮、叶凌、何松航、张蓬
在这次疫情中“身份识别”成为一个引发关注的重要话题,疫情期间无论是在医疗环境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口罩成为了重要的防护用具甚至成为我们面部日常的延伸部分 。然而被防护用具遮挡住的脸部,对人类身份的确认和感情的传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人与人之间接触过程中,首要信息就是从面部出发的身份认知。人的面部特征承载着身份识别、情感表达、信息传递等多重功能,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内在思想的物质载体。
「THE X FACE MASK!」以“身份识别”作为切入点,从面部遮挡所引发的问题出发,主要在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这两个维度内来讨论面部识别问题。旨在从艺术和设计的角度,引发观者对疫情和危机、对自我和他人、对真实和虚假、对现在和未来即将面临的身份认知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展览名字中的「X」代表“未知数”,它不仅说明了展览内容的未知性,同时也映射着两种环境中面部身份的未知性。策展团队将通过线上展览征集的形式寻找正在行动的艺术家,通过引入图像、视频、装置、可穿戴设备或是虚拟数字作品的方式发起一个线上展览项目…
展览链接(手机端和电脑端)
http://design.cafa.edu.cn/onlineexhibition/xface/
(THE X FACE MASK!展览入口)
「2020」危机时刻的策展
学术主持:宋协伟
学术顾问:
张欣荣、Prem Krishnamurthy、纪玉洁、
李贝壳、龙星如、Alison Green、Lee Weinberg
技术顾问:
葛岩、林通、何秀凤
总策划:
薛天宠、王乃一
策展项目: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
策展人:贺彦朝、秦漫、任庆齐、张千艺
展览设计:贺彦朝、任庆齐、张千艺
技术支持:王旭旭、董弘轩、卞芷欣
策展项目:防灾救助舱
策展人:赵德玉、马奕奕、龚奇骏
展览设计:赵德玉、马奕奕
技术支持:李敏利、叶凌、刘梁浩、蔡扬兴、徐浩彬
策展项目:疫蝶效应
策展人:李峥、刘思婷、王梦涵、赵卓夫
展览设计:李峥、刘思婷、王梦涵、赵卓夫
技术支持:罗佳、王文清、余福冰、刘梁浩
策展项目:Q的泛阅读
发起人:刘诗阳、于笑、巩毅
展览设计:巩毅、于笑、刘诗阳
技术支持:许翔、张学智
策展项目:knock knock
策展人:马小萌、刘雅心、黄昔妤
展览设计:马小萌、刘雅心、黄昔妤
技术支持:黄涛、许翔、刘梁浩
策展项目:THE X FACE MASK!
策展人:秦瑗璟、鲍怿文、苏扬
展览设计:秦瑗璟、鲍怿文、苏扬
技术支持:李敏利、陈亮、叶凌、何松航、张蓬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联合单位:
网龙网络公司
学术合作单位:
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 | 文化、批评与策展专业
(注:文章内容来源“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