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07-09 00:00
7月3日,“渺”青年艺术家汤杰个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启幕,展览呈现了汤杰近年来的15件重要装置作品,也是艺术家迄今表达链最为完整的展览。
汤杰的作品富于实验性,他用科技与中国哲学相结合,通过人与作品之间的互动,趣味地带动观者的联想,为雕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展览策展人唐尧介绍作品
本次主题为“渺”,在展览策展人唐尧看来格外契合:“‘眇’字非常广大,也渺小精微,而这个字也恰好扣住了汤杰作品的两个特性:一方面是宏大宇宙观,另一方面是微观的混沌系统。他的作品突入四维雕塑,是一种充溢着宇宙诗性的艺术表达。”
展厅现场
汤杰擅以自然物质为媒介进行创作,探寻人与物、人与社会、物与世界的关系。他介绍,起初选择自然物,是因为童年记忆中的亲切感,“我自小在乡村长大,自然事物是儿时经常接触的东西。但进入城市后,与自然渐渐远离,所以我想在作品中回归到内心,选择质朴天然的材料。”
《本末》综合材料120x120x520cm 2013
2013年,鲁迅美术学院雕塑本科毕业时,汤杰以石头作为材料的《本末》雕塑装置获全国美院雕塑毕业生最高奖“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大奖,后入选“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并被山东美术馆收藏。
《何途》水、石头、电子元件、铁 200x200x28cm/6 2015
汤杰采用“顺物”的方式进行创作,尊重物,用心感受物,而非主观言表,其传达的情感也更为纯然真实。在作品《何途》中,汤杰创造了一个动与静,变与不变的空间场。围绕中心之石有四环,水上为阴、水下为阳。蜡烛点燃入场,火苗随波流动,外围之水流动越快,靠中心者则越慢。火苗在外围环绕数圈后,碰撞石头进入中部,随机选择一块石头依靠停留,而后或飘走,或遇水而灭。
汤杰表示:“在创作中,我只是去发现了这些物,但作品是物自己在叙说时间流逝下,自身状态的变化,并不是我的主观叙说。”
《如初》沙子、水、透明盒、电子控制元件 30x30x140cm/6 2014
《如初》
2014年汤杰创作了作品《如初》,也是这件作品,让本次展览总策划席宇认识了汤杰。至今回忆起来,席宇依旧感叹:“即使起点已让人惊叹,但汤杰的创作并没有停歇。经过6年的沉淀,通过展厅中的15件作品,我们能看到他在进入下一个状态时,依旧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动态实践设计》综合材料 250x118x110cm/6 2014
《石头计划》系列
《石头计划》中,汤杰从改变一块石头出发,把石块变成碎石,把碎石变成石器,把石器变成利器,最后变成飘在空中的箭,每支箭都在空中有序无序的旋转着,这是一种复杂、矛盾、无方向性的状态,石头计划是对自身每个状态的认知,是一件延续创作的作品。
这种持续递进式的个人创作方法论,在评论家孙振华看来,是非常值得可取的。
孙振华认为,汤杰的作品特征是坚持“运动”的主题,“他的作品不管什么方式都会产生运动,这个运动带有人文色彩,关乎他的兴趣、爱好、对生活的观察。互动参与是当代时代艺术发展的核心概念,而汤杰的运动就包括,通过运动和观众产生的关系,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人之间,还有运动带来的时间、空间变化等等。”
《红白》不锈钢、烤漆、电子元件 310x70x30cm/6 2019
《红尘》沙子、透明玻璃盒、电子控制元件 92x92x252cm/6 2015
《塔尖的尘埃》沙、铁、电子元件 90x90x120cm/6 2015
开幕式现场,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林栋也希望,汤杰能通过努力创作出更多维度的作品。
此外,汤杰是宝龙美术馆近几年举办的最年轻的艺术家个展,谈及本次展览契机,宝龙美术馆副馆长吕美仪表示:“开馆两年多以来,宝龙美术馆一直很重视教育,承担着公共教育的社会责任,在这个充满夏天气息的季节,汤杰用一种非语言性的,满载情感的方式来展现自然万物的律动,希望能为观众带来更有活力的选择,推动当代艺术,挖掘新生力量。”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3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