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光感理念日记(2)
Light Sense Idea Diary
“异彩作为一种能量场,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张朝瑞(DaDa.Ryan)
张朝瑞DADa.Ryan《99.04.21347》簇族装置摄影 2021年
要想询问体验的结果,首先要问行为的目的。艺术从诞生之日起都因伴随在光影的历史里发展,作品光与影的描述是画家对光体验后分享的结果。画面产生的样貌与人的思考相关联,追逐光、研究光是原始的人类探索,其探索延续的深度和广度囊括当今大多数科研成果。
史学界将人类从会使用火,把人从动物界中区别出来。这就证明①火(或光)的使用②获得照耀之光③探索研究光下的事物极其重要。原始社会里,正是火关联着热能、照耀、生命繁衍等,由此概念转化后产生对太阳的崇拜。
因此,光照耀后的感受之美是审美意识中最圣洁的美,最高尚之美。
逐光生命体会以光的直接或间接的照耀体作为探索和发展自身的使命。个人的观点是:人类文明史是一个追逐光感的文明史。
张朝瑞DADa.Ryan《99.04.21348》簇族装置摄影 2021年
这里举个动物界的例子:科学家们发现飞行的鸟类和昆虫主要参照两个系统飞行,一个是地磁场或回声定位,一个是光的定位。
昆虫更多的依赖于光的定位导航。月光或太阳光基本上是平行光,昆虫只要确保自己的飞行方向与光线之间的夹角为固定值,那么它的飞行路线就是直线。亿万年来,昆虫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为自己导航的。经过动物科学研究计算发现飞蛾是按照光线的∠45︒度夹角飞行。
但是“人类出现后,夜间的点光源越来越多,点光源发出的光不是平行光,昆虫不知道,它们还以为是天上的星星,继续按照“飞行方向与光线夹角为固定值”的方式导航,飞行路线就不再是直线,而变成了等角螺线,盘旋着趋向光源。生物的本能是向自己能看得到或能看得清的目标前进,所以在白天光照条件好的时候,任何动物都不会奔着最强的光源(如太阳)而去,而是各自在视觉良好的条件下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目标,动物感兴趣的目标首先是食物。”①
张朝瑞DADa.Ryan《99.04.21349》簇族装置摄影 2021年
动物的本能行为动机就是觅食,体验可以校准行为的取向,而由光或因光产生的感受引起的生物进化则是一个漫长的生物编年史。
艺术从感受光感而来,请再次感受这些簇族摄影作品,从群居部落样貌到现代文明的社会生活,人们脱离繁重觅食生存后,变得高尚起来,将多余的时间用在光的感受和研究中,发展了科学、哲学、宗教等学科。
2021年3月15日
①资料来源:中国照明网 作者:李华辉 何明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