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事实上,如今橄榄山呈现的形态并非它的最初样貌。开启于2017年的橄榄山,经过不断地沉淀与摸索,在与HYLLA相遇后,经2020年的重新定位更新成为了现在的模样。在继承原本的社区纽带意义、本真自然的运营理念的同时,以经典设计物件重焕新生的橄榄山,留存出一种超脱时代的温度与记忆。
初进橄榄山,映入眼帘的是吴观真的苎麻漆画《白日梦境》,极好地烘托出橄榄山的自然美学。
起居室、会客室、书房、书写室、茶室、小花园……上下三层的小洋房,被有条不紊地划分出多重空间,形成“家”的综合形态。以Hylla Collection从世界各地的拍卖行、中古家具店、古董市集、独立手作人等处精选而来的好物为线索,HYLLA式生活情境在橄榄山得到延伸,在广州这片新与旧交汇之处,形成其独特的时空场域与美学体验。
Kandidaten Easy Chair如同雕塑的有机线条,被一旁Eye Table的圆润与Milo雕塑的灵性所中和。Akari柔和的灯光仿佛穿越时空而来。
入口的蕨与Paulistano Chair惬意对望。丰富的植物元素,增加了橄榄山的有机生命力。
在呈现中古家具气质的过程中,橄榄山的空间设计也功不可没。设计师罗秋文(现在建筑)在重新粉刷的墙面中,刻意保留了部分建筑原本的红砖元素,将现代与历史感融为一体。同时,木结构立方框架的加入,使空间呈现出异样的错位感:像是闯入这里的异物,却又紧密联系着不同楼层与房间;原本方正的布局被重新切割,诞生出存在于想象中的异度空间。
木质框架的介入,使空间置于抽象与具象、幻想与真实之间,呈现更丰富层次的解读意味。
新与旧、矛盾与和谐、过去与当下……看似冲突的元素在橄榄山得以不断消解与重组,在光影的流动变换中,形成其耐人寻味的独特气质。
Connecting the Community
连接社区的起始
东山口的建筑群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初,由当时的海外华侨、达官贵人兴建,是广州市现存最大规模的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近代建筑群。
这里充分融合了西洋建筑与本土文化的特点:红砖墙面饰以琉璃绿瓦,哥特式复兴风格融合伊斯兰式拱券,欧式雕花与栏杆搭配岭南花砖……在时光的浸润中,保留至今的东山口建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是构建理想多元社区的天然土壤。
橄榄山的主理人、在地文化的创始者Susan深谙这一点。出身潮汕纺织世家的她,以服装设计师为起点,早年创立了定制成衣品牌NISISS(怡夕),用真丝等自然材料与人进行互动、对话。如今的NISISS,早已发展成为国内最高端与前沿的服装品牌之一。
在服装设计事业步入正规的同时,Susan逐渐将目光转移到空间设计与社区文化建设上来。她热爱东山口独特的混合文化属性,试图为这片传统社区注入新的活力,“重建熟人社区的生态”,构筑新的人文生态与地域文化。
东山口的生活剪影
以在地文化为切入口,从橄榄山开始,一个又一个形态各异、精神共通的空间在东山口落地,延伸出一种有机的美学生态系统。
主打诗歌与文学的气味概念店“白鸟之歌”,收录了香水、展览、精品咖啡等多种业态;继承橄榄山原初样貌的“二丁里”,通过器物、服饰、版画、中古家具、咖啡等物,构建日常生活的新秩序;承载当代艺术视角的“LPS画廊”,以优秀而新锐的国内外艺术作品呈现新的独立思考……一个个独立而个性的空间,重新点燃了这片传统社区的活力。
优秀空间的辐射效应,也吸引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前来扎根、生长。编辑时尚与搭配美学的“PROVERBS作者”、精选中国独立设计的买手店“A BRICK by LABELHOOD”、以无国界料理连接人与人的“BigFish&Vee”……
文化、艺术、时尚、商业、建筑、饮食、生活方式,多重维度的空间整合,发掘出东山口隐藏在历史底蕴中的全新特质。如今的东山口,俨然正在成为一个充满人情味与生命力的新型社区。
在东山口社区的生态构建过程中,空间的意义早已超越其存在本身。从审美语言、情绪感知到价值传递,每一处空间带来的,是为日常生活注入的灵感,也是足以抵御时间侵蚀的心灵力量。
而作为这一切的起始点,橄榄山并不多言。这座位于东山口的城市会客厅,不断吸引着志同道合的朋友前来,又将在其中感受到的价值观传递出去。如同它看得见对面居民活动的窗户一样,橄榄山连同它延伸的枝叶一起,早已成为了社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连接城市与社区的关键纽带,也是提倡个性、多元与品质的文化符号。
让人不禁期待,待门前那棵橄榄树枝繁叶茂时,这里将生长出如何浓密而丰富的社区森林——它将是比有形之物流传更久的精神宝藏。
✶
我们想要研究的实际上是很简单的形象,那就是幸福空间的形象。在这个方向上,我们的探索可称作场所之爱 (topophilia)。
——加斯东·巴什拉
✶
往期资讯
作者:LPS在地公园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