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艺术面临巨大的发展与变革,既有主张中国画是国粹,必须继承其传统的看法;亦有主张革中国画的命,全盘向西方学习的观点。而林风眠则秉持着“中国艺术之长正是西方艺术之短,而西方艺术之长恰恰是中国艺术之短”的主张,将中西融合于一体,成为促进中国艺术走向现代化之路的伟大先驱之一。在他的绘画中,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蕴深长,还体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前卫新颖,其创作范畴包括古典仕女、人物、静物等不同题材,超越空间与时间、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框定与限制,从而塑造出具有民族性、文化性与创新性的艺术风格。
林风眠早期照片
林风眠擅于从传统京剧等戏曲文化中汲取灵感,并结合西方现代主义的绘画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形式。他对戏曲的迷恋要追溯至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左右,从杭州艺专前往上海工作时,便逐渐关注到了戏曲所具有的形式美与艺术美。他曾提及创作京剧系列的概念:“时间和空间的矛盾,在旧戏里似乎很容易得到解决,如毕加索有时解决物体,都折在一个平面上一样。我用一种方法,就是看了旧戏之后,一场一场的故事人物,也一个一个把他们迭在画面上,我的目的不是衣物、人物的体积感,而是求综合的连续感…。”林风眠捕捉到了京剧中的独特形式,并借鉴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以此呈现连续性的故事情节。“宝莲灯”作为京剧系列之一,不仅是其风格转型期的重要作品,也是融合中西美学思想与艺术形式的集大成之作。
LOT 2002
林风眠(1900-1991)
《宝莲灯》
72 x 74cm
布面油画
款识:林风眠
宝莲灯戏照
《宝莲灯》是其同名系列作品之一,在此系列中是较为特殊的存在,其材质主要以布面油画来进行创作,由原藏家于1990年代在纽约拍卖会获得。作为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它讲述的是三圣母之子沉香长大后,勇夺宝莲灯,并用其劈开莲花峰救出母亲,最终获得团圆的故事。但在此画中,三圣母与沉香并非主角,而是主要以反派角色华山圣母为表现主体,身后面目狰狞的天兵神将包围四周。
LOT 2002《宝莲灯》细节图
LOT 2002《宝莲灯》细节图
LOT 2002《宝莲灯》细节图
不同于天兵神将的京剧式脸谱,华山圣母的描绘倾向于仕女画的表现手法,运用了敦煌壁画与陶瓷的用线方式,细长的眼角与精致的五官具有古典韵味,修长的身型与挥动的姿态表现柔中带刚的品质,刚劲的笔法与准确的线条体现出反派的凶狠果决,黑白为主的对比用色渲染出恐怖危险的氛围,三角形的构图形式使主要角色及从属关系产生鲜明的对比。华山圣母张开双臂使衣服形成的羽翼薄纱,在危机四伏的情境中仿佛象征着“插翅难逃”之意,营造出紧张惊险的戏剧性与冲突感。
1987年,吴冠中拜访林风眠老师于香港家中
此外,画面由不规则的图形排列而成,相互重叠与堆积,使人不禁与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联系起来,直线与曲线交错分割的几何形体不断拼接与重组,以平面性的表现手法凸显出三维的立体感,展现处于变化中的人物形态与故事情节,使画面始终处于静态与动态、时间与空间的并置之中。之所以对于这个题材尤为偏爱且反复描绘,可能与他年幼时母亲曾遭受家族迫害有关,他认为母亲在经历了残酷的人生磨难后,仍保持着温柔与坚韧的特质。
他试图通过“宝莲灯”来影射母亲的故事,同时也渴望像沉香般变得强大,拯救其于水火之中,表现出对母亲的关爱与深情之感。
林风眠 《宝莲灯》 1950年作
香港苏富比2020年07月08日 LOT 1040
成交价:HKD 9,775,000
这一题材延续了三十多年,其主要人物的面貌也历经不同的变化,有别于早期对东方古典美的纯粹再现,这幅画虽然保留了这种传统仕女的表现方式,但更多突出了西方立体主义及表现主义的艺术形式,林风眠借神话传说来表现对传统艺术及现代观念的延续与创新,以女性形象来体现出对封建社会与旧有制度的反抗与突破,融中西之长来诠释民族文化的内在意蕴与精神品质,创造出独树一帜的视觉语言与艺术体系。
LOT 3120
林风眠(1900 -1991)
《瓶花》
67 x 61cm
设色纸本 镜心
1947年作
款识:林风眠。一九四七年。
钤印:林风暝印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2秋拍LOT 1176
原为美国私人收藏
花瓶的弧曲之美、瓶中花的线条之美皆谱入了林风眠的笔端,以蓝色笔触交错铺陈,强烈的对比之下,画面层次丰富,和谐的统一在一幅画面之中,呈现静谧之美。此画在构图方面,表现出对传统国画立轴与横卷的摒弃,方纸布阵,构图饱满充实,且无题跋,强调绘画性而淡化文学性,求得画面的最大扩展与紧缩。其清晰的垂直线与水平线和均等的长宽比例,更予人以敦厚、坚实与稳重之感,呈现瓶花的静态之美。
LOT 3120《瓶花》细节图
其次,画中又以花瓶的“圆”呈现出寓圆于方的设计,追求“破”的同时以花来打破这种规则的形状,特写式近景描绘瓶中之花,重视平面构成给人带来的强烈感受,求取的是单纯、明朗、果断、突出,从不缓慢地叙述和陈列。林风眠自30年代末至80年代,主要在方形中千变万化,其中“特写式”和“均衡式”在这幅《瓶花》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其次,在林风眠的绘画中,色彩的多样统一是极重要的品质,不论是以颜色彩色为主的画,亦或是墨中掺色的黑白画,都是在统一的大色调中又富含丰富的小色调和色调层次,《瓶花》中就是在纯白的背景中,呈现鲜丽的蓝色调,细看之下夹杂着绿色和紫色,作为大统调中的一个局部对抗因素出现,“如诗中的自由诗和音乐中的复音一样”,既有层次又和谐统一。在林风眠为数不多署有年款的景物画——《瓶花》中,我们尽可领略林氏这种寓圆于方的静谧之美。
LOT 3121
林风眠(1900 -1991)
《睡莲》
35 x 34cm
设色纸本 镜心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暝印
林风眠善于画浓黑的美:黑乌鸦、黑松林、黑鱼鹰、黑渔翁、黑屋、黑礁石……同样他也善于表现洁白的美:白鹭、白莲、白浪、白绣球……他牢牢掌握了西方现代绘画中黑白灰之间的整体组织关系,以及其间的辩证关系。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恶劣环境中奋发向上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的写照。
LOT 3121《睡莲》细节图
满幅大面积的黑色浓郁却不沉闷,展示了林风眠独具一格的设色技巧。在浓郁的黑色对比下,白色的荷花色韵晶莹剔透,碧绿的荷叶迸发出勃勃生机。林风眠的荷塘系列作品,善于通过黑白的对比营造沉郁孤寂的意境,却并不一味消沉或顾影自怜。相反,他的作品往往具有雄浑的力度和宏阔的意境,在感伤中往往又藴涵着勃发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希望,并且展现自身孤傲、高洁的情怀。看似粗率却意藴隽永,令人观后久久难以释怀。
LOT 3122
林风眠(1900 -1991)
《苇丛翔雁》
66 x 68cm
设色纸本 镜心
款识:林风眠
铃印:林风瞑印
来源:香港苏富比2013秋拍LOT 1186
画中充斥在近处的苇丛,线如急雨,有些又极尽缠绵,远处是墨中掺色,色墨叠加、渗化、集结、沉积而形成的深色意象,被纳入方形构图,与竖长、横长的尺幅和传统样式拉开了距离。作品色墨浑然,并将鲜纯之色尽可能减少到最低程度,突显了黑的悲凉和白的寥落,具有孤寂而苍远的美学内涵。仿佛是抒情诗,蕴藏着深远的意境,透露着浮萍苇叶经霜打,失途归雁去复还的诗情。
LOT 3123
林风眠(1900 -1991)
《渔歌》
66 × 67cm
设色纸本 镜心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暝印
天空、堤岸、水由上而下,平行展开,乌云遮天风雨来,一叶孤舟两只黑鸟,岸边芦苇摆不尽,水天模糊烟云排。绝妙的平远法构图,纯色水墨的芦苇丛,留白的水面映着光,显得空旷而寂寥,林风眠通过浓厚的墨色渲染出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氛围,一阵阵风刮过,鸟儿依偎着整理羽毛,水面依旧平静,自有一般萧瑟与久经风雨的从容。虽黑云压来,没有悲戚与慌张,顺着水面目光延伸到画面中央的远山,一种美在此时也已蔓延过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