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09-22 08:18
撰文 | 邹萍
2022年中,“三重阶”第二回在杭州开启。
相较两年前的首秀,其思忖更深,范围更广,也更聚焦个体的能量场。
综合现场、作品、艺术家、策展逻辑、文本讲诉、研讨主题等线索,可知这个聚焦当代手工艺的展览不止于展。
换句话说,它是因手工艺而起,却希望落于更阔大的“民生”。
这确实充满想象。
意象背后的持续发问
“三重阶”三字源起《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核心指向的是传统与当代间反反复复的纠缠关系。如今,被用于手工艺的当代语境,暗指诸多千丝万缕的情怀与思虑。
“如今,当代手工艺前所未有地‘热'。”刚从几大博览会现场回来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总馆长、展览总策展杭间坦诚面对此“兴盛”之局,却也更纠结手工艺与美术、设计、时尚、生活等世界的关系,这份情绪正持续通过“三重阶”发问。
第二回,其选择的三重逻辑是:手工艺与科技、手工艺与艺术及手工艺的自我破局。这构成了展览的三个版块:“遗所思:科技时代的功能实现与技术转向”“忽如寄:装饰艺术还是‘纯艺术’的工艺”“道无因:手工艺的当代重构”。对手工艺文化在地性关联与特征成为本届的内在转变。超越作品本身的逻辑线索不断衍生出新的创作、思想与精神以及价值判断之问。
对此,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副馆长、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连冕有同感:“第二回‘三重阶'比第一届‘三重阶'。有更大的蜕变,在思想性上关注了非常多的问题,在艺术性上也有质的飞跃。”
因此,这些“发问”,最是珍贵。
第二届“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座谈会现场 嘉宾合影
“生活方式的变化与科技的发展,导致了一些功能与形态的变化,使传统的一些器物失去了作用,或由新的材料取代,但对于功能性的要求未发生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展览策展人吴光荣观察到,最先提倡全手工成型的宜兴紫砂至少在1972年很多生产就已达到半机械化,之后消失再复兴,“今天科技进步越来越明显,这是无法抵挡的。作为艺术家来说,怎么用科技去发展手工艺,这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加过两届“三重阶”的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吴腾飞深谙东阳木雕家具行业的当代危机,“我个人认为是对未来市场需求、未来审美以及理论认识上的不足而导致的。这个行业最缺乏的是设计与创新,手艺人缺乏审美的认识。从技术到艺术的转变是‘三重阶'发展的思潮,不仅是我们木雕家具行业,传统行业都需要面临‘三重阶'的问题。”
第二届“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座谈会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毕业的方成哲也敏锐意识到类似困境:“技术一方面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限制了很多东西。”智能时代和数字社会的现实,需要的精神生活是什么?当功能优势和材料优势不再,那传统手工艺的优势在哪里?“我认为手工艺方向应该更加注重手工艺术审美的重建。”
面对热闹非凡的元宇宙话题,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范炜焱虽参与过有关项目,“但这类作品与工艺美术彼此无关,它是商业的一种操作方式。”他们却也同时进行着缂丝虚拟仿真的研究课题(当前仅是体验状态),即通过计算机技术把缂丝全部分解重构,让学生利用鼠标互动方式来尝试制造缂丝,“真正的手工艺者还是要与材料、工具产生联系,在触摸真实的相互作用时会迸发新的灵感。”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总馆长、展览总策展杭间(右)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副馆长、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连冕
“无论是装饰艺术还是‘纯艺术'的工艺,我们对于材料的情感很复杂,既想拥抱,又想逃离。”深入研究陶艺和玻璃艺术的高俊杰则强调相较“将重点置于手工艺是否应该去拥抱数字并进行技术提升,我更关注数字的手工和手工的数字这两个问题,这也是手工艺在当下避免不了的问题。”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陆斌同样对身份定位有疑问。在他看来,当代手工艺在传统手工艺和当代艺术的夹缝中被双重排斥,因此当代手工艺的重构应该回到原点,从“用”字出发,延伸并跨入数字时代。
诸问背后的诘难之果
这些反思源自个体但非仅为个体。
早在1986年,杭间就通过刊发在《中国美术报》头版头条的《对“工艺美术”的诘难》一文直击困境所在,后又在《“工艺美术”在中国的五次误读》一文中明确指出百年来有关“工艺美术”的五次“误读”:“…而面对‘阅读'所在场域的复杂因素,‘自觉误读'比起原作及其误读更具有行为过程以及在地的合理意义,因此,对‘工艺美术'的误读实际指向一种建构,而这正是‘现代性'问题在当代的重要策略。”
这其中对手工艺概念的“误读(misreading)”并非单线,而是错综复杂。此现象的背后,正是中国百年变迁中各种试错和择路时带来的劣势影响。它们的诞生是必然的,但并非必然合理。二十一世纪前期,在全球疫情的催化下,其与中华民族沉淀几千年的悠久文明不可避免地激烈碰撞起来。
第二届“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现场
当代刺绣名人梁雪芳便是这段历史的绝佳代言。1965年出生的她自幼随母学刺绣,后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文霞和清华大学林乐成,进行纤维艺术研究。从手工艺到当代艺术、时尚生活,她的感悟既深又独特:“我觉得传统工艺从广义上讲不仅仅指刺绣,也可以指书法、国画等。它们所面临的危机主要来源于时代的迅速变化,而人们内心的需求却没有改变。”的确,传统精神与当下从未远离。毕竟今天的身体、心智和情感与古人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超越。
这次“三重阶”,她和艺术家宋振联手呈现了结合装置和影像的刺绣作品《去留无意》,轻盈美好间恰当链接着传统与当代:“传统与我们当代枝繁叶茂的‘树'是没法分开的。传统有如树根,根深才能叶茂,根如果没有扎进土里、扎到深度的话,叶是不会很茂盛的。”
第二届“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现场
传统领域亦在变化。自幼随母舅-著名唐卡画师兼泥塑师诺桑先生入门习画、后入拉姆拉措唐卡学院深造和教学的嘎玛旦增则在本届“三重阶”中呈现了消防主题的唐卡,融合了画师多年对唐卡绘画的理解并逐步深入研究,以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将当下生活的细节呈现在大众面前:“这是一种突破,我们希望现代唐卡如同西方的文艺复兴一样,冲破宗教或其他的束缚,能够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艺术,从而为新时代推动唐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及示范作用”。
而喜欢研究器皿的王克震现任南京艺术学院金属工艺专业主任,这位当代金属艺术思考者不单聚焦器的外观、功能,更多关注于器的精神性。他从不避讳金工艺术的当代困境:“科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确实对传统的手工造物领域存在着冲击,同时也对从事这个领域的艺术家、匠人群体有着新的挑战和要求,造物的方式在不断革新,但大家也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多元化的考量,但最终对作品的完美诠释才是‘守艺人'的初心”。而他,不仅是“三重阶”的参展艺术家,也是策展人之一。
第二届“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现场
若说以上均为创作、题材等方面的“变”,那么范炜焱的实践则展现了当代手工艺另一种“变”的可能路径:凭借在爱马仕集团总部工作的经验,他对“文化”于生命、生活的浸润性、重要性与致命性有了不同感受,更藉此对缂丝产生了奇妙的情感:“手艺的生存基础是人类活动。因此在缂丝创新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困难在于传承人现代文化观念的转变。”于是,他逐步借力工业化产业力量,把缂丝合理融入现代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体系,构建独具高附加值的本土品牌,或许是一条值得探索并改善“遭遇”的路径。
回返溯源还是跨界破局?
困局之势和未来之谜,联手为手工艺的当代性打造了危机共存的情境。是打破重组,还是本就相依而存?是跨界求生,亦或早就藕断丝连?
或许,均非根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重回手工艺美学的本质就是重回‘材美工巧',在合成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那些天然的美材工匠赋予特别的意义,犹如黄昏时漫步在雾霾里的孤独者手里的握玉,不是一种美好的占有,而是一种存在的安慰。”
杭间此番话早就点破了迷津。
手工艺,本就与生活文化紧密相连,进而深度关联着人性。其复杂性地折射了土地、人、生产之间的关系,通过消费和流转,在纵向历史和横向生活中延续,在物品、人和集体及世界之间建立活力洋溢的关系网。
第一届“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现场
两年前,“三重阶”有过思虑。两年沉淀后,“我们从‘民生’角度,讨论当代手工艺的价值观,并试图建立手工艺‘结构’体系”。总策展人杭间期翼再次从“功能”和“有用”来重寻“作品”的价值,“‘承接’是我们对中国当代手工艺术发展的总体判断,三重之‘三’,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式的‘多’,并非一定是三条道路。另外,除了多,其实还包含着一种预言式的情绪——对由于科技快速发展手工艺术总有一天将会彻底‘变化’的忧愁……于是,第二届‘三重阶’我们也从选择‘人’(艺术家)重新开始,我们不是选择适合意图的作品,而是追寻人在技艺和材料上的精神世界。”
“三重阶”一直将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作为自己的发声地。
这里的“民艺”,采纳的是柳宗悦“民艺”之概念,本核非“民族”或“民间”而是“生活艺术”,即大众日常生活之朴素与本真性,这些民生细节亦反过来通过生活链接人、器、精神等方面的朴素审美关系,并通过生活的艺术,无论从日用品的功能、生活美学,还是民间智慧,综合起来探索和揭示物背后的思想,进而逾越审美,进入更普世的情感与现实。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这一切,与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所形成的漫长的、绵延不绝的文化内核息息相关。
这,或许便如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副馆长、展览策展人金晓依所言:“手工艺不仅关联到制造者的那个手,其实也应该关联到使用者的那双手,手工艺不应该仅仅是美术馆艺术,更应该是生活的艺术。”
或许,本质而言,手工艺从未远离,一直在线。
期待第三回“三重阶”。
参展工艺家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第一展区:
1. 陈明伟(骨木镶嵌)
2. 楚多、尼玛扎西、普布顿珠(藏毯)
3. 崔凯杰(竹编)
4. 方成哲(陶瓷)
5. 葛志文(石雕)
6. 苏八三(工具)
7. 吴腾飞(家具)
8. 吴作光(家具)
9. 泽培(雕版)
第二展区:
10. 范炜焱(缂丝)
11. 冯晓娜(漆艺)
12. 嘎玛旦增、格桑(唐卡)
13. 高俊杰(玻璃)
14. 苏献忠(陶艺)
15. 唐明修(漆器)
16. 王沁(玻璃)
17. 汪旺(金属工艺)
18. 王向荣(石雕)
19. 吴光荣(稿本)
20. 吴昊(陶艺)
21. 赵瑾雅(玻璃)
22. 郑剑夫(木雕)
23. 周桂新(竹雕)
第三展区:
24. 陈文才(漆艺)
25. 梁雪芳 宋振(刺绣)
26. 林芳璐(侗族亮布)
27. 陆斌(陶瓷)
28. 邵译农和慕辰(漆木工艺)
29. 孙文佳(漆艺)
30. 王克震(金属工艺)
31. 王雷(纸艺编织)
32. YDMD(金属工艺)
展品信息
陈明伟(骨木镶嵌)《骨木镶嵌茶桶》
楚多、尼玛扎西、普布顿珠(藏毯)
《宫廷毯系列·黄地团凤杂宝纹地毯》
崔凯杰(竹编)《竹架》
方成哲(陶瓷)《越窑莲瓣纹大罐》
葛志文(石雕)《大象无形写意砚系列》
苏八三(工具)手作金工工具系列
吴腾飞(家具)《上汐雅器系列家居设计》
吴作光(家具)《弥·茶空间家具设计》
泽培(雕版)《大藏经雕版》
范炜焱(缂丝)新缂家具系列
冯晓娜(漆艺)《栖憩》
嘎玛旦增、格桑(唐卡)《消防唐卡》
高俊杰(玻璃)《竹石图》
苏献忠(陶艺)《等花开》
唐明修(漆器)《水盂》
王沁 (玻璃)《卵式香盘 》
汪旺(金属工艺)《器NO.9》
王向荣(石雕)《几何空间学》系列
吴光荣(稿本)《吴山樵舍纪事》手艺日记
吴昊(陶艺)《现任闲人——叁仕醉》
赵瑾雅(玻璃)《Non-existent Existence 2021_1》
郑剑夫(木雕)《一百零八将》
周桂新(竹雕)《江南农家系列》
陈文才 (漆艺)《空相》
梁雪芳 宋振(刺绣)《去留无意 》
林芳璐 (侗族亮布)《LIGHT AND HAMMER NO.1》
陆斌(陶瓷)《97式花器》
邵译农、慕辰(漆木工艺)《木本心一No.4》
孙文佳(漆艺)《衍02》
王克震(金属工艺)《管器》
王雷(纸艺编织) 《今忆枣园》
YDMD (金属工艺)《勿忘我-咖啡杯》
作者:邹萍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