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韦嘉二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围绕着青春记忆和肉身经验进行反复的表达与追问。他的绘画,常常运用少年与成人交错的视角,现实与梦境交织的超现实场景,以及传统文人画式的诗意布景来建构出极富视觉张力的图像,在淡如云烟的叙述中探寻青春生命的盛放与凋零。韦嘉的创作之路始于石版画,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之后,他一直对人物题材抱有浓厚的兴趣,其早期作品也相应的具有单纯、简练的版画风格。2004年以后,韦嘉开始寻求形式与题材上的突破,因此改用丙烯作画。同时,他还吸收了卡通等流行文化元素,并融入水墨画的章法、格调及意境,逐渐形成一种有着简约的平面化图像,华丽的装饰性色调和雅淡的文人笔意的独特画风。
作为经历了九十年代社会高速发展和当代文化冲击的70后艺术家,韦嘉亲眼目睹了消费文化的兴起和理想主义的幻灭,并始终纠结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因此其作品中同时包含着既孤寂迷惘又独立坚定的情绪张力,进而揭示了一个艺术家在矛盾与挣扎中的自我觉醒与救赎。“Say Goodbye”系列创作于2007年,共计六件作品。用韦嘉自己的话来讲,“这一系列的主题是告别……是在生命中某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跟过去的自己说再见,跟过去生活说再见,跟过去生活中的某一个重要的人说再见”;与此同时,这一系列的创作中往往还带有一种强烈的逃离意识—“对我来说,逃离这件事或者说Say Goodbye这件事,是生命历程里亘古不变的一件事。”在2004年的《野蛮春天》中,艺术家已经试图在生命最繁盛的时候逃离它,至“Say Goodbye”系列则渲染出更加戏剧性也更加孤独的画面氛围。就此,通过“Say Goodbye”系列的创作,韦嘉开启了此后延续十余年的剧场式绘画方式,因此该系列也在其绘画路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节点性意义。
从构图来看,《Say Goodbye III》采取了一种典型的舞台式布局,两侧的窗帘仿佛巨大的帷幕,在徐徐展开中显现出舞台上的主角:身穿斗篷的小孩独自一人立于枝上,背后是交错缠绕的花枝,盛放的繁花以及隐入尘埃的幻象。作为韦嘉早期绘画中最重要的个人符号,小孩有着一双无邪大眼睛,但在面对沉默而冷酷的现实之时,“他的内心却是一个暗流涌动的世界”;与此同时,“斗篷”则是一件逃逸的武器,一旦穿上即可以隐匿于人世间,实现个体的自由。此外,在画面空间的处理上,艺术家刻意设置了一种二维半的特殊效果,将所有画面元素都投射到一个“墙面”之上,并以此来强调画面以及现实的某种虚假性。
由此,从孩童的视角出发,韦嘉将理想主义者的失落和童话式的幻想结合起来,塑造出一个暗黑童话的原型。而在谈及这件“Say Goodbye”系列扛鼎之作的特别之处时,韦嘉亦动情地表示:“我觉得这件Say Goodbye III,它在这个系列里确实是特别不一样的一件作品。它的不一样在于……它在唯美这个状态下的一种描绘和刻画。别的画通常有一种幻灭感,但这张画我现在看都觉得它蛮清新的。就背后的这片蓝色,包括上面的粉花,它真的是挺美的。但是跟这种挺美的对立的部分,恰恰是生命的某种无常……它有一种很脆弱的美。而人的这种复杂性,很难用语言去定义和描述的部分,恰恰可以借艺术家之手,通过这种对于图像的敏感,来搭建起来这样的一种空间,去让作者甚至观众,感知它背后的这种微妙的变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