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时·光 | 央美陕西校友回忆录三 | 武小川 / 知尽精微·行致广大——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一画室

2023-09-21 10:5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9/9f2c897c45cc9fdfa65dcadbd8e80117.png

编者按:

在时光中追忆,在追忆中沉淀,在沉淀中感怀。2021年出版的《时·光:中央美术学院陕西校友回忆录》,收录了27位陕西籍央美毕业生的回忆文章。那些深情的文字里,体现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友朋之间的绵长情谊,精神借此薪  火相传,艺术由此延绵永续。这次,我们将分为28期,将这份珍贵的档案奉献给读者,也见证着一个区域和一个学校之间长期的文化关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7629e3940b18d750be9214ea7bcf7a1f.jpg

《时·光——中央美术学院陕西校友回忆录》

武小川 陆英明 王晓华 陶加祥 郭继锋 编著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发行

2021 年 12 月第 1 版 2021 年 12 月第 1 次印刷

ISBN 978-7-5368-3872-7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b48f827f0531b5b7aaa8ce2768282e9d.jpg

本书出版得到

中央美术学院校友会的大力支持

 

知尽精微·行致广大


武小川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一画室

1994—1998 本科


当时间流逝,记忆无法在俗常的场景中被一一激活,曾经彩色的生活,也逐渐化为单薄的屏贴。回忆,就像一次打捞,将沉没于时间深处的往事,重新淘拣出来;回忆,还像一次加工淬炼,将埋藏于记忆海底的俗常旧事,结晶为琥珀,给庸常的生命带来某种“能与知道者言”的温暖。 


现在来看我们油画系那一届学生,见证了中央美术学院历史转折的一届。我们经历过王府井校尉胡同最后一年,经历过中转办学的最艰难的三年,曾经的校园环境,物非人亦非。我们也经历过一画室师资配备最全、最为自豪的几年,经历了最后一届的四年制一画室。那些记忆中的事物,全都变了,现在的我,只能在记忆的影像中,重新打捞那些依稀的人与事了。

 

我们是1994年入学的,当时一共有八位同学,依次是:刘伟平、杨澄、汪辉、孙楠、徐莺、孔繁程、武小川、田海鹏。 


按照招生的计划,本来我们班只招收四五名学生,不知怎的,一下招了八个人。后来听靳尚谊先生讲,他觉得我们班的考试水平非常高,是比较难得的一届,因此就扩大了招生的计划。至少有三个人是这次扩招的受益者。我当时都考虑,如果没有考上,还会坚持考一画室的,这种连续多年考一个专业一个画室的人,在考生中也不少,周围好些都是考过三四年的家伙,有实力和竞争力的,就那几个人,那是硬实力,一上手就知道,大家也都熟悉,会形成一个小圈子,相互加油。记得开学后的第一天,杨飞云、朝戈两位先生和我们班座谈,朝先生了解我们都是从各美院附中或艺术职业高中考上来的,开玩笑道:“你们都是二级工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b50d87a33c35777dfc2b06b7e0f9c844.jpg

悬挂于王府井校园“U”字楼的校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a965562af86704c4c010ff5551559b19.jpg

校尉胡同5号门牌

现在总感觉,王府井校尉胡同的日子,是鲜活的、清晰的,因为那个场景可能与一画室、与中央美术学院所代表的,更为贴切吧。古老的、幽深的U字形教学楼,满是爬墙虎,静谧神圣,那是我的圣殿。那悠久的、时空斑驳的宽阔走廊,洒满阳光的大扇的玻璃窗,贴满范画和学生优秀作品的橱窗,在我们少年心中,曾是如此遥不可及,如此美好,现在这一切,都成为现实,让人无限满足与兴奋。我每天都泡在画室中,踩着吱吱作响的木地板,看书,画画,聊天,不愿离开。每天都有全国各地艺术院校的学生、老师,轻轻地敲门,客气地询问希望能进教室参观参观,络绎不绝,这一切都好像在诉说,这就是中国艺术的中心和殿堂。央美无论是行政后勤人员,食堂师傅,售卖信封、信纸、画材的师傅,打扫卫生的校工,还是先生教授,对学生都是极客气极尊重的,这是一种我没有见过的层级关系:学生为大,先生教授次,行政后勤再次。好像大家都明白,这个学校是要以学生及其“开挂”的未来为目标。这会产生一种气质,一种被关爱、肯定与期待带来的自信气质,为我们在骨子里种下“敢为天下先”的劲头。校尉胡同的一年,还与故宫、东华门、美术馆、三联书店、文物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联系在一起,经常会和哥们儿,以去找他们导师(故宫中有好几位大腕儿都是央美的硕士导师)的名义,从东华门骑车直入故宫,跨门越殿,骑到古代书画研究所,喝老茶看古画,特别有一种穿越感。 


不得不说,当时一画室的师资是最强的,靳尚谊先生(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兼画室主任)、孙为民(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兼油画系系主任)、杨飞云、朝戈、胡建成,他们都自带光环,都是业界偶像,这一下都成了我们朝夕相处的授业恩师,我们的心情是非常快乐的。一画室的课程编排十分简单,朝先生、杨先生负责每学年第一学期的所有课程,一个教素描,一个教油画,而胡先生和孙先生负责第二学期的所有课程,也是素描和油画,靳先生负责总体把握。 


当时,先生们对我们班特别重视。一般来说,油画系的每个画室都是隔年招生,因此每个画室都只有两个年级,两个年级学生一起上课,两个年级共用一个教室。为了保证我们班的势头,先生们要求将画室用大画板隔成两个空间, 希望相互不影响。但有意思的是,隔板也挡不住交流,平时我们常常站在桌子上从隔板上露个头,和三年级的师兄师姐们聊天。当时的三年级也就四个人,李宇、李岳峰、李欣、孟祥辉,师兄师姐们都帅气漂亮,很符合我的想象,一画室的教师与学生从来都长得端正,符合名门正派的样子。 


老师们是极为负责的,有时候负责到你都有点烦,画画嘛,最烦有人打扰。一画室就是这样,纵容学生的嚣张的内心,鼓励学生们一点点慢慢地去建构某种东西,某种他们推崇与努力的东西。 


四年间,靳先生是经常来指导的,尤其在王府井的时候,每周都要到画室来一趟,而且不分时间,有时候上午上课的时候来,有时候下午甚至晚上,靳先生还会转进来。搬到中转地之后,可能是事务繁忙吧,基本也是一个月来一次。他说过要通过具体的教学,了解每一代人的所思所想,通过学生了解时代的内在变化。靳先生每次来,都会认真地给每位同学指点,有时,觉得还有没说完的,就约上所有的同学,到家里去看画册,看原作。后来听说,到先生家看书聊天是油画系的传统,自徐悲鸿、吴作人先生即如此,近距离地翻看当时还比较难见的国外原版画册,面对面地品鉴作品,解读大师,那种帮助是直观的、具体的,也是轻松愉快的,谆谆教诲,至今难忘。每次看完画册之后,往往还有一顿大餐,这也是我们最享受的部分,也是让其他系、其他画室的同学最艳羡的部分。在一画室,先生请学生吃饭,是天经地义的,这也是我继承的一个好习惯。靳先生每次的讲授,无论是对着某个人,还是对着所有的同学,都像是对着整个的美术教育界,面对油画艺术的整体发展来讲授。从油画专业的细节问题,如肥压瘦,到全局性的艺术发展、文化问题,都会涉及,所有纠缠我们的事情,在他那里,都能得到最为肯定与明确的答案。比如说素描,靳先生的核心观点就是两点:结构与空间。无论是调子还是塑造,无论是形体还是光影,一切的问题都是围绕这两点展开的。他说过:“素描,半个小时就能讲完,但是要做得好,那可需要一辈子的时间。” 在我们学生看来,这些话,一方面大大激发了我们不断向艺术的本质性问题探求,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将艺术作为一生的志向来对待的准备。另外,在我们上学的几年时间中,靳先生强调某些他认为“全因素素描”没有解决完,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还需要继续努力。因此,一画室90年代的素描作品,画面上是不留一丝空白的,就像画油画一般,将其涂满,要将所有的层次关系、形体结构、造型质感,都能照应到,这需要非常严谨、非常专注的理性认知与分析,才能完成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d4ac7aec89b5d2d52fd9f1577f942d40.jpg

1995年油画系一画室1994级在搬家前的合影

在靳先生那里,没有回答不了的问题,没有模糊的答案。而且,他又是几十年中国主流美术的参与者与见证人。他常常提醒我们,往往学术的问题又夹杂着历史与人事。比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了苏派、法派、意大利派、德派,哪个更好呢?让靳先生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不是画派与学术潮流的问题,大多是一派人打倒另一派人的问题。这其实让我们更为透彻地领悟艺术与世事之间的关系。

 

我们是按照某种学院派的经典与系统有意识去塑造的,这有可能与先生们对于我们的潜在要求有关。这种经典是油画的本原性问题,或者说是西方古典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所能给予现代中国艺术文化发展的启发性的根本性问题,其中有关于艺术本体的真理性问题,也与文艺复兴所代表的人文主义精神相关。人,一直是我们表达的重点,这是一画室所倡导的某种人文主义的核心。正本溯源,一直像是一画室的核心;探本究底,一直是我们一画室的任务。 


先生都像慈父,师母都是慈母,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事无巨细,倾注所有的感情与智慧。他们将教学当作事业,将培养学生当作人生志向,现在回想,那是怎样的一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无与伦比的经历。记得有一段,好像有一两年的时间,每个周末,我都到杨飞云先生家,吃饭聊天看画册,畅谈某种油画名门正派的突破和发展以及油画应有的内核。在90年代国学热潮中,也分析如何在油画中注入中国传统精神,如何揭示油画本体的奥秘,从语言、媒介、技法直至信仰本体,都可能是核心,后来杨先生建起中国油画院的“圣殿”。我觉得,可能在那个时候,他已经笃志于此,遵循着揭示本体论、信仰观的文化意志,他是古典写实绘画的精神教徒。 


我从来没见过如杨先生和朝先生这样的“完人”,师德、品行、思想、艺道俱高、俱善,他们是“以善先人之教”的楷模。还记得,朝先生每每念出“绘画的精神力量”时,那声音是从胸腔中憋出,字正腔圆,使我一直认为,他就是那个用画笔来揭示知识分子时代气质的“敏感者”。还想起和朝先生一起下乡写生,坐在山下溪流旁,边写生边聊天,朝先生问:“小川,未来做什么呀?” 我想都不想就回答:“要做学者型艺术家。”朝先生嘿嘿地笑着说:“是艺术家中的艺术家呀。”现在想想,真是大言不惭,看看自己苟且的人生、平庸的成就,真是对不起他们当时的厚爱与教诲。他们才都是艺术家中的大艺术家,与他们在一起的学习,更多的是如潘光旦先生所言的“从游”。潘先生说:“教育过程就像游泳,大鱼在前,小鱼尾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不学而成,不求而至。” 


当时,一画室的我们,心中不可抑制地充满自信,走到哪里都理直气壮,傲 然于世,看看那时候的照片,嚣张膨胀,感慨年轻真好。后来才感觉到,我们被这种骄傲与自创的艺术世界系统化,封闭住了。离开学校,面对复杂的、巨变的、真实的中国现实和要重新建构的自我艺术系统 , 所有的温润与经典的古典世界,好像再不能提供强大的支撑。支撑我们的不是具体的某种艺术的观点与方法,而是先生们言传身教传递出的信念与品质,坚定与执着,朴素地去建构经典系统之决心,更是一种为人平淡,沉稳低调,这种性格对我们未来人生与艺术道路的塑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后来才发现,我们也成为最后一个四年制的一画室,后面的所有年级,都是上完一两年的基础部后,才开始选择画室,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9/7d319ada19288d97aeed7d23cd6219a1.jpg

1995年油画系的朋友们(左起:刘峰、武小川、王少伦、管厚任)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