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中禾拍卖(北京)| 中禾青花瓷器的盛世——永宣青花

明永乐、宣德年间,是明代国力恢复和发展的时期。随着景德镇制瓷业的繁荣昌盛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这30余年里烧造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名动一时,人称“永宣青花”,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充满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典雅精致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特别是永宣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掀起了明代青花瓷外销的第一个高潮,对后世青花瓷的外销影响深远。

自2005年7月,在伦敦的佳士得拍卖会上,以人民币2.3亿元拍出了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图1),并创下了亚洲艺术品最高的拍卖纪录后,元代青花的知名度空前暴涨,提到青花瓷,大家都很容易想到元代青花。可是,若追溯到明清两代,说到最有名的青花瓷器,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都不会是元青花,而是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视永宣青花瓷为青花史上的珍品。从清雍正、乾隆时期,官窑青花“拼命”仿效永宣风格,便可见一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3002678b1ecc7cddfc7651c6f08a8db3.png

(图1)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永宣青花,并不是指青花的某个品种,而是指明代永乐和宣德时期生产的青花瓷器。由于这两个时代在时间上非常接近,青花瓷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极其相似,而永乐时期的青花瓷又大多没有纪年款(图2),因此在后世很难准确划分永乐和宣德两代的青花瓷器。古玩行业中流传一句话:“永宣不分家。”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人们常常将这两个时代的青花瓷相提并论,并将其统称为“永宣青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7ab99ce7e6ce4f5aae7c38e311f763d6.png

(图2)永乐青花牡丹纹兽耳罐 天津博物馆藏

永宣时期的青花瓷既不像元青花那么粗犷厚重,也不像后来清代的青花瓷器那样繁复呆板,而是在厚重和纤柔中寻求到一种饱满稳重的平衡。从造型上看,永宣时期的青花瓷器造型典雅规整,庄重秀美;从绘画角度看,永宣青花的笔触比元青花更为细腻,但行笔依然强劲有力,并且不苛求对细节的描绘,画风十分生动自然。如本场拍品lot639明宣德 青花婴戏图纹碗一对(图3)。整器纹饰人物了了几笔却尽显神韵,青花发色 凝练带有晕散,亦是此时期典型特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96e77f58654c8abefead43414775c7bc.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655545ceacbd64e8fabf399bfc6432ee.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5ba3389ce577e05df26a00fca00f6810.png

(图3)lot639明宣德 青花婴戏图纹碗一对

永乐皇帝朱棣,作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是一位既骁勇勤政,又残酷暴虐的君主。朱元璋病逝后,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也就是历史上的建文皇帝。从辈分上看,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成祖朱棣的侄子,但在皇权争夺战中,骨肉相残是常常发生的。当时的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功地夺取了政权,成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

朱棣虽是通过政变篡夺了皇位,但是在他即位以后,还是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情。他曾5次北征蒙古,铲除了元政权的残余势力;他曾主持营建紫禁城并迁都北京;他组织当朝文士编撰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永乐大典》等。而最为著名的事件,则要数从永乐三年(1405年)起,遣使郑和率领240多艘海船,经过东南亚向西,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并与这些国家互相交换了本国土特产(图4)。郑和当时带去的礼品物资中,有丝绸、茶叶、金属货币、铁器等,同时也包括大量的青花瓷器。而这次规模空前的对外交流,对永宣青花的发展、形成,产生了颇为深刻的影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8e8b9302dc7e6fd519aa91df0de6b33d.png

(图4)郑和下西洋

青花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钴。但是在古代,青花料往往提炼不精,有时仍会留存一些其他金属元素的杂质,如铁元素。铁元素在钴料中所占的比重过大时,在高温下烧成后的青花表面,就会“长出”蓝黑色的、泛金属光泽的“铁锈斑”,像从瓷胎里面开出的小花一样,并有轻微的晕散效果,使这种青花蓝色看起来明艳而又深沉。这个特点,是永宣青花瓷器所共有的。这种会烧出“铁锈斑”的高铁钴料,在当时的文献记载中,被称为“苏麻离青”或“苏泥勃青”,是这种进口青花料的音译。相传这种青花料是郑和下西洋时,从中东地区带回来的一种特产。因为中东地区大多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因而也有“回回青”的说法。明朝人严从简在他的著作《殊域周咨录》卷九中,就记载有诸国向明朝进贡的物品中有石青、回回青的史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f583eb8dcff7cbe6d94dc9cbe1a2a3ea.png

(图5)明永乐 青花阿拉伯文花卉纹无当尊 故宫博物院藏

永宣青花,除了供皇帝使用外,还主要用作外交活动中的赏赐礼品,以及对外贸易。因此,这个时期青花瓷的使用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外国人,尤其是西亚伊斯兰地区的人们。因此在制作时,出于增加销量,迎合使用者的审美、使用习惯等原因,无论造型还是纹饰都大量借鉴了伊斯兰地区器皿的样式,出现了很多汉族传统器皿从未有过的一些样式,如无挡尊、八角烛台、军持、扁腹瓶、折沿盆等(图5.6)。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7a6edb320fa90809103cc95d7e37e719.png

(图6)明永乐 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 故宫博物院藏

永宣青花瓷的伊斯兰风格化还包括装饰纹样上的模仿。西亚地区的很多地方都盛行在建筑、器物上用连绵不断、弯曲的藤蔓枝叶来连接各种花卉、瓜果,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连续的缠枝花卉,也叫“阿拉伯花”,是我们常见的青花装饰。当然还有阿拉伯文字题材,如本场拍品lot645明中期 青花梵文酒杯(图7)。精巧玲珑,形制端庄,极为难得。通体以青花装饰,外壁装饰上下梵文两周,梵文书写规整,青花发色妍丽,底足书“大明宣德年製”寄托款。此类多见于成化本朝款作品,有见于台北故宫所藏明成化窑青花梵文碗与本相似,可资参照(图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f21629af7d1e5c40bd8b3e3b36425d8e.png

(图7)lot645明中期 青花梵文酒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8124817d2b7617a38e4444615f3d0267.png

(图8)《成化瓷器特展图录》,国立故宫博物院,页96,图75

根据考古发掘来看,郑和船队去过的国家都有明初青花瓷或残片出土,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中东国家更有大量完整的青花瓷。这是因为当时郑和航海的路线,是由中国东部沿海出发向西航行,主要经过印度半岛、波斯湾,到达中东地区,因此这一区域的很多国家都得到了大量由明朝政府赠予的青花礼品。此外,贸易输出也是永宣青花瓷大量出现在国外的重要原因。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