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
对于这个城市来说,你已是一个熟客,你在此间居住多年,从十七八岁的青年到三十而立的壮年,你的青春即消磨于此,从茫然四顾到谙熟于城市的节奏,你和那一池湖水一样,迎接每天的日出日落,每季的花开花谢。你也拥有了自己的居所,在某个街区某幢楼的某个水泥方盒子,抑或你已有财力,购买了两个方盒子。在那里面,你营造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东西。于是,你以为你已然和这座城市融为一体了。
但在某些时候,你常会念及你的出生地。也许,你是生在某个南方小镇吧。也许,离此间也不算遥远。你也经常会开车回去看看,你很享受回去时在路上的感觉,风驰电掣地前行总是让人快慰。只是,在路上是一个过程,终究会面临一个终点,从起点到终点循环往复。这些年,每次回去,你都发现一些改变,老房子都拆了,原来的幼儿园没有了,原来的小学、中学都改建了,马路变宽了,河道填平了,一切都在逐渐改变,变得越来越像你现在居住的城市,记忆中的风景逐渐消逝了。
你常常很想再看看那些在里面度过童年的老建筑,于是,你跑到那些著名的水乡古镇去,夹在一大群操着各种口音、各种语言的观光客中间,试图去寻觅儿时记忆中的风景,但却寻不到了。恍懈间,你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梦里不知身是客。
路边有叫卖咸菜的小贩,那算是江南一带的特产吧。春天,将含苞未开的油菜花摘下、晾干、掩制而成,那是你儿时最爱吃的食物,只是这一种味道,可否将你带回到童年?
(二)
你喜欢画画,这种兴趣竟然顽固地坚持了下来,因了一番机缘,你来到了这个城市,考进了此间的美术学院。在和这座城市相熟的过程中,你也开始逐渐知晓了西方绘画的种种流派。你在图书馆蜻蜓点水地翻看各种外文画册,就像走马观花地逛延安路上的专卖店。你也知道了当代艺术的种种玩法,感觉很新鲜,又有点无所适从,就像坐在KTV里,略微地感到一点无措。渐渐地,你也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艺术的观念,就像在KTV里,拿着活筒肆无忌惮地吼着,只是还常跑调。那几年,空气中迷散着世纪末的味道,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无限的期待。
渐渐地,三四年一晃过去,留下如此的纪念:法文歌伴着黑白的影像,在湖边骑着单车,渐行渐远的是青春的背影。毕业了,各奔前程。你选择了继续画画,你希望在画布上营造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东西,你以为你和画布已经如此的亲近了。
但在某些时候,你也常常会想念一下少年时学习的中国画与书法,也许,令你神往的是宣纸与墨的气味吧。在各种时人的展览与画册中,你发现了诸多模仿西方绘画的痕迹与气息。你认为,那不是你记忆中的国画的味道。于是你去到博物馆,看历代大师的名迹,隔着厚厚的玻璃罩,你看到了陈年的气息,你觉得它们很美,却无法靠近了。
后来你有机会去了欧洲。在巴黎,你看到了在书上无数次照面的画作,你激动地感觉见到了真神,果然很不同。一日,你到一个叫马莫唐博物馆的地方,去朝拜印象派大师的名迹。馆中的,作人员多有华人,六十开外的老者,全拼流利的法语和粤语,你只能和他们相视一笑。你在那里见到了莫奈的画作,多年后回想起来,你仍然清晰地记得那幅描绘海浪礁石的画,蓝紫色睛郁的调子和扭曲的笔触让你的心随之波动,你感叹大师的功力。观看良久才慢慢艘过去,转身,抬眼望去,你让你永远无法忘怀的一瞥:墙上挂着一张中国山水的条幅,淡黄的绢上绘着几个矮矮的坡,几株萧疏的树。走近看了题款,原来是沈周的。噢,那是你隔代的老乡啊。再看看,绢上曲折婉蜒的笔触,竟然与隔壁的莫奈有几分相似,同样的洒脱与自由。突然,你发现,东西方原来并不遥远,有时只在一墙之隔。你被莫名地感动了,你似乎窥见了通往两者之间的路,继而,你有一种想要上路的冲动,你想,在路上的感觉会很好。
(三)
其实永远寻不到乡关何处的答案。在生命的旅途上,每个人都是一个漂泊的行者,没有停歇的故乡,只有前行的方向,也许在心里,可以建造一个世界,那些似曾相识的风景和梦想。窗外依旧浙浙沥沥下着春雨,你想到了两旬诗:十年一觉杭州梦,半池湖水满城雨。摊开画布,又是新的旅程,寻找心的方向。
褚朱炯
2012年4月于杭州双栖斋
作者:褚朱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