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带你看展览第223期】陈家泠大型艺术个展“化境”亮相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继“黄永玉九十画展”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又推出新海派领军人物陈家泠先生的大型个人艺术展:“化境——陈家泠艺术展”,展览以四个展厅展出四个主题:万紫千红、万水千山、万种风情,万变为宗,囊括了他近年创作的中国画中的人物、山水、花鸟以及工艺美术中的陶瓷、家具染织、服装等。

  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展览位于南1至南4展厅,展览将持续到10月12日结束。

  本期导览人:新海派领军人物陈家泠

艺术家陈家泠

  陈家泠:我搞画展,有几个常用的题目,“化境”、“和美”、“灵变”、“神游”。神游基本上山水画就神游,综合性的就是和美,上次北京我搞了一个画展叫“灵变”,为什么题目叫“化境”呢?我自己认为化境对我来看也许是一个艺术的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因为我们的艺术要达到一种很自由的境界,要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我想这个可能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境界,所以经常用“化境”,这个化境是很难达到的,也是我理想追求的,所以91年的时候在香港开画展我就用了这个化境,那个时候偏多于花鸟,2007年的时候在上海美术馆我用了一个化境,那个时候少数的山水也已经发展,这一次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开画展我又用了一个“化境”.我的“化境”一步步由小到大,由低到高,慢慢地向这个理想进军,从技术的层面也是这样,先从花鸟慢慢发展到山水,又慢慢发展到人物,所以也是一种化境。从内容的角度来看,我们瓷器、家具、服装,从艺术走向生活又是一种“化境”。

  我这次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四个部分,就是四个“万”,第一个厅是万紫千红,主要是花鸟;第二个厅是万水千山,主要是山水;第三个是万众风情,主要是人物;第四个厅是万变为宗,包括陶瓷、家具、服装等等。其实,这个灵感来源于打麻将的时候,“四万”。

《红叶小鸟》 三幅莲屏

  这一幅作品是《万紫千红》花鸟当中画的比较多的,很多人喜欢这幅画,特别是在喜庆、结婚的时候。因为它的色彩比较亮堂,用很时髦的语言就是时尚、阳光,其中红色非常雅致,所以人家就很喜欢。这个红色是用的英国水彩的一个颜色,是在很多中红色中挑选出来的,它的特点就是雅、鲜。从效果上来看,大家感觉叶子中间的叶脉不是我画出来的,而是水分两面因为宣纸的特点晕开来,两面一运开来中间就变成这样了,这种画法就是很自然的效果,同时带有一点设计性质。

  从构图上看也非常有趣,就好像舞台上主要人物打一个灯,很集中,这个集中的效果很空灵,好有一种很奥妙,构图上很新、很集中、很饱满,大家就比较喜欢,这一张画可能是我在社会上流传最多的。

 

《食鱼图》 云锦

《食鱼图》 云锦

  陈老师:这几组鱼是前两个月画出来的。前段时间我去台湾,在当地的海洋博物馆游览,里面的鱼太漂亮了,我就画了一组鱼。这组鱼其实是海洋里边的鱼,当时我也在惊叹大千世界里的鱼是如此精彩。我其实一方面就是画画,一方面也是感悟自然,感悟海洋的一种广阔的境界。

  我画的鱼各种各样,丰富多彩,而且这些鱼都带有一种童趣,其实我是根据很小的鱼给它放大,是画给我的孙子。他才一岁多,很有趣。这批鱼的特点就是有幽默感、童趣、生命力和活力。

  我认为艺术家本身就要童趣,尤其到我们这个年龄就要记住两条:第一条要返老为童,虽然你老了,但是你要像儿童一样,就是要有童趣、好奇,对任何的事物都要有敏锐的眼光、好奇的心态,保持你的精神不老;第二点就要返璞归真,你年纪老了,修养高了,你就要把这种真情实感体现出来,这个是你的技术跟修养的综合,我觉得我这一批鱼是向这方面努力。这些鱼都是从感情上来看,含有对下一代的期望、对大自然那种尊敬,所以这里边也有好多鱼是富有创造性,富有趣味性,富有人情味。

  陈老师:这组家具的木料不是最高档的木料,但是花纹很有趣,所以搞艺术的人特别喜欢,它的特点在于设计比较新颖,根据明式家具再给它重新组合,也就是古为今用。这个家具是我和儿子陈亮合作设计的,他本身也是搞国画的,但是因为我有一个陶瓷平台,他就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里边都镶嵌着我的作品,当然这种方法在古代就有,红木家具里边放大理石等也蛮好玩的,我们把这个意境移植到我的陶瓷跟家具,很很亲切、蛮有趣,参观的人对这个都是蛮感兴趣。

  另外这两个瓶子是德国皇家瓷器厂跟我们合作的,这个瓷器是他们的,这个画是我的。这也说明国外对我们的瓷器、艺术发生了兴趣,所以我们的取向不仅仅是中国,我们也要走向世界,这个就是我们的理想,将来会更进一步发展。

  我所以创作家具,可能跟我对艺术的理解有关。我认为艺术家到最后无处不在,艺术无处不在,艺术就是要生活化,不再是收藏家的事,艺术不再仅仅是阳春白雪,我们要把阳春白雪跟下里巴人全面组合起来,这个叫现代化。另外就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将来就要做到下里巴人也要把它变成阳春白雪,阳春白雪要更加阳春白雪,这个就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向。

 

西镇织屏风 《春夏秋冬》

  陈老师:这件作品是日本专门给皇族御用的衣料机构根据我的画面创作的,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跟中国艺术家合作,把我的四幅画,《春夏秋冬》和两个小鸟织成作品。我之所以展示这件作品,是因为织锦技术是中国流到日本去的,后来他们发展、发扬,织得非常好,最忠实于我的原作,包括它的装潢也比较考究,很完整的体现了艺术作品的完整性。虽然我们也有好的技术,但是装潢没有他们好,这个就说明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认真、细致的精神。

陈家泠创作的瓷画

  陈家泠:这是我的一件陶瓷作品,我自己在上海有一个窑,我怎么会喜欢上陶瓷呢?在八十年代初,景德镇有一批美工到我们学校来学习,毕业后就到景德镇厂里去看他们画,觉得这个蛮有趣,那个时候就开始画瓷器,但是那个时候画瓷器釉上彩。

  八十年代初我对陶瓷开始感兴趣,到九十年代中期,上海一个朋友搞了窑,让我们去画,开始对窑变就感兴趣,它里面充满了偶然性。到2003年,我自己在上海的一个小区搞了一个窑,从此一个艺术家、国画家在上海滩有自己的一个窑,也变成了海派新的陶瓷的一个起点。前几天,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批下来了,我们是一个点,我觉得很感兴趣,一方面证明社会在进步,一方面证明社会需要艺术,这对于艺术家来看是一个鼓舞,政府和国家给我们的艺术是一个鼓励,一个承认。

  我这次带了十件釉里红的作品,釉里红从专业上是最难掌握的一种材料,所以我的陶瓷不光光是玩画面。从陶瓷的历史来看,在景德镇,艺术家跟陶瓷艺术结合还是民国的时代,“朱山八友”开创了艺术家跟陶瓷结合的一个里程碑。我这个海派陶瓷,一个搞国画的艺术家,进入到跨界的陶瓷领域,而且研究最难的釉里红来玩一下,也就是艺术的绘画跟材料的变异组合起来了,这个可能就是我的特点,所以我认为这几件作品都是当代性的,都是从传统当中来的。

作者:周永亮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