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05 00:00
【ArtWorld | 展评】二〇一五年五月五日我们说吴鼎 艺术世界 艺术世界
吴鼎,《上帝的沉思》,录像,12 分钟,2014,艺术家|图片提供
在过去的两年中,吴鼎的创作围绕着一个极富思辨的命题展开,他称之为“实在的维度”。在这个太过清晰而显得有些冷峻的,又如禅学公案的题目里,吴鼎反复推敲着他的视觉语言,特别是他钟爱的媒介——影像。因而在这次阶段性的创作展示里,我从影像和灯光装置里看到了吴鼎近期力求表现的艺术质量:静谧而空灵而思辨。全新铺设的灰色地板和刷为漆黑的墙壁将展览空间变换为更适合观看影像的黑匣子,而所有的光源都来自作品(投影、电子屏幕、LED 灯)本身,视线不可避免地会随时落在某一件发光体上,定睛观看。
#FormatImgID_1# 展览现场
展览里那些由光和影组成的作品触及着某种维度也言说着某种秩序,因而无论你选择从何时何种角度来观看,作品中那些稳固的本质,总是坚持地守在那里。对于吴鼎来说,这些维度和秩序是支撑起解释这个世界的支点,而他持续的兴趣便是通过作品挖掘其中的秘密和美学。于是艺术家将其纯粹的概念思考反映在创作实践之上,于是我看到《上帝的沉思》以简约的长镜头有意无意地捕捉一股烟雾的舞蹈,循环播放的影片里,伴随烟雾从开始的浓烈到褪去之时的安逸再回到开端,物理性的规律或神秘的端倪就浮现在我的脑海。带着这种气息,吴鼎近期拍摄的一组三屏幕影像作品更加延展了他的思辨,为此他给这件作品安排了一个由 54 个汉字组成的,充满逻辑障碍和思维乐趣的名字:《一个永恒的又是无限的或无限之外又在又的无限的无的空的或无限的无限之外又在又的无限的无的和空或空的无的空域的动》。我尝试着不去破解这支文字密码。我尝试着盯着画面里由发光电缆和发光灯管两件物体所扮演的主角,以及他们细微的动作和在竹林与草丛里的姿态。而这个决定让我发现了一些理解吴鼎创作的线索。在一系列针对“实在的维度”而创作的影像里,吴鼎的重点很少关注在人物上,相反他对物体却极力偏爱,发光的灯体和霓虹文字等道具时常出现在他近期的作品中。或许,对物体的执著可以追溯回吴鼎在美术学院时期对雕塑的学习,而今天他对物质世界之纷乱的反复躬身自省又将这种执著推向了更远:以非常观念化的方式处理影像创作的同时又极具自我意识。
展览现场
自我是唯一的实在,费希特的哲学观点似乎可以为观察艺术家别具风格的个人实践提供理解的切入点。对于吴鼎的实践,“实在的维度”还将继续,他计划将其发展至第七阶段。那么在接下来对艺术家的期待里,我更倾向先以一种形而上的方式去相信“没有艺术品,只有艺术家”,之后再去等待吴鼎的创作。
本文作者和吴鼎在展览现场
文章为节选,本文版权所有,部分图片来自 ARTLINK,转载或引用须注明来自“艺术世界”。
来源:艺术世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