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苏百钧老师谈写生教学之二
艺术眼光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在生活体验和艺术创造活动中,作者经过长期实践和不断积累而提升的一种认识和审美能力。如果对事物不能像孩子那样保持一种新奇的目光,就不能在创作中发现独创的方式去表现自我。
造型与结构
(三)理想的构成样式
怎样才能建立一个理想的、美好的构成样式。构成是以点、线、面的组合形式排列,将自然中的杂乱现象单纯化、秩序化和律动化,进而产生了节奏和平衡、力感和动感的组织结构。构成知识对空间的认识是二维的,可不去追求画面向纵深方向的空间描写,而是把自然空间减少到只有二维的最少层次,力求图像的简洁和力度,并以二维的有限空间去表达三维的无限空间。这种减弱模拟自然空间的依附性是现代绘画的主要倾向。不重视透视而采取平视纵横结构,不重立体而取平面的装饰风格,亦是中国画固有的特点。
构图
(一)空间关系
构图实质上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如何建立物与物、物与空间的关系。“落墨处黑,着眼处却白”说明空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形象,它不是实物造型后的剩余物,而是一开始就应该作为完整的形象进入到画面的结构中,与实物的整体造型共同构成画面的完整。若空间只是作为塑造实体的剩余物将显得孤立而无序,如果实体和空间只是生活中的自然安排和罗列,整个图式缺乏构成感,则只能平淡地反映对象而缺乏感人的艺术力量。
(二)经营位置
构图是画面的结构,“位置”要“经营”,一幅画要考虑得周到,能做到事物的适应,就要依靠才能和技巧,才能“出入穷奇”。是故“有布置而实无布置,无布置而实有布置,象之所有不必意,意之所有不必象。事不关乎慧用”乃最高境界也。这是辩证地谈布置、象与意、创作所要思考的态度。这是“胸中的全局,笔下不相应;举意不必然,落楮无非是。机之离合、神之去来,既不在我,又不在他。临纸操笔时,如曹瞒欲战,若罔欲战,头头取胜”。其对构图“有布置实无布置,无布置实有布置”的卓见,像孙子兵法论“无形”,灵活到使敌人看不见的军事行动一样。是高深精当的见解:“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形者,方圆平扁之类,可以笔取者也;势者,转折趋向之态,可以笔取,不可以笔尽取,参以意象,必有笔所不到者焉;韵者,隐迹立形,生动之趣,备仪不俗,可以神游意会,徒然得之不可以驻思而得也;性者,物自然之天,技艺之熟,照极而自呈,不容措意也。”
构图像打运动战,并不是静止的“定位固守”,而是笔墨的灵活调度,这样才能体现“气韵生动”。古人是很懂得运动的意义的。绘画花草、木石等静物都要有运动感,不然就画死了,万物皆动,静也有静中之动。这种观察的精微深睿,是绘画的根本。在“位置”上要着重经营,因此也包括了内在和外在的构思。既要看到对象本身的作用及其结构和格局,也要苦心地加以选择、取舍和组织,联结成一个整体,可以笔取,不可以笔尽取,参以意象,这就是构图的“惨淡经营”了。构图,要解决宾主、虚买、呼应、藏露、疏密、简繁等空间关系与运动感。这里包含了事物的规律性和构图的辩证法。
在虚实中,有一个空白问题,这是中国画最突出的一个特点。这“空白”是中国画发展中的一个意境更深的美学问题。“于通幅空白处,大当审慎。有势当宽阔者,窄狭者,宽阔之则气懈而散,务使通体之空白毋迫促,毋散漫,毋过零星,毋过寂寥,毋重复排列,则通体之空白,亦即通体之龙脉矣。”这个“空白”即是空灵的境界,“空白”是无,“无”在画中则是“有”。中国画把这个空间处理成“空白”,不落笔墨,气象万千。这在构图上,是个虚实的意境问题和美学问题,一定要深入研究。
教导学生用最少的笔墨将画面分割成最多的空白,此中除了笔墨的高度内涵外,而这些空白的大小形状又各不相等,这就看你是否善于把握空间、营造气势、注入内涵了。这些观念和能力的有无,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它使画面最丰富、充实、空灵、壮阔、气势浩大,是审美效果的具体化,是艺术手段的具体化,而这又恰恰是最能体现中国画独特气质的地方,这都是需要培养的重要基本素质。“空白是东方绘画的特质,空白的处理是以使画面取得无穷的变化”,所以空白也是中国画的重要语言形式之一。中国画蕴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空间意识、时间意识,而这些都是要通过中国画绘画语言的特殊处理得以表达出来的。不理解中国画的特殊处理与传情达意,不理解中国画的特殊表现手段与立意精神,就无法深入其堂奥,就不能真正地欣赏、理解、创造民族特征强烈的中国画风。
作者:苏百钧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