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苏门画苑】第四期专刊

  苏百钧老师谈写生教学之四

  选择那些最能自由发挥艺术想象和表现内心情感的形式和技巧。面对自然景象,要善于提升自己的感受,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绘画语言,并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段,使心灵得以表达,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加深这些感受。

——苏百钧/文

立意

  是谓“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意庸则庸,意俗则俗矣”。这实在是非常高明的见解。在这里十分明确地指明了作为艺术创作活动的主体自我修养的重要意义。因为,“笔墨虽出于手,实根于心”,意,决定了画的高、深、庸、俗。意的高低当然不是单纯由艺术中的技术因素决定,更为紧要的是画外之功。

《圆寂》

  常有这样的画——画面规律性的东西均无明显缺陷,四平八稳,却一点也不能动人,挑不出大毛病,却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其实关键就是缺了点画意。因为作者若只和观众处于同一审美水平,他本人没有从生活里感受、发现更多、更新鲜的东西,画面上表现的,是一般人也能看到的,人们当然不能满足这种清汤寡水的“艺术”。“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为了要发现美,创造意境,画家作为艺术创造的主体,必须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素养,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在艺术征途上能够最后登上顶峰的,一定是那些本身素质好、审美意识高、视野开阔、修养广博的人。站得高、视野开阔,才能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审美意高,才能相互借鉴,融会贯通,才能吸取历史上前人的精华而有所创造。

《写生白描作品》

  中国绘画不是单纯对客观物象的模拟,经“意”的陶冶和幻化后,已成意中之象,虚象并不虚无,表现有限的局部,却追求无穷的境界,美的最高品格归结为“气韵生动”。“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曳性情,形诸歌舞”,画家在自然界和生活中,获得真切的感受,“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从而“境与性会”、“悟对通神”,在这样“心物交融”的反复中,融入画家的情思、美学理想和艺术追求,即进入“胸罗丘壑”、“造化在手”和艺术创造境界——“物我两忘”的“化境”,而后造型创意,造境自然,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意向创造中,“意”是至关重要的,但它也并非纯属主观,还存在客观之意。意象艺术进入出神入化的境地,传神寄意,感物抒情,气韵生动,意境广远,气势雄阔,尺幅之内,万象汇聚,笔墨挥洒之中,画家性灵毕现,虚虚实实含蓄无垠。中国意向美学有着独特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它的艺术追求也别开蹊径:既表现客观,还要表现主观;师造化更要得心源;写象还要立意,写形更要传神;布景要有情有境,作画要有笔有墨;巧拙互用,工写相兼;写生时,凝神观照,做面面观;作画时,心手两忘,追求一片化机;笔简而意工,象约而境奇;不仅求之于象内、境外,更着眼于象外之象、境外之境。中国画重自抒胸臆、重传神写意,“得意忘象”并非真不要象,不求形似,相反,要求“形神兼备”“意广象圆”、情景交融、不似之似,追求笔有尽而意无穷,象有限而境无限。

《写生白描作品》

  中国画传统的核心是“意境”,其实“气韵生动”“骨法用笔”“摄情活脱”等都是“意境”内涵的素质。“意境”是中国画之魂,是画家迁想妙得、情景交融所抽象出来的优美的境界。

  中国画自从与文学结合,诗在画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诗言志”,诗丰富了画的内涵,提高了画的境界,诗的抽象性和感情的渗透,深化了画的思想。古典诗歌总是间接地、含蓄地、曲折地、象征地、抒情地传达作品的思想情感,这一点与中国画甚为默契。所谓的“意境”是意象最后的画面归宿,也即是抽象思维形式的结晶。“意境”的感觉是抽象的,“意境”又往往是一种从有形到无形之形。中国画“空白”的发展,是无形,不管是天、地、云、海、水,给人想象的是情景,而不是它们具体的形象。画家不着笔墨、空白一片之处,欣赏者却能在情景交融中若有所见。含诗意于抽象,且出之于笔墨,是为“有意之形,无形之意”。体现在画家的构思里,表现在笔墨之外,所谓气韵、氤氲、情调都是“意境”之意的体现。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花鸟画高研班现场写生稿

  “立意”、“为象”是说作者对于现实事物有了某种感情,准备用具体的形象造型,但不是简单地选定某种现实形象之如所见摹写,而是经过作者意匠经营,经过加工而后构成,这在意识中构成的新形象就叫做“意象”,俗称腹稿。起初构成的“意象”常是不确定、不清晰的,必须经过多时多次改作,才逐渐成为明确的、充分反映客观对象的形象。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花鸟画高研班现场写生稿

  意念之象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有意识来传达情感,它可以充分传递作者主观所欲,使观众看了以后可与作者同感,从而较完全地理解作者意图。意念之象所展现出来的图像,也许与客观现实相去甚远,但它的原形却是来自于客观的。只是作者把这客观的原形印进大脑之后,在加工的同时,掺进了作者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心理的感受,改变了原形的面貌,使之变成了为表达作者自己意图的形象,献给观众,令观众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使客观对象的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达到拓展人们审美观念的目的。

——苏百钧/文

作者:苏百钧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