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商家靠“经验”藏家靠“感觉” 如何规范古玩真伪鉴定?

2016-07-29 15:03

  现在的古玩鉴定结论是,专家靠“证书”;商家靠“经验”;藏家靠“感觉”;国宝帮靠“忽悠”。

  多年来,虽然在业界也有很多古玩鉴定高手,但是大部分都是凭多年的实践和各自的经验感觉识别真伪。普遍说不明白,真古玩为什么真,真在哪里;假古玩为什么假,假在何处。

  国家专业鉴定机构凭借学历、职称、权力。实际上他们的鉴定理论不仅十分滞后,而且鉴定理念也缺乏系统性。这种情况便造成了鉴定结论的不统一。

  在古玩的辨伪和鉴定上,有没有科学的证据和方法呢?可以肯定地说,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例如,当前的鉴定除了对器物进行碳14和热炽光测试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测试,这些单项测试数据都能够获得真伪的不同证据。再例如,各种不同材料和不同工艺手段制造成型的真伪古玩,都有它们之间不同的表现特征,真伪古玩在原材料上也是有差别的;真伪古玩的制造方法、工艺技术处理也不同。

  另外由于真品年代久远,表面慢慢积累出现了氧化的老旧现象,这与那些采用短期强化伪造的赝品表现和特征是不一样的。因此真品在材料、制作工艺、自然氧化等方面就必定有它特定的标准。掌握了这些标准也就掌握了识破赝品的证据。只要鉴定者釆用这种科学的分析对比就一定会找到真伪不同的铁证。

  除此之外,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对比,还能够找到更多的证据辅佐结论,这是笔者几十年实践和研究的总结。所谓的古玩不可再造,实际上指的是工艺上的不可再造,年代造成的老化氧化也同样不可再造。只要伪造就必然有破绽,也必然有证据可以证明,因此尊重科学,依靠证据才是科学鉴定的正确路径。这也是当前极少有人研究和应用的鉴定方法。

  其实现在的古玩鉴定完全可以釆用刑侦方面的科技手段进行真伪勘察。通过观测分析,去伪存真,从而找到真与伪的证据。笔者经历过1984-1994年的无假货时期;也经历过1994年到现在,从少量仿品到市场大部分无真货的20多年。通过对历年仿品的制作工艺及人工老化等方面考察,以及仔细对比研究大量真假古玩的每一个细节,笔者总结出大量的造假证据。多年来,曾出版的论文标题和鉴定理念等也被大量抄袭、使用,但仍无一人能够学以致用地在每一件古玩上具体分析,出具科学论证报告。

  目前古玩真伪识别的混乱,就是因为现在的专家学者和藏家、行家们,在鉴定上缺乏科技理念的支撑。如果国家的专业鉴定机构对古玩的认证都没有客观科学的标准,仍然依靠那些不讲科学的低水平鉴定观念,对古玩的真假都分不清辨不明,试想收藏界和古玩市场能不混乱吗?文物政策和法规又怎么能够正确有效地实施呢?(作者系国家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古玩艺术品价格认定专家)

来源:中国经济网书画频道-艺术市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