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观察】传统、设计、科技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整合趋势

2016-09-09 19:52

  编者按:从今年的“2016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洄游平流层超科技创艺考”、“2016未来艺术志”、“识别区:中国•丹麦家具设计展”等等展览,所呈现的策展方式可以观察到跨领域、学科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当代艺术所处的多元环境不仅有今天正在发生的,还有传统的和即将发生的,并且是多学科互相作用影响的。尤其反映在公共艺术领域,“树林里看书的小孩”这样单一的方式已经不能呈现今天的社会现实。就像建筑设计师跨界当代艺术的程大鹏所说的“北京的城市格局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我就想表达城市建设带给人们心理的一种巨大冲击。”他认为建筑设计师在中国大的社会系统中的工作就像拍电影,如果拍明代的,所有演员都要穿着明代的衣服。建筑师垮界当代艺术的身份也便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有怎样的精神内核就会生长出与之相对应的皮肉、外壳。

吴秋龑《印忆矩阵》光影空间装置 园林空间 发光线 电阻驱动器 亚克力 投影 液晶屏等 2012

  空间媒介艺术家、知名策展人吴秋龑从他以往在北京地坛公园、农展馆广场、繁星艺术区、水立方、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公共空间的策展经验来看,艺术家的创作把传统、设计、科技三者整合起来是一种趋势。在他看来现在中国的文化生态从根本上看有碎片化的一面,各学科的文化圈子之间是割裂的,但现实对文化的诉求又是需要打破隔阂、重新融合的。吴秋龑早年学习国画、雕塑到大学期间的建筑、电影,再到后来的剧场艺术。这些经验是跨学科和跨圈子的,所以他更关注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相关联的是什么?他对雅昌艺术网说:“我做了很多展览,基本上会选择类似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中去探讨,更关注民众的生活方式,民众如何看待艺术?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艺术如何以更新的面貌、更自然地呈现给民众。我又反观当代艺术生态圈,他们对传统是怎么认知的,他们对新的设计方向是什么样的看法?以及最新的科技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传统、设计、科技怎么相互作用、整合?因为了解到国外的一些艺术设计、科技,政经、文史有着互相交叉融合的状态,他们之间是联系在一起操作、应用、交流的。”

  吴秋龑认为现在正处于文化“分久必合”的时间节点上,而且确实有一批创作者是这样实践的,他也是按照这样的一种状态去生活,因此才可能采用整合的方式呈现。“正是当代艺术与传统、设计、科技等的这种相互渗透,并济融合的关系造就了东方文化环境中的诸多创作佼佼者。徐冰先生的很多作品里都有经典之外的别样解读,这种注释是在一个更为宏大的世界格局中去梳理它们的,比如将汉字背后的民族精神特性分解成生活之观,处世之道,其与不同地域文化的关系就变得更具历史可读性。他的《地书》作品中所携载的设计气质是对符号学最为生活化的提示,也是这个时代需要共同面对的全球化主题。而这些因素在数字化背景日益严峻的今天,变得尤其震撼,那些记录式的影像里似乎藏匿着人性的无限深刻与空洞。这也是我期待徐先生的首部电影《蜻蜓之眼》的缘由之一吧。”吴秋龑从身边艺术家的实践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希望策展人可以一起来关注这样的趋势。

  当代艺术进入传统园林的公共环境

  2012年,吴秋龑在北京地坛公园牡丹园实施的“印忆矩阵”展,把当代艺术的观念介入到具有传统文化和大众生活密切结合的公共空间。他想表达自己对于正在消失中的文化空间的关注。由于现代信息的冲击,这些符号的光彩淡然褪去,以至人们无法简单的继承或创新,科技的实验似乎可以激活一些我们内心对经典回归的期盼,但又可能顺势触及到更为广阔的传统映象。新环境的引入变成一种在自然中逐渐理性的梳理,让深藏在每个人心里的图像变得生动鲜活。在我心里,第一时间思考的是这些传统的古老里有着何种厚重之美,我敬重它,想去与之对话。而不是彰显所谓当代的独树,放一些大型的雕塑装置进去。所以我选择用虚幻的光线、影像、互动、半透明等材料所组成有序的空间,来表现传统园林和现代科技文明间诺即诺离的对位关系。古老的园林(北京地坛牡丹园)在某一刻似乎有了一种转化成现代情景的诉求,科技艺术也表现出回归传统的迫切憧憬,当两者的碰撞在我的思维中交织沉淀后,一种灵性的“光”跃然图上。

  当他在公园中游览其中,岁月的空间时过境迁,流淌着淡淡的人文之气,它似乎在与周边的社区一起散发着对现代文明的包容与挑剔,从内派生着一些秩序井然的现代活力。脑海中那些符号随着环境的指引逐渐清晰:冥想在空间中结晶,在曲径通幽的活力中再次与园林的五行分区融合成新的风景,而这些用光和影像组成的“五行晶体”生长于广场树林之中,吸附于的溪流假山之上,潜入古树宅庭之间,预示着传统文脉中所孕育出的未来性,“景象联合体”通过脑体中的思索之力得以重生,寓言现实的环境思维可以慢慢回归。

  所以说到底何为“印忆矩阵”?它似乎徘徊在一个消隐传播可能的时空,人类的点滴记忆唤起程序性同构物质对于文化的狂热与亵渎,它们分化成形而上的类生命因子,封印在东方科技引证的图像之中,不再刻意拓宽意识的边界,环境的闪耀装点混搭着灵魂移动的碎片无休止的逃离那个二维的时空,留下影子的次方动机跟随着未来影像的脚印,东方园林的意义就在这不经意的互动中保持古朴的相映情怀。

吴秋龑《印忆矩阵》光影空间装置 园林空间

  这里的晶体形式应每个空间场景的不同而生成:比如在夜景中的树林里,光线和垂纱构筑出多边形空间,影像与光被有机的嵌入这些线性媒材之中,当观者步入其中时,有的停下来静静的观看艺术家的影像作品,有的小心的触摸感受着这些发光的线体,有的弯身抬脚穿越林间,有的缓缓移步诺有所思,与整个环境形成一种平行时间里的舞蹈对话。而在穿过树林、经过广场后的一个古典木质凉亭中,我用光和通透的材料在亭子里制造了另一种光影环境。我在方形凉亭的四面都装上下垂的纱帘,用一个投影从外部的一侧映射过去,四面纱帘能同时呈现出透叠变化的影像效果,和园林的整体环境浑为一体,相映成趣。观者在凉亭四周驻足观赏,可以穿过纱帘步入其中,也可以在里面小憩片刻体验不一样的空间感受……一种公共艺术化的城市生活图景也就慢慢的随这时间展开了。同时我尝试将发光线和影像装置组成记忆的几何通道,系列化纳入园林建筑的门窗柱梁间。廊亭下的装置通过发光线形成的锥体镜像延伸到室外广场中,影像和发光线勾勒出新的八边形园林窗户,让它们与观者形成更为互动的回忆和感受。而那些带有视频播放功能的四棱锥发光体环绕于庭院古树间,像是它们在古往今来的旅途中喃喃自语着世间的故事。旁边用发光线围成的树桩、广场丛林间散落的晶体则显出另一种怡然自得的静默惬意。这种倾诉又被我放大于后院的曲径通幽之间:纱线附着于园林假山上,被投影中的影像滤化成婉转空灵的自然之石,与点缀在溪流边的晶体一同制造出行云流水般的山水景象。

  在这个艺术项目中最重要的还是在艺术家们对生活方式的强调,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当代艺术对传统、设计、科技这几个大版块之间的碰撞才会对生活有新的提示,每个个体找到自己。据吴秋龑的了解很多国外成功的设计思潮,都是融入到民众生活的。并不是简单的仅仅在艺术圈子或者设计圈子里边消化,而必定是走向社会,成为时代的一部分,与生活发生直接关系的。

  传统在当代艺术中与现在、未来的关系

  传统与当代的关系算是互为居臣的一体多面型文明交织状态。传统文化是一种可以链接未来思想的内源性思维。那种基于历史层面的厚重性正是可以矫正当代艺术创作上某种无的放矢的泛创意乱象的有力基石。而当代艺术的跨文化属性也亦是激活如何梳理传统文明中物化视觉之外的活性艺术(非遗)之必备制剂。

  吴秋龑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深感越做先锋方向的实验,越觉得传统中有无限的资源,而且传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可以展现出特别“当代”的一面。“印忆矩阵”项目就从尊重传统、尊重园林出发,当代的大型雕塑直接放入园林是很生硬、侵入性的进入空间。因此吴秋龑选择光的材料、影像的材料、透明的材料、互动的材料进入古老的园林空间。进而与传统园林的建筑文化,以及在公园中休闲娱乐的民众产生一系列心理层面上的关联,真正地与公共性结合。

吴秋龑 眩 1’09” 1’13” 1’32” 三频影像装置 摄影/美术/声音/音乐/剪辑:吴秋龑

  吴秋龑关注传统中的“百戏”,在作品《眩》中他关注百戏与当代性的关联,关注百戏里的魔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从关注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有的魔术里挖掘科技的时代发展。关注那个时代所演化出的不为现代人所备注的新媒体艺术史。当时人们称魔术为幻术、戏法,所以这个作品的名字“眩”寄希望重构那些视觉盛宴背后的心灵之旅。

  装置正是因为上述的思索被分成为三个独立的空间视频,第一部分影像里拍摄的是一个魔术师在周而复始的变着一个使一枚硬币消失的魔术;第二部分拍摄的是一个编程了同样的魔术动作的机器人,它也在不断重复地变着魔术,但其无法使硬币消失;第三部分拍摄的是一个不会变魔术的孩童,我运用后期技术将其变成了一个成熟的“魔术师”。装置被依次设定成三个由大变小相连在一起的影像方盒子,以强化背后所承载的某种特定能量。

  设计在公共艺术中所起的作用

  在吴秋龑看来生活方式与公共艺术有很多关联。但是中国的公共艺术,并不是照搬西方成熟的公共艺术体系;亦或是当代艺术里边偏公共类的雕塑装置转换成公共艺术;或者是以前城市规划雕塑再升级一下变成公共艺术。这几个方向都不能达到真正公共艺术的水准。应该真的从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层面,重新去定义什么是公共空间;什么是更符合传统,更符合新的设计观念的材料的结合?他说:“设计与当代的关系则更像是孪生兄弟间的信仰之争与方法之辩,其实质是殊途同归而已。虽然设计看似和生活走的较近,但当下的设计需要从现代设计的简单形式法则中走向当代设计的精神深化之野。当代艺术则要从自身点子创意的美景下踏出神坛,直接面对当下最需融合的时代方向,如大众生活,城市发展,环保教育等领域。”

  吴秋龑认为目前的设计更多的停留在现代设计,仅是在探讨视觉形式的层面,还没有进入当代设计,设计的方法论需要转变。再有是有很多事情用艺术去感受这个问题,更需要设计的理性分析和方法把它梳理出来。首先,设计本身的那套体系需要跟进,再就是设计理性的思维方式是可以帮助我把这个项目梳理得更有逻辑性,这是很重要的。从形式而言更重要是关于空间这个层面的探讨,不非单纯的建筑空间,或者现实的物理三度空间,应从更大空间层面上把设计元素进行梳理。比如说建筑和电影之间,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建筑的时空和影像时空是两个时空概念,尤其是在空间层面上,再就是现在很多平面设计已经大量跟空间结合,形成新的转换。互动设计更多的更人这个情感空间的载体结合。另外,艺术家与科技结合与设计师跟科技结合是不太一样的,如何把艺术和设计通过科技这个元素连接起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新的路径。

装置空间《回声》

  从他的创作经验中,发现设计可以延展到更多元的文化中去,用设计的方式去创作音乐;用设计的方式创作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可以在语言上的得以拓展,使设计领域的思维转换到当代艺术中,而不是仅仅在有限的圈子中循环。“在某种程度上设计比当代艺术更接近生活本身,而设计自身的局限在与大众消费的距离太近,设计领域的功能性是一个更具有服务性质的部分。所以有时候会被主流文化消费掉,而不是引领,艺术的引领性会更独立、更好一些,所以设计与科技、传统的整合,对于当代艺术的扩延是一个趋势。”而当代艺术独立性的观念,又会影响设计领域。

  吴秋龑《回声系列》就有很强的设计因素,这个创作是他对传统自然环境的一种心理抽象上的空间思考,山川,河流,云雨所指向形成的“容器”包裹环绕着那些科技感十足的液晶屏幕。人们可以在浏览的时空里逐步洞悉影像的内在系谱。一个装置化的空间,一场空间化的装置在交织进行着...... 它是对影像内容的前期背景预设,是一个心理层面的远古动画思维和一个视觉层面的数字动画思维的必然碰撞。装置作为首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的整体展览空间设计得以实现,也和我的参展动画作品《随语3》有着某些概念感受上的联系。

缪晓春 灰飞烟灭 影像 2009

  科技在当代艺术中的作用

  谈到科技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在吴秋龑看来它们是知己,更是有相近价值使命的共生体。“它们之间所派生出的清纯之气是这个社会可以良性发展的平衡之道,也是这个宇宙可以诞生无限创意的支点。”并且吴秋龑认为科技的理性化、系统化的论调也不可过于扩大,尤其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全球化经济浪潮之下。当代艺术中的多元性、跨界性也不可泛泛而用,要和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做深度链接才可真正接到地气,而不是简单的把两者做加法运算。

陈依纯(台湾)《生物退化论》 3’00”/2009

  吴秋龑例举与科技关联的艺术家作品,他关注台湾艺术家陈依纯的作品。在他看来陈依纯的创作切入更多的是基于对社会发展现状层面的思考,关注点一直延展到传统思维的遗留问题,工业文明的地域差异问题,以及心灵进化的瓶颈问题等。当将这些问题全都放置在一个科技装点的魔幻语境之下时,个人化的情怀就变得尤为清晰。艺术家张子卉近期的作品在思考艺术设计、音乐创作、旅途创想的某种内在联系。这些都是艺术家、设计师的生活索引,也是对国际文化思潮的一种心灵记录。尝试回归到常态之中找寻时间的渐行渐远。音乐的动、建筑的恒与绘画中的静思一直是她编织生活内外的三种空间景象。它们已经随着这数十载的光阴慢慢融合,很多时候是不想单纯的分开某一个项的。同时它们又自成一系,完整中顺势而生又主导着彼此。作品中影像不停的穿梭正是其内心抒发着的某种既定生活情怀。谈到生活的情怀或者说是生活的方式,就需要把其和自身的职业做某种关系上的梳理,近藤聡乃恰恰在这方面设置了进一步作品化的思考。她的插画家身份反而促使她的动画艺术创作上延展出多种不同的时空表述,一方面是现实空间中的画与纸之间的,另一方面又拖续到远古文明的梦境之边的,最后又转化成自身心灵成长的日常时间层面上。让那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跃然画上。

费俊 《姿态云》 互动装置 2013

  当代艺术未来发展的核心是教育

  传统、设计、科技进入公共空间环境里的当代艺术的创作、策展方式,形成与未来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趋势是有内在诉求的,不是个体的想法。吴秋龑认为能够影响年轻艺术家对于文化的关注,学科的系统教育是必须要面对的,学院、学科之间新的交互教育模式,一点点地剥离陈旧的模式,教育是最核心的。

  教学层面跟我未来要做的事是一个更有内在联系的一个东西。美院做视觉的这些年轻人他们在具体的形式主义这个层面上的复制能力很强,比较容易借鉴形式风格这一块,但是很可能做出来的东西跟他自己没有什么特别本质的关联,仅是脱离他本人来看他的作品而成立。所以我的很多教学上通过所谓的艺术设计和传统的这种结合,再加上我多年在艺术心理学上的一些探索,让他真正找到自己,找到自我,找到自我的一种生活和创作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话就比较有意思,所以我未来的几个创作项目都会在这个层面上,在人的真正的心理的层面上,精神需求层面上会有更多的梳理,这种梳理,以后慢慢才会演变成项目的视觉部分,呈现部分。但空间这部分的转化更重要,它关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当你关注了这种生活状态,关注这种文化价值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慢慢才能形成这个项目的一部分方法论,而不是你有一个自己成熟的期待,你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就不接地气,会有问题。

  结语

  最近吴秋龑策划的“洄游 平流层”超科技创艺考上有三层关键词:洄游、关注本体文化的生命引力;平流层、探知未来时空的创想动力;超科技创艺、跨越技术艺术的生活权利”也正是在尝试叙述以上观点。另一个正在策划的系列项目《2016未来艺术志》里也在循序渐进的推进一些类似的新概念,比如何为未来艺术?为何要在剧场艺术园区里做这样一个概念的系列展览?在我看来,未来艺术是以原发的情怀、情感、情趣为内核,通过对多种时空媒介的梳理,让艺术呈现出一种具有生命特质的动态发展变化。戏剧,建筑,影像,科技,舞蹈,美术,诗歌,美食,音乐在这里交流、碰撞、循环、再生,周而复始又焕然一新。这里概念没有将当代艺术、传统文化、设计、科技的概念进行直接的比较,但在具体项目实施时会自然的注意到这些方面。比如第一个展览的单元里,他想用一种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剧场艺术结合的方式再次呈现波兰方的艺术作品。比如中方参展艺术家费俊、靳军、缪晓春、宋协伟、姚璐、张宝伟先生的教育与创作关系的梳理等等。也许这些就是吴秋龑阶段性思考的问题吧。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裴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