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理想主义在何工的作品中显而易见,在生活中,他的浪漫激越也溢于言表。何工1980年代后期出国后的作品,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透露出一种对秩序的渴望。这种秩序又往往指向“升华”的精神追求,比如高尚、纯洁、真诚……由此又可引出大爱、怜悯、悲情等——当与无序的现实相比时。
他的这些作品中往往笼罩着冷寂幽暗闷窒的气息,也因此显现出精神之光的熠熠闪动。这时很容易产生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在文化上是具有魅力的,在视觉上也充满趣味。
看何工这些年的作品,我感觉到宏观的观看和思考方式,也感觉到低调却倔强的激情,这种激情没有朝向他人尖锐冲击,但在自身经久不散。“他”在作品中往往独处、独行,仰望星云、俯视大地,独自思考、独自舞蹈;火山熔岩和冰峰寒流在“他”身边奔流湍涌着、回旋迸射着。
理想中的秩序让他激情澎湃,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腾,获得“超越性”的愉悦。当这种激情遭遇现实中的扰攘纷乱,愤怒和失落都在情理之中。如今的中国,在具有全球视野的人眼中,又特别的魔幻。当何工从北美回到中国,他的感受可想而知。
中国的基本现状,很多人百感交集、一言难尽,但其实又心知肚明:因为历史、政治、文化等原因,在全球范围内早已获得普遍认可和验证的一些基本常识,在中国依然有严重分歧,或者避而不谈:比如人性、自由、权利、个人主义……。而且,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什么?能不能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如果经济不能持续发展,如何维持国内局势的稳定?在全球政治经济局势中,中国当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中国当下的社会矛盾越来越激化、现实问题越来越聚集,危机可能在日渐孕育。很多知识分子则越来越只注重个人财富的当下聚集和及时行乐,与现实问题渐行渐远,或者有意忽视。
理想主义情结很多人都有,但面对现实时又有很多无奈。而且,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其它国家,流动变换的现实总是与理想不符的。沃霍尔这样说:“我证明人们做什么它都应该是对的,因为有人认为它是对的。我不会审判任何人……我很被动,我接受事情,我只是看,观察这个世界。”
对满怀理想的人来说,现实与理想的反差是令人痛苦的。在这种“痛苦”之中的纠结、挣扎、抵抗、批判……产生“深度”。同时,理想主义乃至“超凡脱俗”、“格格不入”本身又可以成为一种精神享受。理想是改变现实的动力,但前提是要把理想放在现实之中磨砺和验证,将虚妄的部分剔除;具有可行性的部分,需要具体化到现实行动中,用细致入微的细节来慢慢落实。这时,摆在何工和其他理想主义者们面前的问题是:面对中国现状,在夜行高呼之后,该如何入手?
2012年6月29日
作者:杜曦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