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刘茂平谈湖北美院2018招生:共性考核之下,如何体现美院的专业态度和社会担当?

2018-03-21 09:37

  导读:2018年的专业美术院校招生已经渐近尾声,从先后公布的招生章程、考试大纲以及随后流出的考试内容来看,湖北美术学院在招生政策上也有了细微的变化。雅昌艺术网围绕着湖北美术学院2018年的招生情况,与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刘茂平讨论了这所专业院校在招生上的导向性及专业美院的人才选拔、培养方式、专业归宿在当下面临的现实与选择。  

  刘茂平

  发挥考试的引导性功能,让艺术教育向自身回归

  雅昌艺术网:相对于往年的招考政策、招考形式,湖北美术学院2018年的招生工作有哪些变化呢?

  刘茂平:首先是很多考生关注的、也是目前专业美术院校招考中的一个共性的趋向,就是我们今年也取消了对单科分数的限制,这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从2017年的录取情况来看,达到我校录取综合测算分总分数,但单科分数达不到要求的,仅有16名考生。这相对于我们最终录取的1740名考生的总量来说,比例和数量都非常小,不会从整体上带来生源质量的变化。

  事实上能有今天这样一种现状,客观环境是中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比较平均的水平,加之最近几年来,国家对艺术生源也进行了限制,即抬高了艺术生的文化报考基准线,这样,报考我校这一层次学校的考生,“语文成绩需要达到80分以上、英语成绩需要达到65分以上”的限制,考生基本上都能够达到,这样的限制显然已经不具备对考生文化素质的普遍筛选意义了。

  当然这背后还有一个潜在动因,是对考生个性的和艺术人才成长的特殊性的尊重。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个别考生的专业能力非常强,但是由于某一方面的薄弱就被拒之门外的现象,这和我们希望吸引到专业特别优秀、个性非常突出的学生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尤其是在目前艺考生因为培训的同质化,考生水平平均化已经成为普遍态势的情形下,如何能够吸引到更具个性艺术人才也是我们每年的在招生中充分考虑的。

  除了以上考试录取规则上的变化,还有一些招考形式的变化。过去考生如果要报考湖美,是不需要通过省联考的。现在首先要通过湖北省美术联考,然后才能获得湖美的报考资格,这事实上也是很多专业美术院校的普遍做法。但是目前书法专业还没有省联考,倒是我们学校的书法等专业招考成绩逐渐成为湖北省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录取依据,这样的方式在我们看来,对于通过考试的形式来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学生筛选是有意义的,但是对于人才的培养来说意义不大。毕竟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学科优势和培养特色,也希望有自己独立的人才选拔方法,只有这样,艺术的人才才会越来越多元化,艺术教育的格局才会越来越开阔。

  此外,具体的招考内容、考试环节的技术设计与往年相比也都有一些变化。

  

  湖北美术学院2018年艺考现场

  雅昌艺术网:对于广大考生以及未来的考生来说,具体的招考内容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您能对此具体谈谈吗?

  刘茂平:在对历年考试题目梳理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单独组织校考艺术院校为了规避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而受到的对考试内容的限制越来越多,考试越来越倾向于某种安全策略而不是真正的人才选拔考试,这是大家面临的带有共性的问题,也与我们的美术教育基本规律产生了冲突。所以今年我们在招生考试中的考试原则是回归,回归到考试的初衷去考虑“我们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如何让选拔?”从而拿出对应的招考内容。

  比如说今年没有采用画照片的简单安全的方法。而是考模特写生,以一天220个考场容量计算,加上备用,每天需要接近500名模特,如果前一天通知,考题泄密的风险就会非常大,这也是在我们过去的考试方式中没有使用模特的原因。为了避免泄密,我们今年采取了提前公布考试大纲的做法,明确告知考生我们考试模特写生或者石膏像写生,考生可以考前针对性的进行准备,但每个人的能力还是可以明确的区分出来。但是为了避免考生简单的背记,我们对模特做了人物的造型设计,从色彩搭配、配饰、道具等方面进行区分,迫使考生对人写生。看是一个模特,但从人物细节上予以设计,能够考验考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让美术招考回归到对考生核心的专业素质能力的测试上。

  又如今年的速写科目,我们采用了场景命题创作的方式。大部省份考点命题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某一个节气,如“春分”、“谷雨”、“芒种”等,既考察了考生对中国传统节气的理解,也为考生发挥自己想象提供了空间。不单单考察学生对技能掌握,而是综合考察考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艺术眼界,以及对生活、对事物的敏锐感知能力,从而体现出考试的引导性。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有引导性的考试大纲、有专业发挥空间的考试内容让考生踏踏实实地去训练对对象的仔细的观察能力、敏锐的感受能力、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去训练对艺术规律的把握,而不是去做应试考试的训练,这也实际上是在引导考生在考前的美术培训中就能够注重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让艺术教育向自身回归。

  我认为对于将来通过美院培养获得的各种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专业美术教育走向独立美术创作的未来艺术家来说,这样的招考才是具有长远的指向意义的。在当下图像充斥的时代,图像描摹本身的意义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在图像中所传达的对对象、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审美判断是有人类普遍情感意义的——这一部分的意义是能够被无限放大的,这个才是艺术对于人、对于社会的核心力量。

  今年湖北美院的学生报考人数我们控制在4.5万左右,如果不做限制,报考量会更大,毕竟我们每年招生总量不过1700左右,四万多人已经有足够的挑选余地。在这样大考生量的背景下,想要实现改革开放初期的个性化选拔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一直在探索怎么在一种具有共性的、普遍性的考核方式中,以一些导向性的方式尽量多地来发掘学生的能力,尽量去寻找在学校的学术追求和现实条件之间的平衡,同时也对刻板的应试培训做一些引导。

  

  湖北美术学院

  人才培养和专业归宿:美术人才关乎社会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品质

  雅昌艺术网:除了招生之外,我想大家对于如何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获得好的专业归宿也是非常关注的,您能否谈谈这个话题?

  刘茂平:现在的美术考试事实上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美术专业联考,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能力;第二个阶段是专业院校的专业考试。在第一个阶段,它针对现在存在的大量的美术考生建立了一个关于美术基础的门槛,我想这是一项适用于你所谈到的关乎这些考生未来专业归宿、工作就业等各方面需求的,有每年这么一大批考生能够进到不同层次的学校受到艺术方面的训练,将来到社会上从事与艺术相关和不相关的工作,这对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艺术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在这个层面之外,专门的专业美术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求更高一些——他们是艺术的直接生产者,他们对艺术的判断能力,是直接关乎艺术生产的层次、关乎整个社会生活质量和生存品质的。所以我们的人才选拔和培养目标,固然要使这一部分将来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通过个体创造力和艺术素质的提升,影响社会的整体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专业美术院校走出去的一部分艺术家和设计师能够在营造高品质的的环境氛围,创造能够供我们消费的高品质的艺术品和设计产品,呼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有创新能力的艺术家,从而提升我们的社会和民族的艺术创造力。

  从这个终极目标上往前追溯,就能够明白专业院校的专业美术考试希望能够选拔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更能理解这些专业人才未来的选择和归宿。

  雅昌艺术网:所以当下美术院校的多层次、多方向发展是否也与这样的终极目标和人才选拔方式有关?

  刘茂平: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美术教育系统的完善,现在美术院校中普遍形成了立体的专业结构:既有古典也有当代;既有中国也有西方,既有媒体新技术也有传统工艺,既有形上抽象绘画也有国计民生的设计造物。是一种全方位的专业格局,同时,还在根据社会发展,不断拓展创造性的专业领域。当下专业美术教育的多层次、多方向发展,本身是中国的艺术面貌不断更新带来的积极结果,同时又反过来也推动着中国艺术更趋丰富与多元。

  湖北美术学院是华中地区唯一单独设置的专业美术学校,它对这个地区的美术生态的影响是本源性的,对全国而言,也绝非一所独立招考的艺术院校这么简单,我们不仅有自己的专业追求,也必须在华中地区构建艺术学术高地。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从招生上、人才培养上、学科建设上,还是人才输出上,都必须有社会担当和相应的专业态度。

  但是这些年因为新校区的建设、搬迁,有些发展未同步跟上,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社会的期待是有差距的。更坦率地说,在与其他几所专业美院的竞争中,我们的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在新校区建设的资源配置中,我们一方面正在进行新校区的硬件设施建设,比如说已经启动建设高品质的新校区美术馆和华中地区专业艺术图书馆,已经陆续建成几十个各类各层次的专业实验室;另一方面,很多对于学科专业的长远布局和调整也都一直在实施。此外,师资力量的培养和高端人才的引进也已经成为近几年的常态化工作。

  

  湖北美术学院石膏馆

  在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材料技法实验室进行的双向素描课程教学

  开放的湖美:美院对美术生态的影响是根源性的

  雅昌艺术网:对新校区美术馆的期待不仅是这个行业的期待,甚至还包括了大众的期待。目前对新校区美术馆的构想和规划是怎样的?

  刘茂平:我们昙华林校区的美术馆自建成起就承担了高校美术馆展览、收藏、研究和教育的功能,并且积极参与到政府艺术项目、公共美术教育中,成为推动区域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伴随着新校区的迁址,新的美术馆的建设也是势在必行。在新校区的一期工程中,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美术馆建设暂时搁置。在我们完成了新校区一期工程后,迅速开始了对新校区美术馆的筹备,前期工作已经启动一年了,目前我们基本完成了前期论证。

  我们希望建成一个高品质的美术馆,在硬件上符合当代美术馆的功能需求,在设计上兼顾功能完善和形式美感,不仅成为新校区、也是江夏地区的地标性建筑。满足不断完善的专业结构,满足学生专业发展、学院教学的需求。在长远的规划中,这个美术馆不仅能够做定期更新的展览;还能兼具博物馆的功能,有一些常设展来促进课题研究;它的收藏应该成为华中地区美术研究的重要资源;它的公共教育也能够引导当地的大众艺术需求和审美趣味。

  雅昌艺术网:创建学科实验室的考虑又是怎样的呢?

  刘茂平:建立实验室也是当代艺术学科发展的必然。一方面传统的美术发展已经远远超越过去的一张纸一支笔的相对单一绘画,变成综合艺术;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大量新兴的专业设立,也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媒介和材料,建立相应的车间和实验室就成为必须。

  就目前我们的专业设置现状来看,覆盖面是比较广的,总共有包括35个方向在内的24个专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适应今天社会文化的发展,设置的新专业,形成了传统美术教育系统中的学院艺术和新兴的数字媒体艺术,以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兼具的格局,后期还会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其他专业的增设,以此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多种功能。

  雅昌艺术网:在师资建设上湖北美院近几年的动作有哪些?

  刘茂平:师资上首先是国际化的快速推进,最近几年我们在国际合作上实现了很多零的突破,为学院的师资提供成长空间。比如说过去我们与国外的艺术院校有一些学生交换的项目,但是现在我们把它推及到和国外艺术院校专业老师的交换,教师带项目出去和当地学校合作研究、创作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和不同国家经常性交流合作的全方位国际化合作的格局。

  除了既有教师的培养提升,不断为他们搭建成长平台外,近几年,我们加大了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这两年引进的青年老师近百名。同时我们还出台了高端人才的引进的政策,很快将会有37名老师出现在我们即将启动的第一批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中,而且人才引进业已成为常态性的工作,以此来不断充实和提高我们的教师队伍。

  雅昌艺术网:湖北美院参与到不少公共艺术项目中也为我们释放了非常开放的学院建设理念。

  刘茂平:武汉是一个开放的城市,这也给我们这座学校带来了同样的开放的特质。武汉目前是中国少数几个获得“设计之都”的城市之一,2017年,艺术展览总数也位居全国第三。武汉在全国能够有这样的艺术实力和地位,一方面与学校为这座城市提供的艺术资源有关,另一方面,这座城市的发展又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便利。

  学校有非常强烈的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意识。这些年随着城市功能提升,学校参与到大量的非常好的城市公共艺术项目中。武汉申报“设计之都”,我们以高校和设计机构的双重身份参与其中;在园博会、东湖绿道、城市街道、广场的公共艺术改造等项目中,我们充分显示出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和实力;而对于我们参与的武汉地铁公共艺术的打造,更是成为武汉地铁的亮点。我想将来回过头来看全国的地铁建设史,湖北美院作为重要的建设单位,通过大量的公共艺术项目,对武汉市的公共文化进行重塑,也应该是一个比较核心的亮点了。参与到这些项目中的不仅有老师,还有学生,这对于年轻学子来说,不仅能从中感受到一个艺术项目、设计项目的完整实施过程,通过项目得到实习实训;同时这样的项目本身也有明确的文化指向:艺术绝非仅仅是个体内心的想象,它更大的力量应该是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

  雅昌艺术网:谢谢刘院长!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洪镁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