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3-31 23:39
陈昕彤 《烈焰红唇》
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学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发奎:
作为对少儿美育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委员兼学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发奎,谈及对目前少儿美育现状的看法,他用了一个词形容“非常火”。从整体发展来看,虽然他抱有乐观的看法,但里面呈现出的种种问题,他却毫不讳言,“用考级作为指挥棒引导学生学习美术,是少儿美术目前最大的病症”。在谈及地区性差异时,他则对广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称:“广州走得快和远,形成了少儿美育的‘南方现象’。”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介绍
陈发奎
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委员兼学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全国十大少儿美术教育家、著名文艺评论家。
少儿美术教育市场非常大
收藏周刊:能否介绍一下少儿美术教育的现状?
陈发奎:对于少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非常火”。这里并非所指学校的美术课和少年宫的美术教育活动,而是校外的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办的班,受到了家长广泛的追捧,目前这一块的少儿美术教育市场非常大,单是广州估计就有上千家这类机构。
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良莠不齐,出现了乱象。大多数这类机构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利益驱动,当然,作为民营机构,不谈利益是不现实的,但这里边就有一个度的问题。这里基本可以分几个类型,一类是以孩子为主体,以开发儿童创意为目标的,如杨之光美术中心办的创意课程和展览;还有一类是老师把课程设置得非常“完美”,每一环节都设计好,小孩子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执行或者拼凑就行了。作为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做出一些稍有成效的作品,都会很开心,但他们估计不会想到,所有的孩子都像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这就成问题了;还有一类是跟着老师临摹,以学像老师为目标。对于后两种,目前仍然有不少家长是比较“迷”,认为效果明显。但这两种最后出来的学生可能就比较僵硬,缺乏生动,缺乏自己的感觉,除了安排好的模式,很多学生可能对生活就提不起兴趣,可能看到卡通的动物画会津津乐道,但见到现实中的动物,就完全没兴趣了。前一种,则完全以小孩为主体,发挥他的想象力的。那么,这就要反问家长,带小孩学习美术到底是什么目标,是培养小孩对生活非常热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还是把小孩培养成牵线木偶,跟着范本成为亦步亦趋的操作者?
收藏周刊:如果从全国的现状来看,少儿美术会呈现地域特点吗?广州处于怎样的地位?
陈发奎:确实有地域特色,而且并非自我标榜的。这与各地具体的历史背景也有关,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广州这个地方历来就是比较开放的。从美术发展的角度,我甚至可以说有一个“广州现象”或者“南方现象”。其他地方的少儿美术,可能影响不算大,北京毕竟是首都是中心,所以有些机构是很权威性的。但在探索与开放方面,广州是走得更快更远的。广州少年宫,以关小蕾为代表的一批美术工作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到美国去学习外面的教育方法。同时,港澳台的体系也会对广州形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广东还有深圳、珠海等地方在少儿美术方面也都不错。如果整体来说,应该可以说是少儿美育的“南方现象”。
相比之下,虽然上海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就跟世界潮流同步,目前在这方面也呈现多元化的格局,但从特色的角度,就没有广州来得鲜明。
用考级作为指挥棒引导学习美术
是少儿美术目前最大的病症
收藏周刊:怎么看美术考级问题?
陈发奎: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广州少年宫是第一个出来反对美术考级的机构。目前社会上绝大部分的家长和培训机构都热衷于引导孩子去考级,他们几乎一致认为,考级是衡量一个小孩美术水平高低的标准。关键的问题是办学机构为了出成绩,让孩子背临范画,照葫芦画瓢,功利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他们用千篇一律的办法,把死板的技巧灌输给学生。用考级作为指挥棒去引导学生学习美术,这是少儿美术目前最大的病症。这样对培养小孩的想象力和创意,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在国际上,从来没有儿童画考级一说的。纯粹技能上的考级是有,比如钢琴、芭蕾等。但儿童美术不能当成是纯技能培训,这是一种感觉训练,怎么能等级量化呢?甚至可以说,现在很多我们能看到的儿童画,是伪儿童画,完全是小孩受制于成人的结果,不是他们真情流露。
再看考级的机构,没有资质,“没有耕耘,却要收获”(尹少淳),更有甚者,鼓吹“考级是发财致富的利器”,这就完全把教育活动变成纯粹的商业行为。
收藏周刊:家长应该怎么让自己的孩子最合适地接受艺术教育?
陈发奎:确实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都会存在一个黄金期。也就是平常说的“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还有一个概念叫“最近发展区”,比如有些八九岁的孩子就学成人素描,显然就是拔苗助长。当然,这是大的规律,也有特殊例子,比如有些男孩子很早就对透视特别敏感。这需要根据具体的小孩的天性,兴趣爱好来定,不能一概而论。
小孩学书法应该从汉隶开始
收藏周刊:小孩应该从几岁开始学习书法?
陈发奎:对于书法学习,确实也是非常有争议的。有的人认为从小就应该接触书法,而且古代是没有书法家一说的。现在被称之为书法家的古人,大多数都是文学家、政治家等。
小孩学书法,在难易程度的层面讲,篆书相对小孩的认知能力还是有点复杂,一般认为初学者应该从汉隶开始,慢慢可以发展向篆书或者往楷书走。书画同源,把篆书当成图画符号来学习,也未尝不可。
收藏周刊:应该让五六岁的孩子接触书法吗?
陈发奎:可以啊,一般来说,书法的功能是写字,也是一种艺术。首先要了解书写工具的特殊性。了解毛笔、宣纸与墨的结合的特殊效果,这是其他书写工具不具备的。其实书法研究的是水与墨相融,在用水用墨以及运用软笔时候的“一个度”的把握,它是一个系统问题,而不仅仅是临摹某些字像不像的问题。之所以有人认为不应该让小孩过早接触书法,如果让小孩反反复复地重复训练,当然是不可取的。但从小让小孩接触笔、墨、纸,慢慢培养他掌握那种笔性、墨性,那就是好事。
收藏周刊:您觉得目前的少儿美术发展现状乐观吗?
陈发奎:当然是乐观的。我们对美术教育的理解还是有很大的进步。但在目标、操作和评价层面,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各地的少年宫从事认真研究教育教学的老师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引领这个培育未来人才的事业,确立实验性示范性的权威评估地位。要搞活也要规范,对目前存在的严重问题也要关注、正视,让艺术教育真正起到学科育人、活动锻炼人的作用。
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