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风景写生

  在风景写生教学的实践中,我意识到我们目前的教育缺乏在广阔背景上对中西方绘画艺术,传统绘画样式总体上,宏观上的认识与把握,传统文化氛围的空缺,使学生难以到达艺术衍生的根源,如果单从枝节与片断的现象来截取,必然割断文化上的血脉。只有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渊源,自觉的建立中西方绘画多纬度的比较关系,才能分辨与梳理文化间的融合现象,才能自足于内在的精神诉求,才能够使学生建立起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尊与自信,清醒的看待当下的绘画现象,理智的面对外来文化,由此选择适合于自身的传达方式。

  中国绘画山水观与西方风景画:

  中国古代画家以沟通天人之际为艺术的最高使命,在画面中追求情景交融,心物一体的浑然之境。不重视主客体,物质与精神的区分,泯除物我彼此的界限。画家通过体合宇宙精神,把握天地境界来提升自己,成就理想人格,画家的情感首先被要求与道契合,个人情绪是被淡化的,人在自然面前只是渺小过客;而西方风景画作为绘画主题的存在被剥离出来,经意探求客观对象。画家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唤醒画家心中蕴藏着的对艺术的直觉和情感。故而,西方风景画更多的是个人思想情感的抒发。

现代绘画手法表现的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意境

似乎表现东方绘画意境中的静谧,但是自然仍是他借景抒情的媒介

借景抒情

出于对崇高美的崇敬,为我们打开了观察自然的个人视角

  线:

  线条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精髓,在绘画中承载的意识迥然不同于西方,除具造型功能外,更是独立的,意象性的绘画因素。它统一了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造化与心源,无与有,一与万,象与意,法与变,动于静之间的关系。

  中国书法用笔讲求“永”字八法,更多的是体会手,腕,笔,纸的着力点,讲求执笔与运腕的方法,使得顿挫和提按随心而动。即心与手相应,手与笔墨相和。运笔动作“按”中有“提”,使笔端线条出现轻重疾徐的种种变化来。线的疏密,展蹙,枯润,粗细等质感也随着行笔的提按,疾涩而扩展成画面秩序。

  中国画中的线讲究一波三折,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在藏锋,回锋,中锋信笔拖拉之中暗合了宇宙间的存在和运动的规律,形同书法的行气是迂回在字里行间有节奏的线。

  “在有形的线之外,还有无形的线,这就是画面赖以有机地贯穿凝铸起来的内在结构线,使画面得以活起来的气脉运动线。它不是实在的线纹,而是通过表现对象的取舍剪裁、构图处理、结构安排造成一条无形的线,使画的各部分,似有经脉联贯、气血充脉的整体。”“一个画家,不只要工力把握那有形的线,还需以更大的修养把握那无形的线,才能可能使有衫的线更具含蓄内在的美”

——陈方既《点线的美学内涵》

  “一个规定的线通贯大宇宙,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如果他们在这线里面运行着而自觉着自由自在,那是不会产生任何丑陋的东西的。”

——罗丹

线的运用表现着令人痉挛的神经

现代绘画中对于传统绘画线意识的拓展

在油画表现技法中线作为独立的绘画因素存在

画像石中阴刻的线条更多的带有意向性

  色彩:

  每个人对色彩都有着非常独特的个人感受,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块单一的颜色,而是通过相互间的种种关系来构成,色彩更多的是赋予人性化的概念,诸如紫色带有的诡秘与雅致;红色带有的暴力与热情等等;它的敏感度似乎是如何感觉颜色的属性及与之相匹配的色相。

  “色彩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尽可能好地为表现服务。我并不依据预定的计划运用色调,如果最初某个色调格外吸引、控制我的话,这很可能最初是我意识不到的,只有当这幅绘画完成之时,我才会发现在我不断地修改、变更其他色调之际,我是考虑了这个色调的,色彩的表现性质是以一种纯粹本能的方式加在我身上的,实际上,我认为补色这一理论并不是绝对的,某些艺术家的色彩知识是依赖本能和感觉的,是依赖一直同他们的感受保持一致的,研究这些艺术家的绘画,由此人们就会确定某些色彩的法则,从而放宽现行的色彩理论的界限。”

——亨利·马蒂斯

典型的主观用色

  材料肌理特质:

  新鲜的视觉经验更多的来自于不同材料的肌理特征,发挥并利用材料本身的美感。寻求个性的绘画工具,尝试不同材料的表现性。诸如宣纸,手工制纸,绢,毛笔,水墨,炭条等。发现并利用材料本身的美感,通过看似一些不兼容的材料,带来偶发的视觉经验。积累并蓄存于记忆中,在观察物像之时,生发绘画的联想,这个联想在模糊不确定的情况下,进入思维状态。

融合东西方绘画材料特质

  传统山水画的章法与西方油画中的空间关系:

  中国传统山水画境界亦即布局及章法,就是画家运用事物之间的有无相生,虚实相成,动静相济,疏密相同的深层矛盾巧妙的加以处理,然而“法无定相”又是“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通贯自然生成道化空间,

  西方绘画空间同样借助绘画语言的逻辑表达,以上谈到线条,色彩,肌理,它们是构成绘画不可获缺的因素。空间的形式来自于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冲突与消减,疏与密,强与弱,虚与实,压缩与舒展等节奏韵律中推导空间意识。形成空间的思维状态,由此完备传达与观看之间的绘画空间。

  “现实世界中的空间是没有形状的,即使在科学上,空间也只有“逻辑形式’而没有实际形状,只存在着空间的关系,不存在具体的空间整体”这种纯粹的视觉空间是一种幻想象就象镜子里的空间,这是一种物理学家称为‘虚幻空间’的东西——一种无形的意象。这种‘虚幻空间’是各种造型艺术的基本幻象,构图的各种因素,色彩和形状的每一种运用,都用来创造,支配和发展这种单独为视觉存在的图画空间。”

——苏珊 朗格《情感与形式》

  “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此画诀也。虚实者,各段中用笔之详略也,有详处,必要有略处,虚实互用。疏则不深邃,密则不风韵,但审虚实,以意取之,画自奇矣。”

——【明】董其昌《画旨》

内心空间的外化

极具形式感的个人语言推导绘画空间

散发着女性感觉的空间意识

画家情绪浸染空间每一角落

拼贴手法制造错觉空间

  要求:

  借鉴中西方绘画的经典,展开形式语言的探讨,探讨能够与他人沟通的语言方式。使其成为活泼的可重新建构的思维动力。并以自身独特的气质和才能去表现自然,再现所看到的物像,要忘掉头脑中既定图像的干扰,发现未被别人发现的自然,让知觉处于情感之中。尽可能符合逻辑的表现自己的想法。

  参考文献:

  《情感与形式》【美国】苏珊 朗格 刘大基 傅志强 周发祥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色彩论》【德国】阿恩海姆 常又明译 云南人民出版社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