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7-22 01:22
开幕式现场(右至左:策展人冯博一、艺术家张弓、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艺术家王伊楚、蜂巢青年策展人于非、艺术家朱烨、蜂巢生成项目总监杨鉴)
开幕式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2018年7月21日,“物种菌:张弓作品”个展在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览由著名策展人冯博一担纲策划,以“十字所示”、“空间编码”、“暗噬花园”三个单元,系统展示艺术家2010年以来的架上绘画之外,同步还设置“终是空影”放映单元,回溯2000年以来张弓屡获电影节奖项的重要艺术短片。除此之外,展览还辅以访谈、纪录片、文献等素材,全面梳理艺术家的创作线索,试图展示艺术家细腻而丰饶的独特创作风貌。
策展人:冯博一 进行导览
艺术家:张弓 进行导览
张弓以往的绘画艺术创作脉络是清晰可辨的,尽管他不断地变换题材和实验着不同的语言方式,甚至花费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投入于动画艺术短片的创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张弓的绘画艺术就呈现出较高的辨识度,其作品有着张扬的叙事,荒诞的幽默,犯忌的快感,可以看出张弓的用意是把画面中的一个关键性的视觉形象同时赋予了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效果,具有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指向,以及视觉的图像从非现实的层面进入到一个可以指涉的现实层面,以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地来表达他对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深刻关注。
“物种菌:张弓作品”个展展览现场
“物种菌:张弓作品”个展展览现场
“物种菌:张弓作品”个展展览现场
张弓,“终是空影”放映单元
张弓,我的家园在发烧,2012,布面丙烯,115×145cm
张弓,彩虹没有说明书,2014,布面丙烯,170×110cm
在“城市编码”系列中,张弓象征性地比附、对应了处于高度城市化的“混凝土”城市结构,抛出现代都市作为充满矛盾的巨大悖论的隐喻。
张弓,天真的蘑菇,2018 布面丙烯,110×94cm
张弓,修佛,2017,布面丙烯,110×95cm
而在“暗噬花园”中,张弓以回归天真的、卡通的游戏化方式,将动物、植物拟人化来面对世界的变换,提供了草间居游般的线索和踪迹,作为处于边缘的、迷茫的关注者,他对于现实充满了关切。
张弓近年的绘画具有一种惊人怪异而奔放的想象力,他在创作与生存际遇中积累的经验,终于和他恣肆的想象力结合起来,显示了他艺术创作自由穿越不同界限的能力。
张弓,伤感的花园,2018,布面丙烯,140×172cm×2
张弓,小孩不怕-1,2017,布面丙烯,95×100cm
他创作的《伤感的花园》、《明天一定来》、“小孩不怕系列”等诡异而魔幻的作品,构成了一个个社会物种变异、繁复、密集的结构关系,那些带有游戏化成份的卡通形象及愕然的画面,形成了一片片可视的暗影,让人目迷五色,沉湎其中。用尽可能平涂、简洁的画面,让不存在来暗示物种可能的存在,甚至提供了一个视觉的反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人们惯常的视觉经验,给出有关形象生产的新的想象空间。
张弓,游荡2,2017,布面丙烯,172×140cm
张弓,游荡3,2017,布面丙烯,95×110cm
而“游荡”等系列,则以“密集恐”的图式,穿越了真实与虚幻的二元对立,他瑰奇的想象力使得时间、空间之间,动物、植物与人物之间出现了一种极度混杂的不确定性的作用,一种无法把握的冲突。这种“不确定性”对于张弓来说,不仅是一种形式,还是一种具体而微的生活经验与内心感受。他的“不确定性”复杂得让人眼花缭乱,其实正是凸现了“确定性”的瓦解。我们不仅可以感受无数细菌般的涌动、繁殖,还能看到许多莫名的转折以怪诞的面目突然出现,显示了他的艺术跨出“似真性”的追求之后,在一个新的语境中自由穿越的可能。
张弓,戈多先生明天一定来,2017,布面丙烯,95×110cm
张弓在传达新作的绘画观念时是通过概括的物种繁密,类似细菌一般滋生来展开及完成的。仿佛是他话语中闪现出它们的身影,这个身影是被张弓所塑造的幽灵般的存在。这是张弓的寓言或是动物、植物讲述的寓言,当观众面对和进入到由这些密密匝匝的元素所营造的场景时,其视觉的直接张力,幽闭的风格则充满了儿童般的游戏性。张弓的新物种起源似乎是一个迷宫,一场荒诞的游戏,也是现实残酷的无形且无限的隐喻。而这种寓言形式本身就是对我们生存状态的命名,对当下的一种变态的真实写照。这些作品还展现了张弓逼仄且极限的整个过程。每个人在“现在”的命运都是不确定的,他们几乎随机地变换自己的身份,穿行于不同的时空,找不到变换的踪迹。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8月25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